高云谈合同之六:合同谈判的潜规则与制胜攻略

作者:高云(汪宏杰)
合同谈判时合同实务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如此重要的内容,其他合同课为什么很少涉猎呢?因为其中涉及的潜规则与法律无关,与人性有关;涉及的专业内容与法学无关,与心理学、谈判学和项目管理有关。加上没有合同实务经验和系统总结的话,很难讲好这一主题。
一、合同谈判的潜规则有哪些
那位同学,我说的潜规则不是你想象的那种意思。我说的是潜藏在思维和内心深处的人性,我们研究的是,如何利用人性,影响合同谈判的进程和结果。
举个例子说,合同应该怎么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摆事实、讲道理嘛。殊不知,这恰恰违反了合同谈判的潜规则,因为人性并非如此。
根据国外的权威研究结论表明,在人的思维世界里,意识只占10%。另外有高达90%,是潜意识。这个潜意识不接受道理,只接受各种的画面、声音、感觉,并且结合自我经验,逐步形成各种固定的心理暗示机制。人作出各种决定,更多时候依据的不是意识,而是潜意识。
这个潜意识,由如下几个要素构成,它们才是你作出决定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身份约束着你的思维和行为。
这个社会,会自动将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或职业相似的人群归类,对该类人群形成数个标签化的判断,例如法官多数是凡事必提法律,性格多半冷酷无情;大学教授通常都是出口成章,举止儒雅等等。人性的弱点,就是通常会强烈地争取旁人、这个社会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所以,你看到很多人喜欢混圈子,很关心自己在家人、朋友或别人眼里,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根据吃瓜群众对这个身份的标准,对自己的看法,来判断自己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是否合适。
在合同谈判当中,“身份”这个潜规则的作用很奇妙。例如对方身份是私企老板,以赚钱为最重要目标。所以你今天可以和对方谈买卖货物,明天可以把原定方案彻底推翻,改为直接买你生产货物的工厂。私企老板身份约定了他的思维,只要有钱赚,方式方法可以灵活,什么都可以商量。
但如果对方身份是国企领导,他注重的不是赚钱第一,而是合规第一。他能过来和你谈判买卖货物,多数在见面之前,内部已经走完流程,锁定了具体方案了。如果你一下子又建议改为买工厂,他思维里首先想到的不是赚钱与否,而是他的权限是否足够,流程是否合适,你的提议多数会遭到否决。因为,他的身份决定了他的思维。
第二,价值观推动着你的感觉。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厌恶判断标准,行为准则,简称价值观。决定价值观的核心因素通常不是钱,而是人性。人性是很复杂和多面化的,它与各人的家庭背景、出身、成长经历、学历、职业经验甚至性格有关,没有对错之分,甚至没有优劣之分。
例如面子。中国人的国民性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那就是十分看中面子,在谈判当中往往宁肯放弃“利益”,也必须保有“体面”,这是因为中国文化内核非常注重群体意识,强调每个人都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如果没有面子,就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就意味着无法继续在大群体当中生活。
所以,在合同谈判时候,条款写作考虑的不仅是如何合法依规,还要用词得体,充分尊重对方面子。例如与国企谈判,在合同目的当中写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几乎已经是标准的话术。
第三,普世观引领着你走向更高人生境界。
当一个人的眼光见识升华到一定境界之后,他对事情的判断和决策,就会开始超越个人喜好、经济收益甚至身份约束,开始为身边的人,为整个社会乃至这个世界考虑。例如马云,在阿里巴巴成功之前,他的志向是做全世界最好的电子商务公司;成功之后,他的志向是电子商务改变世界;现在,他的志向是回归学校做老师。
在合同谈判当中,面对普世观不同的对手,你的话术完全不同。私企很难有普世观,因为他们首先注重的是经济利益,只要不违法,又有钱赚,不管是否符合主营范围,什么项目都可以考虑。而国企,首先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形象,讲的首先是政治而不是经济,有些项目即使不违法、简单又有钱赚,但如果社会影响不好,或者不是主营业务范围,那就坚决不能做。
二、合同谈判的技巧有哪些?
一场成功的谈判,不需要过多的演讲或辩论技巧,尤其不要将演讲技巧运用于谈判当中,否则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所谓演讲,意思是演+讲,强调的是表演技巧和说话技巧,两者在谈判当中都是次要的,滥用的话会起反效果。毕竟,没有人会喜欢戏精加话痨的。
一场成功的谈判,应该是一场让人身心愉悦的对话。关键不在于你说多少,也不是你的话在不在理,而是对方感觉好不好。我知道,这个观点肯定会引起不少人反对,难道说,我说的话没有道理,对方也会听吗?咦,难道你不知道但凡成年人,谁没有一点将红说成绿的本事?谁不能面对同样的事实,说出不同的道理吗?你应该也可以吧。
你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取决于什么?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普遍抽象真理?抑或你的标准?显然都不是的。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只能回归到对方的感觉上。
如何让对方对你产生美好的感觉呢?首先,你需要展现诚恳的态度,友好的身体语言等等。里面涉及的内容很多,主要是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学方面的,具体技巧包括场合、选座、双方空间感、坐姿、站姿、手势、面部表情、语音、气场等等。
别以为这些是细节,但细节成败,尤其当你面对的是高智商的专业人士,不仅智商高,情商也高,如果你不懂得更多,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你如何能够成功征服你的对手,获得成功呢?例如笑,如此简单的事情,其实也是要学习的。
你先别笑,不是很多人懂得在商务场合怎么笑。中国的法学院,能够教会你最高深的法学理论,却从来没教过你这个。却不知,笑是谈判当中使用最多的表情之一。
这个笑,不要满脸堆笑,那是谄媚,不是诚恳;更不是大声浪笑,别以为代表开心,那只是在发神经。谈判当中正确的笑法,应该是神情放松,嘴角微微上扬,不露牙齿的微笑。
当然,谈判成功的关键,在于出色的沟通技巧。例如提问,不懂谈判技巧的人,通常会如此发问:
“你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
“你一定要这样做,有什么理由吗?”
回忆一下,当你如此表达时,对方的反馈是不是像下面的一样?
“你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
——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你一定要这样做,有什么理由吗?”
——我这样做自然有我的理由。
为什么?因为你的表达当中参杂了不满情绪和攻击性,不自觉中将对方推到了你的对立面,激发了对方心中的防卫机制。所以,对方的潜意识将你打上了敌人的印记,沟通自然失败了。
应该怎么提问,还有怎么表达,怎么回答,怎么反对,怎么引导等等,这些都是有科学道理在里面,有方法可循的,相信内容将在《合同六法——谈法篇》当中介绍。
三、合同谈判的不同阶段重点是什么?
合同谈判可以分为开局、中局和破局三个关键阶段,各有重点和内容不同,举例如下:在开局阶段,需要注重总体规划,选定谈判所需的人、才、物。
例如组织谈判团队,通常需要寻找懂得法律、商业和技术的三类人才,按照他们各自擅长或谈判需要,安排他们分别担任决策者、谋略者、行动者、反对者和跟从者等五种角色。其次是收集和分析资料,拟订谈判方案。将双方利益、风险、冲突作对比,总结出我和对方的两个目标,明确谈判的重点和难点。安排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为顺利开局奠定基础。另外,要及时安排双方进行初步接触,奠定整个谈判格局和方向。
在中局阶段,需要注意集中火力,明确谈判重点和分配好时间。如果是涉及合同的收益和风险,则由团队领导者亲自把关,合同收益包括了对价高低以及附带的无形利益,例如商誉等。
合同风险,则包括了合同履行节奏控制、合同风险的分散和分割处置、合同的中止和解除等关键性条款。要记住,但凡谈判,都要在思想上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实际工作当中努力争取打闪电战。
在破局阶段,重点是找出症结所在。以僵局为例,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僵局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是双方利益存在差距导致的僵局,记住所有人的立场并非一成不变,利益是最根本的,可以尝试灵活改变收益的定义、计算期限、方法等,即可打破僵局。
如果是双方立场或观点对立导致的僵局,一方主动退让是可以的,但会让双方气势发生倾斜,实际效果往往不好。比较好的方式是“各让一步”,就是各自有所退让。更巧妙的方式,是改变各自看法和主张所依据的事实或证据基础,从而彻底改变对方,打破僵局。
如果是沟通技巧、文化背景差异等导致的僵局,可以通过多途径,与不同层级的人员,来回沟通来打破僵局。
归结起来,打破僵局的主要办法有:只谈事实,避免无谓的争吵;立场灵活,协调各方利益;共同合作,双方一起寻找替代方案以及搁置争议,时间换空间等等,具体案例分析和操作方法此略。
总之,合同谈判工作对谈判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很高,既要同时掌握法律、商业和技术思维,通观全局,逻辑严密,以理服人;又必须通达世情,洞悉人性,以情动人。最终将模糊不清的口头表达化成意思确定无误的黑白文字,让双方利益都获得满足,皆大欢喜收场。
所以,合同谈判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高云(本名汪宏杰),合同六法创始人,《民法典时代合同实务指南》主编。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研究会理事、中山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1993年开启法律从业生涯,主要从事企业投融资,并购重组和不良资产等业务,历任多家律所主任,上市公司法务总监,合规官等职务,先后出版《思维的笔迹》《公司法实务指南》等12本法律实务畅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