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6.24.3 社会主义公有制

2022-08-26 05:24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3、社会主义公有制[i]


  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构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础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为公共所有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它一般是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产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任何社会生产,都需要有一定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革命,并不像资本主义辩护士所说的那样,是要根本消灭所有制,而所要消灭的只是私有制。资产阶级学者们把私有制描写成永恒的、最适于人类本性的东西。其实抽象的所有制形式是不存在的,不同的生产方式,有不同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建立,彻底粉碎了资产阶级学者的谎言,证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并不是唯一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所有制形式。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是无产阶级和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它不可能像以往的所有制形式那样,在旧社会制度内部自发地产生出来。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限于生产资料和分配前的劳动产品。对劳动产品中消费品部分的公有制,只是在产品分配以前才存在。通过产品的分配,用作生产资料的产品部分,仍为公共所有,用作个人消费品的部分则退出公有制范围,进入个人所有制领域。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借以产生的最根本的经济条件。社会主义经济的一切特点和优越性,都是离不开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前提的。

  社会主义所有制产生的途径,与资本主义所有制产生的途径根本不同。资本主义所有制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过程,通过少数掠夺者对多数劳动者的剥夺而形成的;而社会主义所有制则是通过对剥削阶级的剥夺或改造,通过劳动农民的自愿联合实行合作化而形成的。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形成,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正如马老师所说,由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小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一个持久、残酷的过程;而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形成,是一个比较迅速的过程,因为这是多数劳动群众对少数剥削者的剥夺和改造过程,是劳动群众在自愿和自觉基础上的联合过程。[ii]

  社会主义公有制分全民所有制[iii]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433页。

[ii] 参见《资本论》,第1卷,第965页。

[iii] 国家所有制。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6.24.3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