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学好英语?"二语习得"了解一下!

01:07
二语习得——应用语言学分支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
即人们如何获得母语之外的其他语言(第二语言)的能力。
一、二语习得理论两大学派:认知派和社会派
- 认知派,始于上世纪60年代,研究人类在获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的思维和心理。
- 社会派,始于上世纪80年代,认为语言是社会中人与人交际的工具。
二、认知派代表学说
Stephen Krashen 史蒂芬·克拉申提出过数个二语习得的假说(Hypothese)——监控模型。
02:52
1、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习得-学得假说
语言的“获得(acquisition)”主要是潜意识的,并非有意识的“学习(learning)”
2、Monitor Hypothesis,监控假说
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积累的语音语法词汇知识,在说外语时只能起到监控作用,并不能真正影响潜意识的外语获得。
3、Natural Order 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
成人与儿童对第二语言中的知识概念的获得都有相似性。
4、Input Hypotheis,输入假说
语言能力的获得需要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即学习者学习比自身水平略高的听力或阅读材料。
5、Affective Filter Hypotheis,情感过略假说
学习者对犯错误的恐惧,对学习语言的抵触等不良情感会因影响第二语言的获得。
三、社会派代表学说
由后人整理的利维·维果茨基的理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近侧发展区间。
即人的发展区间可分为无帮助即可做的、有帮助下可做到的和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明确教育者的工作在于给予个体尽量多的帮助,达到在帮助下可做到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