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简单”的黎之轨迹2的玩后感
本人虽是游戏策划,但游戏玩后感里面只是玩家意见,只评论我自己想评论的东西,所以会前后混乱和矛盾,望周知。

有很大的进化,可惜感觉方向没有那么对
——对于黎轨二的总评
黎之轨迹2,总时长45小时,一周目能做的要素已经全部收集。
总体来说,我对于这部作品的评价有点低。轨迹系列到现在已经有11部正作了,不去和有强烈滤镜的前面几部作品对比的情况下,黎二的评价,在我这里,差不多小于等于闪2,算是系列最低吧。究其原因,可以说的很复杂,也可以说的很简单。我个人而言,更喜欢简单一点的说法,那就是:黎二是一部完完全全的注水作品,某种意义上和北方战役一样,一句话带过,然后交代一个结果,对于整个系列,也完全没有影响。
不过,虽然是完完全全的注水作,但是中间还是能看到很多法老控做进步,甚至算是突破的地方。对我而言,最大的兴趣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开场的OP,第二部分是几个争议人物的塑造。
说实话,正式版的OP我看了好多好多次,未玩前看了好多,玩完之后又看了很多次。不得不说,用3D来做OP,省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大的增加了思维的活跃性,更能看出诸如运镜,场景之类的东西。
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被开场那部分运镜和创意给狠狠把握住了,轮流展示van和红黎,展示梅亚和红梅,最后一波对拳然后出游戏标题。特别是最后的II的表现,让我梦回闪轨一。(不过很遗憾的是,我印象中,闪轨一标题出现的时候,总记得有一刀横切整个标题的效果。但是后面回去看的时候,竟然是没有这个效果的,可能是和什么东西记串了?)
从内容来说,对比创轨和黎一,进步了不止一点半点。创轨是第一次用3D来做OP,而且所有的动作都是已有的动捕CG里面摘出来的。而且有点过分强调配合音乐鼓点的嫌疑,导致经常会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画面(说的就是你,利贝尔一家,最后为了配合节奏硬出了一段,不是说不行,就是内容上非常莫名其妙)。黎一的问题比创好了不少,有一点原因就是至少动捕CG的片段变多了,可挑选部分变多了。而且经过了创轨,也学习到了不少的经验。不过一开场那个全家福轮流出现的部分,还有恐怖哥神秘摆拍的部分,确实很难让人绷住。不过这么做的原因倒是还能理解,毕竟放OP的时候最好不能过于涉及剧透,黎一作为新作的第一弹,在没有剧情基础的情况下确实不好做流畅的转场。不过不管怎么说,应该也会有比这种全家福轮流微笑来开场的方式更好的做法,也算是黎一OP里面一个非常大的遗憾了。
说回到黎二的OP,一开始登场的安排,确实让人感觉到一种“某个故事即将要开始”的气息。没有那种全家福轮流微笑的硬登场,给每个人的画面似乎都配上了一小段故事,这样就变成非常丝滑。其中,我觉得最为丝滑的转场就是搞笑艺人那一段,从台面上的女演员,通过扔卡片完成转场,引出台面下的夜猫,堪称完美。但是也不得不说,其中还是有不少奇怪的地方,比如阿妮开头这个迎向夕阳的过于妩媚的表情,还有从天下掉下来那一段,阿龙的笑虽然挺符合他的人设的,但是放在这样的地方来说,还是过于,硬?或者说,那个场景应该不太具备可以让所有人摆个POSE的余裕,脑补了一下就非常违和。
而最后,阿妮跪坐那一段+振臂高呼,让这个op的感觉上升到了以往几乎从未有过的感觉(上一次这么爽大概还是黎爷风剑中门对狙),然后就被魔装鬼软趴趴的劈腿全送了。
总体而言,虽然有些奇怪的点,但是带给我的惊喜是远超我想象的。而在通关之后再次回头看,又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几乎所有的场景都是摆拍,游戏内真实出现的几乎没有!(这样导致了我一直在找像是师姐打史上最强,又或是阿妮振臂高呼那一段,但是实际上这两部分都没有)让我不得不感叹,你法社竟然会用这么多的资源来做OP了(而且和游戏内的CG部分并不多形成鲜明对比),时代真的变了。
争议人物塑造,这里核心讲两个人,师姐和史上最强。
在黎一里面,这两个人实际上给到的笔墨都不多。师姐本身设定占优,登场的那一段也给足了牌面,确实很让人喜爱。史上最强就显得非常的单薄,仅仅通过van和莉泽特第三视角来进行描写,还有van那个“恐怕是史上最强”的说法,在黎一里面基本没有体现(其实说完全没有描写也不至于,吃鸡比赛里面,只有打mk社的时候明说肯定打不过,也算是一种侧面描写)。关于史上最强,还有一点非常亏模的是,在这个大家伙都在叮叮当当打近战秀技能的时候,他拿了个热兵器,而且就黎一的情况,搞得大招好像就是放个大炮一样,逼格狂降。
黎二给了史上最强相当多的戏份,不管是作为队友还是作为对手。作为队友的时候,从对话里面可以感受到相当的安全感,而且第二章也迎来了关键的奠基战,非常过瘾。轨迹传统的垫脚石没有缺席,史上最强打师姐这一段一下子就让史上最强站稳了脚跟,虽然师姐小小的垫了一下,不过实际上也没有那么伤大雅,师姐的逼格并没有掉多少。师姐在先准备找菲莉麻烦的时候被史上最强偷袭,然后两个人缠斗。缠斗中诸如师姐切光炮,史上最强一动不动全部接住,到后面直接抓了一个timing一下打飞师姐先下一城,说明正常情况下,史上最强压了师姐一招。而被击飞之后师姐直接开神气,史上最强也直接开灼飚开始对刚,双方不分胜负。不排除双方都藏了一手,但是就战斗结果来说,史上最强在战斗力这一方面经过师姐这么一垫,完全站立住。并且手上这个科技感爆棚的热武器同样表现出了冷兵器的逼格,确确实实打出了强者的感觉,有压迫力了起来。
而后面的表现依旧非常强劲,像是断章中超远距离反射干翻小屁孩,第三章中强力的统御力和观察力,并且还能够自行解除控制。不过这一些对比和师姐那一战,都显得有些欠缺。缺乏同等水平的人来当垫脚石,确确实实少了很多味道。
总的来说,如果黎一的卡西姆我只能给到4/10的话,黎二过后的卡西姆我能给到至少8.5/10,算是完完全全的强者。
关于师姐的塑造,我觉得黎一还是有点不够合格。黎一的师姐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弟弟子”发声器,而玩家对于她的好奇,很大一部分也源于对黎爷的追忆。尽管“乐子人”“疯批”的属性在师姐登场的部分已经有所描写,不过并没有多少深挖。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角色,师姐在创轨初登场的时候就已经热度爆炸,虽然经过黎一之后人气依旧不减,但是我还是有点担忧角色塑造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师姐本身被捧的太高的缘故。
黎二的师姐有一点做的很好,那就是言语之中不再提及弟弟子的事情,刻意做了淡化。黎恩相关的情报也更多的集中回了托尔兹相关的人士身上(比如托娃,39,又比如某个金毛交换生),使得师姐可以暂时从这个标签里面松口气。而黎二让师姐变成了一个半常驻的角色之后,互动多起来,师姐的形象也变得更加的立体。
但是这里也不得不说到一个老毛病,一个贯穿轨迹的老毛病:当一个战力超级超级强的角色入队了之后,如何安排这个超强战力正常战斗,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以前法社的做法简单粗暴,那就是给这个角色搭一个足够她发挥的对手。非常典型的就是闪3海上堡垒之战,给分校长的对手是大名鼎鼎的七姐。
但是黎二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在黎一的时候也存在,那就是:敌人实力严重不足。庭院管理人的名号听着虽然有点唬人,但是之前能索引到的对比对象只有一个被39阴死了的皇帝,而且又是一群靠着遗物能力的家伙,不管侧面描写的多么残忍,总归会给人一种“你们就这点水平?”的感觉。恐怖哥一直叫着感受恐怖,也不过是拿着核弹来当令箭,裹挟民众的命来强迫别人来做事,逼格说实话,真滴不行。
高端战力的缺失会让场面陷入很尴尬的情况,最典型的就是吃鸡的时候,除了选黑月当队友,其他组合当队友的时候就一直给我一种感觉:我手里有这些人,对面凭什么和我打?这么一想,吃鸡就显得很搞笑。(选协会的时候,可能因为金本身在空轨当过队友,导致对他的感觉一直达不到S该有的感觉。但是当你选斑鸠或者结社组队的时候,恐怖哥手下这些臭鱼烂虾,真的有办法阻止你吗?)
黎二同样也秉持着这个问题,而且更加严重。第三章那些神秘的让人哭笑不得的死法,看一次觉得是乐子,看多了我只能说,不会写剧本可以请我去写,谢谢。而且频繁死亡也会让角色的逼格狂掉,完全想不通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说回到师姐,师姐应该是这闹剧一样剧本里面逼格掉的最多的几个人之一。虽然说每一次出事,师姐都在当乐子人,“诶,我知道要出事了,但是我不说,嘻嘻,我就是想死一死”,但是一次两次三次都这样,有点作呕。
总的来说,师姐在黎二的发挥只能说一般般。脱离了弟弟子发声器的标签确实不错,但是为了剧情的推进而过分表现的乐子人形象还是不太配的上师姐本身该有的逼格。师姐依然稳定的拥有强者的标签,只不过对比黎一来说,还是有点打了折扣。
对强者们的感官打了折扣之后,轨迹整体的氛围就显得非常奇怪了。看来一年的时候来赶作品,确确实实就是三流玩意了。
写在最后的总结:
整部黎二相当于黎一的最后收尾篇章,给了某人风光大葬。又稍微像创轨,给了下一作一丢丢的承接。但是,除非像创轨那样,给一个大少那样精悍的剧本,不然这种对于主线几乎毫无推进的一作,确实只会让人非常的失望。下一年应该是久违了伊苏10的一年,多了一年的打磨,期望黎三能够有更好的发挥吧,期待黎爷和克洛的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