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苹果

2023-03-29 18:04 作者:白心石  | 我要投稿

        就像北京人以前对大白菜的冬日依赖,耐储的水果在老家漫长且寒冷的冬季里是为数不多补充维生素和快乐的来源,苹果就是我最熟悉的冬日水果之一。

        每年年底,天气开始变得越来越冷的时候,总会有一辆熟悉的蓝色时风三轮车,“突突突”从村西头的小土路开到村子里。在村西头、村中、村东头停留的时候,老板就会喊出那句标志性的吆喝:“卖苹果嘞!卖苹果梨、柿饼、大黑枣嘞~”一般他在村西头喊过一遍,整个村的人都能听得到。靠近车的人家就会聚在车厢边上,看着车上一袋袋的苹果,盘算着要不要买。

        小时候吃的苹果大多数都是富士,红色的外皮上带着黄色的条纹,个大,一个总得有七八两,外面套着一层脏兮兮的塑料薄膜,撕开,就能感受到在外面冻了很久的冰凉触感。因为一次就要买几乎一整个冬天的量,所以一定会先看看整体有没有外皮损伤,然后再挑一个尝尝味道。我馋,这种事一直都是我来干。于是急吼吼地扯掉那层塑料,也不管是不是干净,直接就往嘴里送:先是一阵冰凉触到牙齿,浑身一个激灵,暂时不敢下口,等哈了一口气,适应了温度,就用上下门牙咬下一块椭圆形的果肉,外沿还连着一层撕下来的果皮。果肉脆生生,冰凉凉,咀嚼间香甜的汁水流进食管,还没等一口下肚,又是一大口果肉。爸妈还在和老板寒暄,我已经小猪般吃了一整个,只剩下手上满是粘粘的苹果汁,弄得手掌黑乎乎的,嘴里说一句“好吃”。

        一袋苹果大概有上百个,一整个冬天,就放在西屋的炕头上,挨着做饭的灶台,以免冻伤了果肉。想吃了,顺手从袋子里拿出来一个,然后就眼看着原来鼓鼓的编织袋慢慢“瘦身”,直到最后见了底,早春也来了,家乡的冬天就被一种独特的方式丈量过去了。

苹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