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日本动漫,被称为另一部《你的名字》?




这部剧情据说被称为“另一部《你的名字》”
然而,国内很多观众看过后表示很失望,
与日本观众的反应截然相反。
《声之形》是大今良时的漫画作品,
最初刊登在月刊《别册少年Magazine》上,备受瞩目,
曾获得2015年“这部作品了不起”男性篇第一位、“漫画大赏2015”第三位。
后来被搬上大银幕,在日本引来观影热潮,
仅仅周末两天就创下了20万人的观看记录。
然而,我们国内的评价却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
认为《声之形》的故事存在很大的争议。
比如知名媒体人李多钰就曾批评该片:“看《声之形》,我不适到想要离场”
为什么要西宫不停地向所有人道歉啊?为什么要她爱上这个霸凌自己的人啊?为什么石田受到的伤害感觉比西宫还要大呢?
那么,这部动画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像多数的日漫一样,《声之形》的画面很唯美,
但是故事就没有这么美了。
影片从校园欺凌事件开始,
女生硝子患有听力障碍,
顽劣的男生石田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欺负她。
被迫无奈,硝子只好转学。
而学校知道真相后,严厉地批评了石田。
之后,他就被同学孤立了,变成了一个性格内敛的人。
渐渐地,石田开始反思自己犯下的错误,深感内疚。
于是他极力去寻找硝子,
想要通过帮助她,
来减轻自己的罪责。
最后的结局是,
硝子原谅了石田,
而石田也从自责的心理阴霾中走了出来。
显然,这是一部关于原谅与救赎的电影。
《声之形》以动漫的形式,关照了残障人士,
同时也触及到了懦弱与勇敢,自卑和自负等个体以及社会现实问题。
撇开影片的故事不说,它的题材和主题,足以显示日本动漫的发达程度。
这一点是我们必须承认和学习的。
但是,就本片而言,它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
硝子为什么要原谅石田?
更直接一点,我们为什么要原谅这种欺凌事件?
当然,《声之形》可以选择这样一个故事,
而硝子也可以选择原谅对方,
这是个人选择,无可厚非。
但是,当它被制作成电影,并且以公映的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
此时的语境则完全不同了,
《声之形》不再是个体事件,硝子的选择也不再是个人的私事。
这一切都成为了一个公众议题。
罗兰·巴特在进行文化研究时,提出了“作者已死”。
就是说,当一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时,
那么这本书的内涵就有被多种解读的可能。
换句话说,这本书已经不仅仅属于作者个人。
在这里,我们要套用一下罗兰·巴特的理论,
公映后的《声之形》已经不再只是一种个人的想法和观点,
它更代表了一种更广泛的价值观念。
影片围绕着校园欺凌,构建了救赎与原谅这一对矛盾。
石田的救赎没有问题,他认识到了错误,并在努力弥补创伤。
问题在于这个矛盾是如何化解的?
也就是说,硝子是以何种方式原谅石田的?
影片中的硝子自始至终都不曾责怪过石田,
反而觉得自己是个累赘,一度想要自杀。
然后石田在奋力救下正要自杀的硝子后,也完成了自我救赎,最后大家达成了和解。
矛盾就这样解决了。
大湿不禁要问,
影片极力建构这一对矛盾的意义何在?
难道就是为了让两人产生联系,博取同情和眼泪?
显然不是这样的,
影片在校园欺凌,关照残障人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有着更多的想法。
据大湿所知,漫画中的剧情不是这样的,
原版里的石田初次见到硝子时,便生爱慕之情,
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于是总找硝子麻烦。
这种行为是能够被理解的,
因为大湿也中学也经常这么干,
但是电影就不同了,故事中没有情窦初开这一前提,
于是便演变成了欺凌,
然后,整个剧设就塌陷了。欢迎加入bilibili交流互粉事务所,群号码:549115314




欢迎加入bilibili交流互粉事务所,群号码:54911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