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怎样提高洞箫练习效率~

2021-01-07 12:35 作者:凤箫和鸣  | 我要投稿

       最近直播常有人会问,“初学如何进行基本功练习”“学了一两年洞箫迷茫了,接下来如何安排练习内容”诸如此类的关于练习内容的问题。


       新手会觉得迷茫,而入门了以后的人想提高也会迷茫。关于洞箫演奏各个方面的练习方法注意事项我在《半个老师》三个系列的教程里基本都讲到了。《半个老师》教程不是教大家吹曲子的,而是讲吹箫技术的教程。即便是曲目教学,其实也只是借着曲目教学的名头通过实战来讲解一些吹奏技术的知识点。就像超吹,我在入门篇从入门的角度浅显的讲了一下,在进阶篇第六集则是讲了超吹的单音练法,在吹曲篇《回梦游仙》这集教程则是讲了实践中超吹的变化更深入的解释了超吹练习的注意事项。都是超吹,不同阶段,不同角度来讲这个东西。《半个老师》全部教程其实都只是在讲吹奏技术,曲子讲解只是顺带的。因为吹奏技术没有问题了,搭配《节奏与音准》这一节教程,只要会看谱子(或者自己能用耳朵找音),所有曲子不用别人教也自己都能吹的很好听,这就是“渔”。



       当然今天不谈这个,今天是谈那些各个阶段“迷茫”的人关心的事儿:如何安排练习内容才对呢?或者换一个说法就是“如何进行洞箫练习才能让自己最快的进步提高练习效率呢”?


       我这里分享一下我一路的练习经验,我是如何给自己提高练习效率的。关于我一路的练习的细节我在以前的《1234~5》这篇文章里都写过了,有兴趣的大家可以看看,在公众号里就有这篇文章。那么我给我自己安排练习的思路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木桶效应”:

       “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初学迷茫,进阶也迷茫,这都正常。但是这两个阶段的迷茫我个人理解是不同的,所以分开来讲。我们先讲有一定基础想进阶提高的这部分人的迷茫,这部分箫友如何提高洞箫练习效率。


       首先,怎样算提高了练习效率?简单来说,就是吹的曲子自己听着更好听了。那么木桶效应,我们的木板有哪些呢?节奏、音准、吹奏技术(气指唇舌)。如果涉及到录音或者表演,那么录音技术,表演经验,也都是木板之一。这里面的每一块木板的练习方法注意事项我在《半个老师》里面各个章节遇到了就都给大家讲过了,也在公众号里增补的心得文章里有讲述,如何练习我不多说,提高练习效率的关键是找到自己的那块短板。为什么?因为短板的提高会明显的大幅度的提高我们的演奏效果。


       这些年我听过很多人吹箫给他们建议,我建议的出发点就是这个人的短板。我见过很多情况,就是这个人本身的短板很明显,但是他在练习过程中还是在不断的提高长板。我们的音乐是一个整体,是多方要素混合在一起得出的成品效果。我以前在一篇文章说过,我见过很多人,他有40分的洞箫技术,却只有20分的演奏效果,为什么?因为这个人的短板就是20分。举个栗子:这个人的吹奏技术已经入门了,各种装饰音也已经有一定基础了,但是演奏效果却和初学者一般,为什么?因为他节奏有问题,节奏短板就只有20分。那么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就只有20分。那么这样的人如何练习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每天练习的时候再节奏练习上的安排多一些。40分的洞箫技术发挥40分的成品效果并不容易,因为要全部技术木板都到40分,才能有40分的效果。这就是我在《1234~5》里面写的我个人在各个阶段练习方向不同的原因。


       为什么有这种建议,是因为木板不是单一成长的。举个栗子,你在练习节奏争取20-40分的过程中,你的洞箫技术也会从40分~45分,其他的木板也会提高,只是不如专门针对练习的提高那么快而已。就像我当年,初学时音乐技术比吹奏技术强,我着重练习吹奏技术;当有一天我发觉我的吹奏技术被我的音乐方面的短板制约了,我再着重提高音乐方面的理解;在吹奏技术和音乐理解都被我的录音技术制约,我再学习录音技术升级录音设备这些短板。当然我说的吹奏技术音乐技术录音技术这些,只是大木板,他们还可以细分出很多小木板,例如吹奏技术究竟是气指唇舌中那块木板最短?录音是因为录音知识的短板还是设备短板?这个要根据不同阶段情况自己分析调整。


       随着我们吹箫越久,我们的各个木板情况会逐渐变化,曾经的短板可能已经突出了,曾经的长板可能已经变成了需要弥补的短板,又因为接触的多了,从初学的清吹小木桶到后来的带伴奏带后期带现场演奏的大木桶了,木桶大了,木板多了,短板可能就发生了变化。关键是找到我们的短板,解决他们,就可以让我们的练习效率快速提高。不断的发现自己的短板,针对短板练习,是在入门后提高练习效率提高成品效果的关键。


       所以那些进阶迷茫的人问我,我很难回答具体的模式化的练习流程,因为每个人短板不同,而这个短板谁最了解?当然是练习人本人了,因为自己每天都和自己接触。为什么短板练习效率最高?就像有人给我发录音觉得他吹奏技术还差一点,想知道如何提高,但是我给他的建议确是提高音准和音乐理解,为什么?因为在我看来他的吹奏技术问题就那么一点,但是整体效果被音准和音乐理解制约的太严重,这个过程提高吹奏技术对他的成品效果影响太小了,可能他在进行音准和音乐理解练习的这段时间里,那点吹奏技术的提高也顺道解决了。因为,我们无论练习什么,都是在吹箫,无论练习什么,其他的板子也都会一起成长,只是不如针对练习的短板成长的那么快。不断的进行短板练习可以大幅度提高我们的整体练习效率和成品效果,且节省时间。


       好了,最后要说的就是,如何找到短板?其实很多短板我们自己都知道,因为自己练习的时候每天都在听自己吹的,哪里最不好就练哪里。当然到了一定程度短板不明显的时候,我推荐一个方法,就是对比练习。对比你觉得更好的音乐,逐句逐音逐技巧的对比。在对比中你可能就会发现,他的叠音比我的干净稳定,他的气震音控制表达比我好等等等等。在升级一点可能是他的音乐理解让他这么处理比我的好的多,我差在哪?甚至是,他录音混音的效果思路是这样,我怎样才能达到?


       找到短板,练习解决,这就是我给入门后迷茫的朋友们的练习建议。我们人人情况不同,练习方向练习内容我没法告诉你们,因为可能我告诉他的练习方向对你而言就是浪费时间没太大必要的事儿。如何找到短板我说了,洞箫技术上的短板练习我也在《半个老师》各集教程里面讲了,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给自己安排练习内容就可以了。



       最后要说的就是针对初学的迷茫者。这部分朋友问我,我往往很理解也很无奈,所以我一般会回复一句,你吹到了300小时了么?初学一般我不给学习建议,为什么?因为没法给啊。就像我说的,一个小孩子刚生下来一个月还不能走路,你要怎么给他治疗建议治好他让他学会走路?这根本就不需要治疗也没法准确治疗,因为你根本没法判断这孩子是否是需要治疗的,因为一个月本来就不该会走路。所以初学几十个小时的箫友和我说,他气不够,手指不灵活,各种技巧不会,让我给他练习建议,我根本没办法啊,因为可能你说的这些问题你统统不存在,而你的问题是在其他方面,而这些问题能看出来,至少要过了熟悉期,也就是我说的这个300小时。过了这个阶段,很多属于你自己独有的需要处理的问题才会显现出来。就像大部分孩子一两年自己就会走了,而大部分箫友300小时熟悉期过了,很多开始的问题自然就消失了。过了熟悉期,很多属于个人需要解决的问题才会逐步浮现出来,那些才是需要安排练习的问题啊。至于如何安排我在前面那些文字已经讲过了。


       有人会说,那这300小时如何练呢?我给的答案是,随意,顺其自然。你可以看各种教程可以自己各种尝试也可以不看教程瞎吹等等等等。这个熟悉期很关键,大部分人放弃吹箫也都是在熟悉期。熟悉期的学箫方法在我看来只有一种,吹下去!!这个阶段方法再好吹着无趣放弃了也不如吹下去熟悉箫。所以在熟悉期我往往觉得是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的,任何让自己能觉得有乐趣吹下去的方式都可以。我当年这个阶段就是因为朋友的影响才没放弃这个我开始并没有多少兴趣的洞箫。因为兴趣、因为追求某个人、某个承诺、某个组织、某个音乐、某个秘密、为了装X等等等等,无论因为什么,吹下去、在熟悉期里走过去不放弃才是关键。熟悉期往往会很受挫,因为这玩意没那么容易熟悉,依靠外力也无不可。熟悉期过了,往往后面并没有那么艰辛,大家要相信。


       有人会说,那这300小时练错了怎么办?养成不良习惯怎么办?我这儿不是有教程么?《半个老师》里面把大家会遇到的东西基本都讲过了,至少我在直播间里面99%的人问的问题我都可以告诉他在视频某一集后者某几集里已经讲过了大家可以去看。在我看来,对的教程并不存在因为人人不同合适的东西也不同,我认为对的东西也只是我分享给大家自行取舍的,但是那些容易碰到的坑我则是在教程里着重说明了。

       《洞箫入门半个老师》第一集,《洞箫进阶半个老师》第六集,《洞箫吹曲半个老师》第五集和第六集。这4集基本你能遇到的坑都讲了,把这些坑避开了,剩下的就是慢慢度过这熟悉期了。


       即便你没看,也无所谓,因为300小时能养成的习惯也没那么难改。即便是我在《自学洞箫常见恶习》里面讲到的那些“恶习”,我碰到的人,想改,也就是一个月不到就解决了。300小时和330小时能差多少?即便我吹箫上万小时养成的不良习惯,我最近也用两个月时间就给改掉了。相比于是否是对的习惯?好好的度过这300小时别中途放弃才是关键。



PS:我没办法给大家统一的练习建议,因为我说过,洞箫是中国的乐器,是独立的个性的。每个人又是独一无二的。箫没有对的练习方法,只有合适自己的练习方法,箫也没有客观的一定好听的演奏方式,只有自己喜欢的演奏方式。结合自身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才是好的。


怎样提高洞箫练习效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