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工业机器人“出海”全速前进

2023-09-03 00:51 作者:科脑机器人  | 我要投稿

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经稳坐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宝座。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突显了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快速成长,更预示着一个全新的、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根据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数据,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已经突破了1700亿元人民币,维持了两位数的年增长率。更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超过5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也达到了每万名工人392台。

这样的数据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更是揭示了更加全面的发展态势。2022年,工业机器人的年产量突破了44.3万套,同比增长超过20%。进入2023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再次达到了22.2万套,同比增长5.4%。

那么,支撑这一切的是什么呢?

首先,中国政府对制造业和数字化建设的大力推动无疑是最关键的驱动力之一。在国家层面上,智能制造被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这其中,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应用更是引领了工业机器人的飞速发展。

同时,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蓬勃发展也为工业机器人的进一步智能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我们可以预见,随着自主学习和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将逐渐朝着更高级别的自主作业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效率的应用。

当然,我们还需要注意到,这样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已经成功地从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2020年以来,由于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一些外资品牌在供应链方面出现了问题,这无疑给了国产工业机器人一个难得的机会。

在此背景下,国产工业机器人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也开始崭露头角。多个行业领域如电子制造、汽车零部件、金属制品、锂电、光伏等,都见证了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强劲增长。特别是在光伏行业,其销量增速最为显著,上半年就实现了1.1万台的销售,同比增长高达94%。

面对如此多的机遇,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无疑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全球竞争格局日趋激烈,欧美、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已有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使得全球市场份额的争夺愈发白热化。此外,未来市场不仅需要数量,更需要质量和技术的提升。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加强科技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需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未来更为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中国工业机器人“出海”全速前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