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纯干货:历史人教版知识点七上第四单元

2022-03-06 13:45 作者:大黄BIG  | 我要投稿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证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1.赤壁之战:208 年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2.三国 鼎立的局面形成:220 年,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

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 汉,史称蜀。

222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 

3.三国经济:魏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农业发达,蜀国丝织业兴旺,吴国造船业发达, 230 年,孙权派将军卫温 等,率军万余人,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即台湾)。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短暂统一(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1.初步: 263 年,魏灭蜀。      2.建立: 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魏变晋)

3.统一: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4.衰落:晋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西晋迅速走向衰落。(转折点)             5.灭亡: 316 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人所灭。

二、八王之乱

1.原因:分封同姓诸王,导致宗室诸王势力过大;晋惠帝昏庸无能。

2.影响:①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西晋从此衰落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 羌)

1.西晋末年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2.西晋灭亡后北方建立16国(西南:成汉),四世纪后期,氏族建立的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3.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①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②八王之乱消耗国力,西晋从此衰落;③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压迫起兵反晋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1.建立: 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灭亡: 420年,东晋灭亡。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3.概况:①“王与马,共天下”(王导)      ②淝水之战,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东晋vs前泰)二、南朝的政治      420-589年出现宋、齐、梁、陈-一都把都城定在建康,史称南朝。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③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2,影响: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淝水之战: 383年前秦和东晋(以少胜多)

影响:①前秦(北方) :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②东晋(南方) ;东晋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二、北魏              1.北魏统一: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分裂。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内容①迁都洛阳      ②推行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

(2)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1.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 圆周率的数值确定为 3.1415926 和 3.1415927 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2.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 和方法。

3.书法艺术:

(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的时间:东汉末年。

(2)演变: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3)书圣: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 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4.绘画: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5.石窟艺术: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 附近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纯干货:历史人教版知识点七上第四单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