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之后,“摸金校尉”们为何没那么多黄金可摸了?(中)

曹操公然组织盗掘西汉王族的陵墓,虽然是为了在天下大乱的局面下解决军队给养的特殊手段,但是这个做法肯定是不能公开说也见不得光的事情。被陈琳给公然抖出来让曹操也非常的难堪。有一点必须知道,直到曹操过世,他仍然是表面上的“汉臣”,而且是名义上的大汉丞相!最终到老也不过求得了一个魏王的名头。但是只要上面还有一个汉献帝,那么大汉还是名义上存在的。一个汉朝丞相,公然带兵把汉朝早前的诸侯王陵墓给盗了吃饭,怎么看都是非常魔幻的事情。当然曹操组织大军盗墓的时候他还不算是丞相。反倒是盗墓以后有资格有财力当上大汉丞相,这本身也是很讽刺的。据说当时已经被曹操迎接到许都,成为笼中之鸟的汉献帝,得知先汉梁孝王夫妇陵墓被公然盗掘后,急得直跺脚,但是当时汉献帝能做的最大反抗;

也只不过是躲起来对着手下几个还“忠于大汉”的心腹之人抹眼泪,根本不敢在曹操面前表露半个不字。汉朝还没灭亡,先汉的王陵就被当成了汉朝丞相的ATM机,这怎么不让汉献帝痛彻心扉。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这倒是很像末代皇帝得知慈禧陵墓包括康熙和乾隆的东陵被一起盗掘后的反应。而东陵被破坏,起码也是清朝灭亡以后的事情。而梁孝王墓是大汉还在,就已经公然被“开仓”了。上一篇说过,曹操设立摸金校尉,主要的目的自然是摸金;而且摸金的同时可以更多的摸钱。也就是西汉王陵中,几乎都存在大量的黄金和五铢钱陪葬的情况。另外还有金缕玉衣和其他的随葬品,包括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但是黄金和五铢钱是三国时代官方和民间盗墓最直接的目标。是通过盗墓可快速获得的直接财富。

而如果注意两汉皇帝和诸侯王的陵墓与后来帝王将相陵墓的差异。就会发现一个特殊之处。就是西汉高级陵墓里面,似乎黄金陪葬特别多。比如一个海昏侯墓就能出土115公斤的近乎纯金,这在两汉之前的王陵,甚至两汉之后的帝陵中都是绝无仅有的。就算是没有被盗掘过的明朝的定陵,也就万历皇帝的墓中,虽然有金冠出土,但陪葬的黄金总量,也绝不会到115公斤的程度。明朝早期的梁庄王墓中的随葬品价值超过百亿元。但是最值钱的是郑和带回来的宝石。其墓中的黄金也不过一共16公斤。因此西汉废帝,后来成为海昏侯的刘贺墓中的黄金总量确实不一般。问题是凡是西汉诸侯王墓,只要没有被盗掘过,基本都有当时标准的金饼陪葬。这几乎成为一个定例。这类金饼基本都是253克左右一个,正好是汉代一标准斤的重量。这些金饼表面有些不平,其实是当时官方称重后对这些金饼进行的“多退少补”。

也就是当金饼超过当时的1斤,就故意地扣掉一块;如果发现哪块金饼“不够称”,就再在表面贴上一块金皮。因此这些金饼最终几乎都是标准的1斤。如此的仔细,显然是汉朝的官方进行黄金储备,精确计量后的结果。而并非单纯的民间行为。那么最终的问题是,为何西汉的高级陵墓中有大规模的黄金,而后来的历朝历代,就算是帝王陵中都没有那么多的黄金了?按理来说,人类的黄金是越接近现代,提炼得越多。唐宋元明清的黄金总量应该远远多过两汉才对。为何曹操之后的摸金校尉们,却再也没有那么多的黄金可摸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