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元朝史》——公元1355年韩林儿被拥立为帝:小明王登基

2023-06-17 17:34 作者:位面之子秀秀  | 我要投稿

前因


红巾军起义:1351年,元顺帝治理黄河,征用大量民夫,韩山童、刘福通等人编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在颍上发动起义。


1355年,元末起义军领袖韩林儿被拥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为“宋”,年号“龙凤”,后世称之为龙凤政权。龙凤政权的成立对当时各地不满元朝统治的百姓有很大的号召作用,凝聚了起义者的向心力,加速了元朝的崩溃。


韩林儿是元未起义军发起人之一韩山童的儿子,韩山童是白莲教的领袖,号称“明王”,自称弥勒佛下凡救世。元末朝廷征发民夫治理黄河时,韩山童又自称宋徽宗八世孙,和好友刘福通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发动起义。

刘福通像

韩山童麾下的起义军都头戴红巾,故称红巾军。当地县令发觉韩山童的起义活动后,带兵围剿,韩山童被官军俘虏并杀害,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逃到了安徽砀山夹河镇。


刘福通想继续领导起义军,他意识到借助韩林儿可以巩固自己在起义军中的领袖地位。因为韩林儿是白莲教“明王”家族的后人,可以吸引信奉白莲教的百姓,而且他父亲韩山童也是公认的红巾军领袖。


刘福通将韩林儿接到了毫州后,拥立他为帝,初步建立了龙凤政权(又称“韩宋政权”)。


政权稳定后,红巾军用鹿邑县太清宫的木石,修建了宫殿,殿前竖起了两面大旗,上面写着:“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龙凤政权以恢复宋朝的名义,公开反抗元朝统治,得到了各地起义军的响应,包括在今湖北东部起兵的徐寿辉、彭莹玉,占据濠州的(安徽风阳)的郭子兴等人,他们都使用龙凤年号,参加反元斗争。


周边的百姓得知韩林儿称帝的消息后,也纷纷前来归附,韩林儿麾下的红巾军迅速壮大。


韩林儿当时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只是一个傀儡,龙凤政权的实际掌权者是杜遵道和刘福通。杜遵道等人仿照唐宋的官制,设置了官署,起初杜遵道担任丞相,刘福通担任枢密院平章。


尽管刘福通接了韩林儿回来,但还是无法撼动杜遵道的领袖地位。杜遵道率领起义军与元军作战过程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各地起义军都服从他的安排。


有一事可看出杜遵道的权威之高。濠州起义军领袖郭子兴去世后,他的部将张天祐想篡夺领导权。其他将领质问他,他自己掂量能不能率军抵抗元兵,不能的话就去请示杜遵道。张天祐只好去请示,回来后他遵照杜遵道的指示,拥护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当起义军首领。


不过后来杜遵道自己犯了错误,给了刘福通可趁之机。


刘福通接来韩林儿的时候,也把韩林儿的母亲杨氏接到了军中。杨氏平时打扮得很漂亮,被杜遵道看中了,然后两人开始私通。


韩林儿可能得知了他们私通的事情,再加上杜遵道平时比较专断,韩林儿和部分起义军将士对他早已不满。刘福通可能是利用韩林儿和将士对杜遵道的不满,趁机杀死了他。之后,刘福通改任丞相,成为了龙凤政权的实际掌权者。


后果


红巾军北伐:1357年,为推翻元朝统治,以韩林儿为首的龙凤政权派出大军,分路北伐,后来被元军击败。后来韩林儿被朱元璋所救,成为朱元璋掌控下的傀儡。


结论


韩林儿称帝标志着起义军与元朝的对抗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起义军初步完成了政权建设,促进了起义军的壮大,为后来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等人的政权建设做好了榜样作用。

《元朝史》——公元1355年韩林儿被拥立为帝:小明王登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