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年高考满分作文【3】

2023-02-16 17:54 作者:守树的兔子  | 我要投稿

借鉴可化难题,创新可避短浅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红楼梦》中,无论是“翼然”,还是 泻玉”,亦或是“沁芳”,都以不同的角度,给人以不同的思考,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依我之见,在创新中移用与化用,是为涓涓不寒之暖流。        若夫山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凌云也无力;若夫木之积也不厚,则其负楼宇也无力;若夫博观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借鉴与独创也无力。“翼然”取其亭形之意,“泻玉”取其景观 之意,然“沁芳”取其景观与事件之本意。涓涓不寒,是为取词:源源不断,是为借鉴;生生不息,是为创新。 积累可浇燃眉,借鉴可化难题;而创新,可避短浅。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回溯中华民族发展之进程,从盲目学习国外制度,到承载着全国人民希望的北洋军队的覆灭,是为盲目移用的代价。从苏联思想被运用于中国的发展中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为理智借鉴的结果。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的提出,是为有理想、有使命之创新。玉的“沁芳”不正是在借鉴的基础上,怀着一颗创造之心,用融合的思维作出的漂亮选择吗?此之谓凝国之炬,长路无荒。        创新非偶然,在借鉴与化用之下的创新,谓之甘醴。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风清于老凤声”,在充满神秘色彩的光的粒子性理论提出的背后,同样有着借鉴与创新的影子。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一个连自己都怀疑的量子假设,此理论不被多数物理学家接受。但在1905年,年轻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该理论进行反复的思考,创造性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创新不仅仅是宝玉取“沁芳”之名时的奇思妙想,更应该是在文化影响、实践基础上的改变。正所谓,沧海澜平,创行万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创新与借鉴随处可见。在冠冕堂皇的借鉴背后,抄袭问题愈发严重,有些人在借鉴的外衣包裹之下,剽窃别人作品,对其进行所谓的“加工”,又冠以原创之名,享受着由别人创造带来的劳动成果,是为不耻。当代青年,应立足于自我创新,保护自我知识产权,让自己一笔一划书写出的成果,熠熠生辉。     无论是从一步步跌倒、反思、创新的伟大祖国发展历程,还是到物理学术界难题的一步步辨析与推进,他们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展开契合于自己的创新。纵观历史长河,举目未来之路,又看现及之况,传承与创新的融合,方为坦途。

2022年高考满分作文【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