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下的行业发展系列13---“碳中和”下的农林牧渔电气化占比提升空间测算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碳中和下的行业发展系列的第十二部分:碳中和承诺下的排放绿化解决方案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十三部分:“碳中和”下的农林牧渔电气化占比提升空间测算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12日在气候雄心峰会的发言,2030年需要实现的4个有明确数量的目标要求,主要包括:
(1)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30年要达到25%左右。
(2)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3)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
(4)森林蓄积量2030年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能源消耗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通常来看,行业能源的消耗主要包括:电力、煤炭、汽油、柴油等,我们按照能量等价原理统一这些能源品的单位为“万吨标准煤”。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经过统一口径的计算后,2018年我国能源占比消耗最大的行业为制造业,达到54.8%,其次交通运输业为9.24%,而建筑业、农林牧渔、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能耗相对较少,分别为1.84%、1.86%和2.75%。
从细分行业的碳排放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碳排放占比前五的细分行业分别为: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铸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运输、仓储和服务业、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业,主要以中上游的原材料和制造行业为主。
碳排放较少的行业(计入其他项)分别为:伐木业、自来水生产供应业、仪器/仪表/文化和办公机械业、烟草制造业、燃气生产供应业,主要以下游消费类行业为主。
电力作为重要的能源之一,近年来电力的需求持续稳定增长,从1994-2018,电力总消耗同比增速几乎每年均为正值。
从结构来看,制造业电力消耗最大,2018年达到51.54%,其次为电力/煤气/水生产和供应业,2018年用电占比达到12.4%,而农林牧渔和建筑业电力消耗占比相对较小,分别为1.73%、1.24%。
总结来看,制造业作为我国能耗和电力需求第一大行业,其未来能源结构调整的空间也相对较大。
农林牧渔:电气化难度较高,电力或逐步替代轻质油
对于农林牧渔行业,能量消耗结构中柴油和煤炭消费占比相对较高,2018年分别达到37.31%、29.44%,而电力消费占比相对较少,2018年仅为26.65%。2013-2018年,农林牧渔的电力消费占比不断提升的趋势(9.26%-12.7%)。
考虑到农林牧渔的行业属性和能量转化效率,需要大面积的作业,由于电池储能的限制,电力对于轻质油取代相对容易,对重质油取代较难。我们认为未来碳中和的路径可能是通过电力取代轻质油,进而减少碳排放,对应电气化的潜在增长空间为占比提升6.24%。
碳中和下的行业发展系列的第十三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十四部分的内容:“碳中和”下的采掘业电气化占比提升空间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