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管理系统-校区如何管理家长群
开学一段时间了,你们班级的微信群还好吗?
前些天在群里和家长们聊起来,有不少家长纷纷吐槽现在的微信群:
最烦的是在群里晒孩子发广告的人,老师发的信息很快就被淹没了,每次都要翻好久。
一小会儿没看,就是两三百条新信息。我就头皮一紧,赶紧往上翻,生怕错过重要信息。
老师也太辛苦了,晚上有时都十一点多了还在群里回答家长的问题。
建立微信群的初衷就是为了加强家校沟通,建立起家长和培训机构之间的信任和联系。
如果因为微信群的出现,反而让老师和家长都烦不胜烦,那就偏离我们的初衷了。
其实,对于家长来讲,这样的群聊太多了,他们经常会屏蔽。所以才会出现:老师发布重要通知,家长没有看到;机构的活动,报名的人数太少;动不动就会有人来找老师要孩子照片要资料,一问,原来他们没有保存,图片资料早就过期了。
而以上情况还不是最糟的,如果遇见某些家长在质疑老师,导致其他家长也开始对老师产生疑问,对老师的信任度慢慢降低……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机构要建立微信家长群:方便发布消息,方便老师发布班级情况,方便和家长进行沟通,方便和家长讨论问题
所以,在最开始建立家长群的时候,我们要告诉家长,老师和他们的想法一样,都是为了孩子的更好发展促进孩子的成长,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建立家长群也是为了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机构的学习情况,让家长及时查看孩子的教学成果,有问题及时沟通。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要制定一些原则。
制定群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那么要依据什么来设置群规呢?
1、群主一定要是班主任
不要盲目把这样的组建工作推给家长朋友。微信的规则中,只有群主才可以“@所有人”,这样你通知的信息到达家长手机时,才会有信息提醒。
而为了避免过多的信息造成的理解偏差,家长和老师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的对话,要加上“@XXX”,以免对话之间混淆。
2、明确交流时间段
最好要与家长明确家校群的互动时间,为自己划出私人空间。比如告诉家长,晚上8:30以后就别再群里发消息了,以免打扰大家休息。
如果家长遇到特别重大的事情,可以发短信或打电话私聊班主任
班主任每次在发完通知后,都应加上“收到请回复”或“此消息免回”字样。避免无关信息刷屏,导致关键信息被遗漏。
3、面向全体,兼顾个体
在群里和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所公布的内容要面向全体,比如作业标准、校运会安排等所有学生都要参与的事情,可通过群尽快地让所有家长知悉。
再如全体学生都适用的天气温馨提示等,也非常适合在群里发布。
同时也可以抓拍一些孩子的瞬间,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与变化。
4、互动内容,划清底线、制定“班级微信群公约”、在公约里提倡家长交流的内容,如:
交流亲子活动、为班级活动献计献策、学习科学育儿知识、教育理念和方法、推荐优质教育资源或好文、报道班级的正能量新闻等。
同时也划出了一些红线,如:
不发不文明的语言和图片以及网络游戏链接、不发涉及影响班级团队氛围的内容、不发聊天争吵内容、不发涉及人身攻击的内容。
5、做好隐私保护
微信群管理中,要注意保护学生、家长及老师自己的隐私,比如在修改家长在群中的昵称时,最好不要要求家长申明与孩子的关系,如“张晓倩爸爸——李明”。
要保护丧父母家庭、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等不同家庭结构中孩子的隐私。
6、不在微信群中布置作业
开学初,明确跟家长交代,不要在班级微信群帮孩子问作业,老师也不会在群中发布作业。
有些孩子课堂上布置作业时不抄不记,回到家以后才吵着家长通过班级微信群问同学,久而久之,会养成上课不认真听讲、依赖于微信群问作业的不良习惯。
因此作业要由学生自己记录,而不是靠家长到群中查看作业,这样既减轻家长负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心。
以上规则,家长要遵守,才能保证家长群能真正做到信息传递。
当然,群里只有老师发布的信息还不够,可以通过单独@ 某位家长来邀请分享孩子的成长记录。
最后,有四点注意事项,是老师必须注意的:
切记信息一次要说完整,不要让家长反复问
家长公开表扬,私下感谢
避免公开表扬学生或者家长
作业不要在微信群布置,最好通过管理系统一对一发布作业
当然要是人工一条条的一对一发布作业也很麻烦,这就需要用到系统来帮你完成了,一键布置作业,所以孩子立即收到作业信息,不会错过所以信息。
爱耕云10年专注教培机构管理系统,系统覆盖教育培训机构“品牌传播、招生营销、排课管理、教务管理、数据分析、家校互动、多校区管理”等核心环节,全面提升教培机构管理和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