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字版 全文 温铁军:为什么我对中国2022年的经济前景保持乐观?

2022-01-12 14:38 作者:吉他gogogo  | 我要投稿


大家好 我是温铁军


现在是我们2021-2022的跨年之际 我在


中国的北京向大家问候新年好 同时也想就


人们广泛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 跟大家做交流 首先应该说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


很多国际组织 包括中国国内的很多学者都在预测 因为2021年


是中国最近十年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比较低的一年 或者甚至被人说成是经济上速度下滑到


最低的一年 人们往往会认为2022年中国经历的


发展的前景堪忧 我倒是相对来讲还比较乐观一点 乐观的产生于客观分析


是因为大家应该知道 在2020年我们因为遭遇到


疫情的影响同时也遭遇到全球经济增长下滑 也遭遇到上一轮贸易制裁


发生的后续影响实际上在多重影响之下 2020年上


年度 我们曾经出现过300多万家个体经济注销 40万家股份制公司注销


2500万沿海的打工者 失业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实际上


已经在2020年发生过 那在2021年呢 应该说从就业的情况看


并没有那么明显 尽管仍然有相当一批的企业注销


但是他的严重性似乎还不及2020年 从


发生问题的情况看呢 应该说不是突发的 而是不断演变


甚至是可以说是危机延续的过程 那我们接着要看是个危机


我们的看法呢 经过很多讨论 我们认为现在的危机是全球过剩


全球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都是过剩的 那对中国来说呢 中国实际上现在深陷于


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必然发生的受全球过剩影响的


中国过剩 因为中国体量过大呀 那中国的过剩呢 某种程度上又是全球过剩的部分


我记得早在20年前2000年吧 我在约翰霍皮斯大学有一次


做讲座当时给我主持讲座的呢 是著名的阿瑞给阿瑞基


他当时对中国的发展也是充满疑惑的 那20年前我就曾经


跟他讨论过 我说因为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爆发 中国1998年就已经表现为第一轮


受外部的影响 外部因素影响而形成了国内的生产过剩


那么 到2020年呢 世界范围内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说 如果中国携带着自己的生产过剩的问题加入到本已


过剩的全球化你认为会是个趋势 是全球绿化呢 还是全球优化


就更好还是更差 那我们现在20年过去 问题仍然客观存在


 我的看法的是中国目前所遭遇到的主要问题


仍然是和全球过剩几乎同步的 中国过剩只是因为中国体量过大


中国的过剩以及过剩条件下出现的经济增长下滑应该是


客观的演化过程大可不必太重的 来看中国已经出现的些问题在2022年的演化


是客观分析 那我们接下来再看呢 其实


大家很少注意从2022022年的


从2020年的中央五中全会到2021年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对宏观经济的分析 以及对于宏观经济调控所采用的些政策话语


其实正在静悄悄的发生变化 有很重要的变化大家不太关注


中国明确指出了以往面对危机的逆周期和跨周期


调节他的经验呢 过去是有效的 那现在呢


仍然是有效的 那现在跨周期调节的很重要的表现


我们提出了70000亿的乡村振兴的投资计划 很少有人意识到是


 如果大家愿意比一下的话 你们会知道美国县政府提出的


投资来拉动基本建设的 计划呢 是1万多亿美元


那1万多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呢正好跟中国现在提出的70000亿人民币的


乡村振兴投资的计划呢 可以大致在数和上相等


如果我们再稍微往前比较一下 大家知道 2008年当美国遭遇到金融危机的时候 华尔街金融海啸爆发的时候


那美国提出的是奥巴马的所谓量化宽松40000亿美元


当年美国救的金融资本 那中国呢 当时也提出了40000亿人民币的救市计划


而中国的投资从2008年当年的投资主要投向了实体经济 


从十几年前的情况看 和现在的情况看 双方各自都有几乎相同规模 当然当年40000亿美元比40000亿人民币要大得多


大6-7倍吧 但是美国当年的投资投向了金融资本


那当然还有大量的财政的是投资了 投到了战争 美国的投资 投到的是方向上跟中国不同


中国是坚持投资实体经济 从时候开始的 应该说中国在十几年前


大规模投资实体经济形成的不仅仅是一般建设 而是城市化的高速


增长 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面 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分之63左右


那就现在达到分之64那实际上呢 他吸纳了大量的投资


形成的更多的是实体的资本


我们把它叫做physicalss 实体的资本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直接用于跨周期的


经济增长的 那 我们现在用于乡村镇性的投资 其实是又一轮新的跨周期的投资调节


70000亿投下去 很大程度上是能够把以前20年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脱贫攻坚等等


些国家战略已经投到农村所形成的设施性资产 进一步用乡村振兴的产业投资把它激活


上一轮所形成的投资的资产 是大规模的资产存量


可以用一轮投资把它激活 大家应该关注一下中国在他的


面面对经济下滑所采取的宏观调控的政策 思想上已经有了一些和一般的


西方的分析家们所看到的情况不同的新的动向 恰恰是下年度 乃至于下经济发展周期


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政策因素 我们应该在意数字 大家也知道 最近20年其实是20多年


我们从1997年遭遇到东亚金融危机以后 那次生产过剩提出的


投资拉动 那投资拉动已经是20多年了 98年开始 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投资拉动的计划


那无论是1999年提出的西部大开发 还是2001年提出的东北振兴 还是2003年提出的


中部崛起还是2005年提出的新农村建设 那十几年 差不多每两三年有大的


投资计划推出来 那些年已经形成的总的资产规模 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呢


应该在一千三百万亿以上 数值应该相当于两百万亿美元的


设施资产 那些资产其实跨周期投资所形成的


巨额的 可开发的 可激活的资产如果我们说中国转向生态文明


转向乡村认清大家也都知道 乡村是承载生态文明的 生态化要依靠


对乡村的投资和发展 如果从角度来看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


寄希望于战略转型带动跨周期调节的投资


激活原有的大规模投资 形成的设施资产 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当然 还包括着如何把现在中国正在热议的两山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他其实指的是空间生态资源


价值化实现的样过程没有大量的些 比如说 可以


用于吸碳的林木土壤等等些如果有机的 立体化的


 开展农业生产 把它变成循环经济 对中国来说呢


调整将会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面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的


基础性的动力来源 我们一般情况下 大家看到的是中国经济的下滑


但很少有人看到中国正在做的跨周期调节某种程度上是


支撑我们现在的发展战略转型的 因此呢 中国承诺的对中国 对国际社会所承诺的


碳减排 包括次在格拉斯哥跟美国签署的联合宣言 都不是空穴来风


都不是无缘之水 无本之木 它是跟整个向生态化做战略转型的


些政策安排以及投资的安排是直接相关的 从角度来说


我希望大家理解 在战略转型时期一定是有某种代价的


那就说原有的城市化的发展方式 工业化和城市化


叠加的发展方式恐怕因向生态化向乡村发展


战略转型而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 是正常的 特别是当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


 房地产业所发生的问题 大家也都看到各种各样的暴雷在不断的出现


些问题呢又像极了美国人在2007年的房地产业


出现危机而形成所谓次贷 那因为它是自由资本的金融控制


他转向金融危机 那中国呢 现在正在让些向次贷发展的 像次贷危机发展的些


房地产的虚拟化 扩张的些公司出现收缩吧


那他带有某种程度上的自主调节 主动调节 因此很有会


形成 在战略转型时期出现那些损失 但些损失和战略转型所带来的正向收益相比呢


应该说还是可以容忍的 我们在跨年之际希望大家关注的第二个问题


应该说也还是比较积极的层面 是因为经过了抗议的考验


中国人现在应该说自信的感觉是明显增加了


如果我们跟其他的大国来比 无论是美国还是俄国


 应该说中国是在两年的抗议过程中 相对而言


最值得去总结经验的国家 因为我们的死亡率是最低的 我们的确诊率也是最低


的人口是世界最大 但是总量绝对数 我们最低 如果按照人口的比重来算


算人均 那几乎就在世界抗疫问题上是个奇迹了 主要原因是


我觉得其实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感到 是因为我们所采取的措施 相对而言


还是比较比较有效的 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其实中国人


更多的增加了自信的原因呢 恐怕还和有关呢 和我们


有广大的乡村和有关和中国是超大型的大陆国家


它的地理资源 气候条件都相对而言更复杂 那我们有


一半左右的人实际上还生活在农村 那些人呢几乎是在零成本抗议


比如抗议的成本 在城市 他恐怕需要有更多的靠医疗队伍 靠建立医院可增加医疗设施等等


些是高成本的 而你在农村 我们说 到现在为止 我们生活在农村的人口


既没有抗议的设施也没有抗议的队伍 大家你如果到中国农村地区去看看


你会发现人们该干 干也没有 必须戴口罩才能怎么样


如果说真的实现了完全自主化的


去面对疫情 而且是很从容的 面对疫情的应该说是在农村地区


为是因为农村地区至今仍然还属于一种自然经济


自然生存吧 那只要和大自然紧密结合 你就能够有效的防止疫情的爆发


我们看的其实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疫情的主要爆发在城市 而又主要爆发在城市中的人口高密度地区


从角度来看呢 中国现在加强乡村建设 加强乡村内心


加强对乡村的投资等等 我们其实不仅是在做跨周期的调节 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巩固


中国面对样因人类的过度活动而导致着资源 地理 气候条件各个方面的变化乃至疫情的变化


应该说最是有跨周期作用的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如果简单说一下 中国人的自信在增加


某种程度上是在抗议件事情上 而在疫情爆发的应对措施的件事情


我们有很多内在的优势 或者有很多条件呢 还没有被国际社会所广泛认识


那更为重要的 大家也应该有所体会了 那 其实


用中药来对付疫情比用西医西药的方式更有效 些呢 在中国国内已经很多报道了


我就不重复了 第三个方面在跨年之际要向大家交代的


很少国际社会很少有人注意的我们已经完成了脱贫攻坚


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任务 一点恐怕也很少有人认真关注


我们想强调一下 其实脱贫攻坚历史任务的完成和


中国做逆周期条件又有关 我们甚至可以把它说成是国家


承担了重资产投资的责任和资产投下去所形成的风险


就说责任和风险都是由国家承担的 因为国家可以发债 国家承担的责任和风险


可以向后延期 那就不是要马上支付的 而随着后续的发展


比如说 经济增长出现了高潮 乃至于带动一定的综合膨胀


就把前面已经投资所形成的些债务相对而言就淡化了


应该说 在一些重大的战略问题上和公共开支问题


以上 只要是大国 只要它的财政税收体制是相对有效的


并且像中国样财政税收跟金融体系其实是某种程度上


具有互相呼应的结构性作用的 那他就能够把贫困地区 贫困乡村贫困户


所不承担的 靠重资产投资才能提升 产业层次才能获得收入增加 才能


减贫 就把责任不是由他们些弱势地区 贫困村和贫困户承担


而是由政府来承担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功


乃至于中国在2020年到2021年完成了实现全面小康的世纪世纪任务


或者我们叫历史任务 很大程度上靠的种所谓举国体制 以国家


不是别的 而是国家承担了欠发大地区 贫困乡村和贫困农户


自己不形成的资本投资能力 国家承担投资能力 同时国家承担了投资风险


那因此 那贫困乡村和贫困户可以零风险的获得


投资收益最大化 但他并不并不做投资 投资国家会把分之80的


投资所形成的资产交给贫困乡村 那样呢就等于是


贫困乡村不不投资 却获得了国家投资所形成的设施资产 就可以使


贫困乡村叫做轻资产的 形成了重资产的结构 贫困农户呢


可以零资本的介入到种资产经营样一套机制 我想也应该是


我们在跨年之际向世界上其他的各个国家 特别是有反贫困任务的国家


介绍的中国脱贫攻坚的经验 好了 我的发言就到儿 谢谢大家


再次祝各位新年快乐


 


it365 字幕转换文字软件


https://it365.gitlab.io/zh-cn/srt-to-txt/


文字版 全文 温铁军:为什么我对中国2022年的经济前景保持乐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