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言语理解十大解题技巧,考生福利

2023-02-23 11:48 作者:速通教育  | 我要投稿

言语理解容易提分

但在刷题的过程中

却总是陷入“两难”的怪圈

怎么选中正确答案?

这就要看你能不能掌握技巧了!

今天跟着我们一起学习吧

技巧很重要,积累更重要

考前可以再过一遍高频成语哦



【一】关联词语



1.转折关联词——转折之后是重点

标志词:其实、实际上、事实上、但是、可是、然而(而)、当然、却、不过。

2.递进关联词——递进之后是重点

标志词:而且、也、还、更、甚至、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3.因果关联词——主旨句通常在结果,倒装因果强调产生结果的原因

标志词: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故而、因此、可见、总而言之、导致、造成、致使、使得。

4.条件关联词——必要条件是重点

标志词:只有…才…、除非、唯有、必须、应当、应该、需要、亟须。

5.并列关联词——正向并列全面概括、反向并列重点在肯定的一方

标志词:此外、另外、同时、再说、并且、加上、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不是…而是…、是…不是…。


【二】行文脉络



1.总-分-总:

标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解释说明—重申观点

用法:观点句/对策句(解决问题)是重点

2.总-分:

标志:提出观点—解释说明 / 提出观点—举例论证

用法:观点句是重点,通常在首句

3.分-总:

标志:列举现象—提出观点 / 列举现象—解决问题

用法:观点句/对策句(解决问题)是重点,通常在尾句

4.分-总-分:

标志:背景/援引等—观点/对策—举例/反面论证/原因等

用法:观点句/对策句(解决问题)是重点,通常在中间

5.分-分:

标志:并列关联词/句式、标点符号(分号)等

用法:提炼共性或全面概括


【三】意图判断



1.言外之意类:提出问题找对策;把握观点引申义;故事寓言寻启示。

2.言内之意类:主旨化的意图判断题:匹配观点/对策句。


【四】标题选择



1.新闻简讯类:精简压缩导语。

2.说明文类: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范围。

3.议论文类:把握文段论点(观点或对策)。

4.散文游记类:重概括总结,兼顾趣味性。


【五】态度理解



1.明确观点:抓观点引导词:我认为、我觉得、依我看、笔者认为。

2.隐含观点:抓表达倾向:褒贬词汇、标点符号、反面论证、援引观点等。

3.没有观点:客观陈述现象,多引用别人观点,无主观性评价,选择无观点选项。


【六】细节理解



1.细节对比:注意选项中数量、概念、语气、逻辑、时态的描述。

2.细节查找:原因查找/目的查找等。


【七】词句理解



1.代词指代:指代就近原则;话题一致原则。

2.词语理解:定位原文,结合语境,瞻前顾后,借助标志,匹配选项。

3.语句理解:结合上下文语境,把握语句含义。


【八】语句排序



1.看选项,定首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首句原则

2.看关联,排顺序:时空顺序、重复话题、逻辑关系、代词指代、关联词等。


【九】语句填空



1.居首类:归纳概括全文,推断首句观点。

2.居中类:前后兼顾,承上启下。

3.居末类:归纳概括全文或衔接就近语句。


【十】下文推断



1.话题一致:下文与文段尾句话题或最后一个话题保持一致。

2.倾向一致:下文与尾句或文段感情倾向保持一致。

3.行文脉络:下文与尾句或文段保持一致的行文脉络。


以上就是言语理解的速记技巧

掌握方法很简单

重点就在于使用


言语理解十大解题技巧,考生福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