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木鸡闻》停更背后的故事
《木鸡闻》停更,我其实内心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波澜,出乎我自己的意料。现在想起来,似乎。。。到后期本来就写不动了。
可以替我们想想,我们每周二花好几个小时,费那么多脑细胞写专栏,到底图点儿啥?
为赚钱?那点儿阅读数互动数够干嘛的呢,即使翻一倍,又有啥用?就为了午饭加根肠?
为科普?是,一开始我们是这么想的,把榜单规则和数据讲给更多人听。可实际情况是,不懂的人嫌枯燥,看不下去;懂的人他们不看也懂。尽管我努力把内容讲的直白,再基础的知识点也反复解释,可收效甚微。
我知道,在有些人眼里,不论怎么解释——我们写专栏是为了科普,不是为了钱,他们也不会信,我看过他们背地里是怎么说我们的。但我还是想,对过往的各种误解,给出解释。万一有人愿意相信我们呢。
首先,从我主编《木鸡闻》以来。任何小编的主观色彩都会被我尽力消除,不论是喜好还是厌恶。老读者应该清楚,我们专栏的重点一直是放在各种榜单的纪录和数据的变化上,一方面因为我们不想沾染饭圈的各种争议,另一方面是我们自己在这些内容中是可以获得乐趣的。
其次,我承认我喜欢标题党,以前就承认了,怕有些人看不到,再承认一次。如果你愿意,可以替我们想想。我们搁这儿每周几乎义务劳动,就为了能借木大的影响力宣传一点真的干货,可阅读数一天比一天低,如果是你,你心里怎么想。你喜欢做无用功吗?你喜欢不管怎么付出努力但连一点点改变都看不到吗?各种努力都做过了,唯一有用的真的只有标题党。而且我们只给了标题这一个地方放飞自我,内容上一直都是一丝不苟。我们的想法非常简单,只是想让我们的心血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仅此而已,信不信由你。
最后,关于争议艺人,其实就我自己来说,从不区别对待。该写的一样不少,都写了。至于标题和封面,以前也不是没试过,被骂的狗血淋头,被说为了流量无底线,被各种扣粉籍。
后来被骂怕了,争议艺人虽然专栏里正常写,但封面和标题都不敢提了。结果被解读成“向流量低头”。我寻思,是不是我们只要发专栏在你们眼里就是为了流量?正话反话好话赖话都让你们说了。
我不知道那些说风凉话和阴谋论的人可以坚持在这种[我一丝不苟,但我不求名利,甚至不求任何价值]的雷锋精神下坚持多久。但我只知道,我坚持不住了。义务劳动、为爱发电,可以,我认了,至少我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如果还因此要顶着谩骂、诋毁的压力,无休无止的被造谣,被阴谋论各种歪曲解读……一年,我坚持了;两年,也勉强坚持下来了。但未来,也许很难再坚持,热情也是会消耗殆尽的。工作是一个契机,可以让我名正言顺的“逃避”。
顺便,我再次表达我对木JJ和诸位制作组成员无与伦比的敬佩,很多人认为我们是一起的。实际上专栏组和视频组是两码事,我们只能算是“粉丝”。这十年来,木JJ遭受的此类事件从未停过,我们曾自己开玩笑说,在他们的努力下,木JJ已经是大半个欧美乐坛的“nc粉”了。但他一直坚持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