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网感】第1章 |《互联网世界的社交认知》

2023-02-13 10:26 作者:Jessie的笔记本  | 我要投稿

首先给大家亿点点数据


根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普及率为73%%。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高达99.1%。

(这个报告是随时可以在百度上查到了,反正最新查到的就是第49次了。)


尤其就是“95后”“00后”群体,他们大多从小就接触智能和网络,可以说,他们是互联网世界的“原住民”。


他们大多数人的社交方式和思维逻辑都是纯互联网式的。


特别是随着新媒体日益成为交流平台的今天,先不说一个产品 或者品牌要保持前卫,就是我们要保持沟通其实都需要网感,不然好的内容真的很难传递出去。


而这里说到的网感就是由互联网社交习惯建立起来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了。


那我写到这里的时候,估计是很多人看不下去了。所以,就等着我出视频吧。

那再具象一点,什么是网感呢?



比如,在20个B站的标题里,你能准确的预估每个标题所对应的阅读数。


不知道这样会不会有点难。好吧,既然这里是公众号,那20个公众号文章标题里,你能准确的预估每个标题所对应的阅读数。


或者。


 看到一个刚刚起步的自媒体人就能遇见其日后爆红的必然性。


昨天我就在B站上看到了一个博主和自己的宠物猫合拍的小影片。


虽然拍摄方式其实也是几年前的了,但是几个标签仍然是时下热点:宠物、宠物和主人的日常、科技。一看粉丝量才几千,但弹幕和我想的一样,大家都在弹幕上吼叫“百万制作,必成百万博主”,我的感觉也一样。


网感是一种不用别人开口,就知道别人需要什么的同理心,甚至比对方还清楚。 binggo。

如果你觉得以上太高阶,太小众,那么——



为什么同样是表情包,就有一部分会天然的、界限分明的被划分为“中老年表情包”?


为什么众多玩转互联网世界的大佬——马云、雷军、张小龙等人,甚至现在的很多明星在互联网世界里变成了被人戏谑的对象,举手投足都能衍生出无数的“梗”和段子?


还有,你们经历过吧。同样是微信里添加了陌生人,为什么有的人能够迅速打破僵局获得好感,而有的人“尬聊”了几句后便被删除或者“拉黑”?


为什么你们在有的评论区留言下忍不住会互动几下,或者飘过去的弹幕追着都要点亮红星,而有的发出来的评论,就让人觉得是在里面刷屏(存在感)而已?

最后一两个栗子



去年的“何同学”凭一条视频拉升了5亿的股市。

前两天看到一条视频说,几年前有个博主直播睡觉,一晚上看的人有50万,光是流量(好像也加上了礼物)就是2万。


第二天早上,那个博主张口的第一句话,我就知道,嗯,他肯定不会限于此。

他睁开眼睛说的第一句话是:“本来我已经很无聊了,没想到你们比我更无聊。”


简直太接地气了有没有,而且丝毫没有距离感。

毫不夸张的说,随着互联网生态的巨变,今后的时代得网感,就是得天线。


我们已经有了不同的社交逻辑,如今的社交媒体已经在各个方面都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而在网络上能够得体的与人交往,适时的展现社交属性,了解社区背后的亚文化,已经成为了这时代的青年人必备的生活技能。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人文素养和社交礼仪都呈现出全新的伦理和演绎方式。网感,也成为了一种新的尝试。


新的时代,确实有很多需要去发现、适应、恢复和挑战的,这个系列,写出来咱们一起一边实践一边检验和挑战吧。


资料参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网感》




【网感】第1章 |《互联网世界的社交认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