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雷锋系列活动 | 张思德志愿服务队:致敬和平中国建设者

2022-03-05 20:52 作者:甘肃森林消防  | 我要投稿

平凉市森林消防支队

张思德志愿服务队开展学雷锋活动纪实

近期,紧张的国际局势在所有人的耳旁敲响了警钟,一句我们说过百遍的话又一次直击国人的内心:

世界并不和平

只是战火烧不到中国

3月2日下午,崆峒区森林消防大队张思德志愿服务队一行5人,带着沉甸甸的生活用品来到了老红军郑志清的家里。队员们热心的帮助老人整理房间卫生,检查身体健康,借着学雷锋活动的机会,用这种简单的方式表达对和平中国建设者的感激和敬仰。

 战火纷飞的年代 

他们是祖国最坚硬的拳头

80多岁的高龄,郑志清老人与老伴的身体却依然硬朗,问及原因,老人说可能是因为吃了一辈子的苦,锻造出了过硬的身体素质。但比起身体上的硬朗,更让消防员们印象深刻的是郑老钢铁般的精神力量。

老人说,战争远比电影残酷。

“一个班12名战士,在那次轰炸中,9名同志死在了我面前,他们甚至都没留下全尸……”这段经历老人讲了很多遍,但看到穿着制服的消防员们,老人还是激动的热泪盈眶,颤抖的双手紧紧攥住一份年代久远的“新华电讯”,上面赫然写着抗美援朝的战果。这是郑老的“独家收藏”,距今已有70年的历史。在这份电讯的周围,郑老又拿出了一堆的“古董”,军功章、军残证、纪念章……每一件都汇聚着这位战斗英雄的传奇经历,承载着那些硝烟弥漫的岁月痕迹。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郑老他们这代人,就是祖国最坚硬的拳头。”平时总是笑嘻嘻的消防员朱文涛,在随后为老人整理家中物品的时候,默默的流下了眼泪。

 外敌环伺的时期 

他们发出了最威严的呐喊

消防员马耀辉的爷爷,是参与了“两弹一星”工程的建设者。近期,老人身体抱恙,在医院住院,支队张思德志愿服务队原本计划前往医院问候看望马老,但马老病情突然恶化,转去了西安就诊。马耀辉心疼的皱起了眉头。

为解消防员们的心中遗憾,远在西安病榻上的马老专程与消防员通了电话:“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两弹一星的精神一直是我的信仰,你们也要有自己的信仰……”马老的敦敦教诲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注入到了聆听电话的消防员身体里。随后,消防员们纷纷向马老送上祝福,并表达了感激。

电话挂断前,马老向孙子交代到:“安心工作,我没事。”马耀辉变得不那么消沉。他说爷爷那一批人,在紧张的国际形势下,向世界发出了属于中国的、最威严的呐喊,从那以后,中国不再害怕帝国主义的威胁。他永远会以爷爷为傲。

 祥和平安的今天 

我们是祖国最坚固的屏障

3月3日,张思德志愿服务队还拜访了一位老红军,去到老人家中为老人处理家中琐事,并送上祝福和关心。一番忙碌后,李庆忠老人让消防员们歇一歇,听听他的故事。

李庆忠走上战场的时候才刚刚14岁。

李老的故事才要开始,一旁聆听的消防员便已瞠目结舌。零零后消防员程阳是中队年龄最小的那一个,常常在队里说自己很“早熟”。但听了李老的故事,程阳一言不发,大家也都变得沉默,回想起自己的14岁,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李老讲的投入,消防员们听的认真,但李老的故事最终并没有讲完。一通电话要求消防员们立刻归队。有任务了。

来不及寒暄,消防员说明去意后便要离开,老人伸出手似要挽留,但又缓缓举了起来,做了一个因为年迈而不标准的军礼。消防员们立正回礼。“快去快去!和平了,你们现在才是最辛苦的卫士。”老人笑着挥手,但眼眶中分明含着泪花。


学雷锋系列活动 | 张思德志愿服务队:致敬和平中国建设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