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9岁,未婚,感觉人生没有意义
你现在也在焦虑吗?
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焦虑好像已经和咖啡、熬夜、短视频一样,成了我们的日常标配。
“我真的很不快乐。”
“孤单,寂寞,好烦。”
“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好无聊,有没有乐子啊。”
……
在《亲爱的三毛》中,也记录了许许多多普通人的烦恼。这是现象级作家三毛与读者的对话录,收录了60余次书信交流。读者们的焦虑,或许也正是我们的焦虑。而三毛将所有苦恼愁绪照单全收,毫无保留地给予了真诚的回应。
《亲爱的三毛》告诉你,焦虑,并不是无解的。


01
承认焦虑,正视焦虑
你是否问过自己——为什么不快乐?因为工作?事业?家庭?恋爱?或许所有人都有过那么一刻,想停下来,然后抱住些什么,在铺天盖地的焦虑中放声大哭。

在读者写给三毛的信中,可以看到太多人陷在这些苦闷情绪中无法自拔,请求三毛为他们指明方向。
署名为“不快乐的女孩”在信中说:
我今年二十九岁,未婚,是一家报关行最低层的办事员,常常在我下班以后,回到租来的斗室里,面对物质和精神都相当贫乏的人生,觉得活着的价值,十分……对不起,我黯淡的心情,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我很自卑,请你告诉我,生命最终的目的何在?
以我如此卑微的人(我的容貌太平凡了),工作能力也有限,说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真不知活着还有什么快乐?
正在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写道:
现在我正积极地准备托福,由于英文程度不挺好,因而让自己搞得好累,有不胜负荷之感。出国留学的真正目的为何?我真的不知道,可能就只为了逞强吧!由于自小好胜心强,再加上感情的挫折,让我一直有股“向上爬”的意愿……我心里一直很苦闷,但是没人能指点我,再下去,准上松山精神病院。
来信的,还有追梦却不被理解的青年,困在糟糕原生家庭中的孩子,被丈夫背叛的女子……或许如今我们的焦虑,也和他们相似,也曾被写下来,寄到三毛的手上。

而事实上,承认焦虑的存在,愿意梳理、写下自己的焦虑,已经是做出改变的第一步。
想要面对焦虑,首先就要正视它。在大多数时候,当我们开始直面焦虑的源头,直面困在焦虑中的自己,也就意味着,我们有了做出改变的愿望,也有了迈开脚步的勇气。

02
没关系,与焦虑共存吧
我们永远不知道生活的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自我,都是在不停变化的。因此,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一劳永逸地根除焦虑情绪。在正视焦虑之后,我们更要坦然接受这一点:焦虑或许会和快乐、松弛交替出现,它也是生命的一种常态。
在给迷茫、焦虑、悲伤的读者们的回信中,三毛不会急着告诉对方要如何解决问题,而会选择先和ta一起,接受遭遇困境的当下,以更小的代价,度过不得不与焦虑共存的日子。
如果看不到生活的意义,感觉自己在被不停消耗,那不如先换个角度看待当下的一切——
不快乐的女孩:
你有一个正当的职业,租得起一间房间,容貌不差,懂得在上下班之余更进一步探索生命的意义,这都是很优美的事情。
如果恋情受挫在一瞬间击垮了你,干脆就痛痛快快哭一场——
眼泪有时能洗去许多悲伤,在某些情况下,是好的。
如果对朋友的所言所行感到失望,则首先要认清一个事实——
朋友是不能要求的,一点也不能,因为我们没有权力。
还有许多人,常在信中问三毛——为什么要活?
三毛的回答是:
为了活下去而活下去。
你不要问,活下去,生命自然在日后给你公平的答案。
可以暂时崩溃,但不要彻底放弃。我们可以在正视焦虑之后,先接受与焦虑共存的事实,才能有力气建立新的开始。

就像三毛所说:“新的局面也许很艰难,一时看不出有什么进步,也不能快乐,可是,给自己时间,不要焦急,一步一步来,一日一日过,不要急,请相信生命的韧性是惊人的。”
和焦虑一起走,没关系;走慢一点,也可以。

03
做很小很小的事,也是改变
当完成了正视焦虑、接受与之共存的心理建设,我们才有可能从治愈内心走向改变生活。“行动”“改变”听上去是很大很空的词,但其实,从很小很小的事做起,已经意味着质的飞跃。

养一盆绿植,花一点小钱,做一点运动……《亲爱的三毛》里,还列举了许多可以立刻做到的小事:
我会将房间粉刷成明朗的白色,给自己在窗上做上一幅美丽的窗帘,我在床头放一个普通的小收音机,在墙角做一个书架,给灯泡换一个温暖而温馨的灯罩,然后,我要去花市,仔细地挑几盆看了悦目的盆景……这么弄一下,以我的估价,是不会超过四千台币的。(《亲爱的三毛》篇目“如果我是你”)
当我发薪水的时候——如果我是你,我要给自己用极少的钱,去买一件美丽又实用的衣服。如果我觉得心情不够开朗,我很可能去一家美发店,花一百台币修剪一下终年不变的发型,换一个样子,给自己耳目一新的快乐。(《亲爱的三毛》篇目“如果我是你”)
你做不做运动?散不散步?有没有每天大笑三次?有没有深呼吸?吃得够不够营养?以上都是快乐的泉源之一二,请一定试试看。请试半个月,看看有没有改变好吗?(《亲爱的三毛》篇目“自爱而不自怜”)
做什么都可以,亲爱的朋友,尽力去试一下,好不好?就从每天15分钟的阅读开始,从每周戒断1次饮料开始,行动起来,改变从这一刻已经开始。
有读者说:“《亲爱的三毛》这本书像光一样治愈了我。”或许你还有许多困惑与苦恼,人生的问题也不是总能得到完美的答案。希望这本书也能与你的焦虑共振,为你分担生活难题,带来多一点光芒,多一点快乐。
最后,想和可能时常焦虑的你,分享书中真诚的话:“今日的事情,尽心、尽意、尽力去做了,无论成绩如何,都应该高高兴兴地上床恬睡。”


“写给亲爱的三毛”
读者来信征集
曾经,三毛在杂志开辟专栏,回复陌生朋友的来信,为大家分担生活难题,后集结成《亲爱的三毛》一书,治愈无数读者。
今天,在三毛诞辰80周年之际,如果你愿意,我们想通过书信,再次与你相遇。
2月23日至3月12日,请将来信寄到三毛编辑部,活动详情请见下方长图。
❤
来信请寄
北京市东城区花园胡同三号5号楼
三毛编辑部(收)
010-68423599-5000

我们在这里等你,
期待大家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