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聊斋志异(卌九)

205,武孝廉

再造深恩一旦忘,丈夫未免太无良。
若论贫病当年事,薄幸逾于李十郎。
武孝廉石某带着钱去京城,准备到朝中谋求个官做。到了德州,忽然得了重病,咳血不止,病倒在船上。他的仆人偷了他的钱跑了,石某十分气愤,更加重了病情,钱粮俱断,船主也打算赶他下船。正在这时,有一个女子夜里驾船来停在一旁,听到这事后,就自愿叫石某上她的船;船主很高兴,就扶石某上了女子的船。
石某见这女子约有四十多岁,穿得很华丽,还很有神采风韵,他呻吟着向她表示了谢意。女子走到石某近前看了看他的面容,对他说:“你本来就有病根,现在魂已出了舍,游于坟墓间了。”石某听了,吓得嚎啕大哭。女子说:“我有药丸,吃了可以起死回生。你若好了,可不能忘了我。”石某哭着对天盟誓,誓死不赢救命之恩。妇人随即拿药丸给石某服下。过了半天,石某觉得稍好了一些,女子就到床前喂石某好东西吃,侍奉得十分殷勤,胜过夫妻。石某越是感激不尽。
一个月后,石的病就全好了;他跪着爬向女子,敬她犹如敬母。女子对他说:“我孤单一人,没有依靠,你若不嫌我年纪大,我愿与你结为夫妻。”当时石某三十多岁,妻子死了一年多了,听了女子的话,喜出望外,于是两人便同床共枕,互相爱怜。女子拿出钱来给他去京求官,并且约定好,一旦有了官职,回来接她一起回家。
石某到了京城,用女子的钱贿赂朝官,得到了本省司阃的官职;剩下的钱买了华丽的车马,准备回家。这时候石某想,船上的女子年纪太大,终归不是合适的妻子。于是又用一百两银子聘了王氏女为继室。他心中有愧,怕女子知道,就绕开德州前去赴任。到任后一年多没有给女子去信。
石某有个表弟,偶然到德州办事,与女子住近邻。女子知道他和石某的关系,就问石某的情况,表弟就如实告诉了女子。女子听了大骂,并把她怎样救石某的情况也告诉了石的表弟。表弟为她不平,劝慰女子说:“我表哥可能因为公务繁忙,没有工夫来接你,请写封信由我转达他。”于是女子写了信,由石的表弟捎去。然而石某一点不放在心上。
又过了一年多,女子自己去找石某,到后住在一家旅店里。找到石某官衙门前,请看门的给通报一下,石某拒不接见。一天,石某正在喝酒,听到大门外有喧骂声。他放下杯正听时,女子已掀帘进了屋子。石某吓了一跳,面如土色。女子指着他骂道:“无情郎,你好快乐!不想想你的富贵是哪里来的?我对你情分不算薄,你就是想娶个妾,和我商量一下何妨?”石某一句话也说不出。过了好长一会儿,石某才跪在地下自己认错,花言巧语地乞求饶恕。女子的气才稍稍平静下来。石某与王氏商量,叫王氏以妹妹的身份向女子见礼,王氏不同意;石某一再要求,王才答应了,去拜见女子。女子也回拜了王氏,并对王氏说:“妹妹不要担心,我并不是妒嫉厉害的女人。他做的事,实在不近人情,就是妹妹你也不愿意有这样的男人。”于是便向王氏讲了以前的经过,王听了也很气愤。她俩交替着骂石某,石某惭愧得无地自容,唯要求今后自己赎罪。这才安静下来。
在这之前,女子还没有来时,石某已告诉看门的,若有女人来不要通报。事已至此,石就迁怒看门人,暗中责备看门人不应给女子开门。可是看门的却坚持说大门一直锁着,没进来什么女人。石某对女子产生了怀疑,又不敢再去问。他与女子表面上有说有笑,但貌合神离。幸亏女子贤惠,从不争晚上与他在一起。一日三餐后,便关上门自已早早睡了,从不问石某睡在哪里。王氏起初对女子有些害怕,怕与自己争男人;见女子这样,就更加敬重她,早晚问候,像伺候婆婆一样。
女子对下人宽和体谅,但却明察秋毫。一天,石某失了官印,合府沸腾,都走来走去,无计可施。而女子却笑着说:“不用愁,把井里的水淘干了,就能找到。”石某照办了,果然官即找到了,问她是怎么回事,她只是笑,却不回答。看样子,她好像知道偷印人是谁,但一直不肯说出来。
又住了近一年,石某观察女子一举一动,有许多奇异的地方。便怀疑女子不是人类,常叫人偷听女子夜里说些什么。下人说只听到她终夜在床上有振衣服的声音,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女子与王氏十分亲密。一晚,石某到上司官署去没有回来,女子就与王氏饮酒。因多喝了几杯,就醉了。伏在桌子上现了原形,变成了一只狐。王氏十分怜爱她,就给她盖上被子。过了一会,石某回来,王氏告诉他女子的情况,石某想杀了女。王氏说:“她就算是狐,哪里对不起你?”石某不听,急忙找佩刀要动手,而女子已经醒来。她对石某骂道:“你真是蛇蝎行为,豺狼心肠,一定不能与你常住在一起了。以前我给你吃的药丸,请你还给我!”说罢朝石某脸上唾去,石某觉得像冰水一样凉,顿时喉咙一阵发痒,吐出了药丸,这丸子仍如以前一样。女子拾起丸子,气愤地走了。石与王氏追出看时,已无影无踪了。石某当天夜里旧病复发,咳血不止,半年工夫就死了。
异史氏说:“石孝廉风度翩翩,好像一个书生。有人说他能屈已从人,与人说话态度和气,好像怕伤着别人。壮年就死了,许多读书人都为他哀悼。至于听到他辜负狐狸妇人的事,那与李十郎【唐传奇《霍小玉传》中的负心男主李益】有什么不同呢?
206,西湖主

一幅红巾题好句,美人真个最怜才。
酬恩合共长生诀,會向龙宫发迹来。
书生陈弼教,字明允,河北人。他家里很贫穷,跟着副将军贾绾当文书。一次,陈生和贾绾在洞庭湖停船,正巧一条猪婆龙浮出水面,贾绾一箭射去,正中猪婆龙的背。有条小鱼衔着龙尾不松开,一起被捉住了。猪婆龙被拴在船桅上,奄奄一息,嘴巴还一张一合,似乎在恳求援救。陈生很可怜它,便向贾绾请求放了猪婆龙,还把随身带的金创药试着涂在它的箭伤上。把龙放入水中,见它浮游了一会,消失不见了。
过了一年多,陈生返回北方老家,再次经过洞庭湖时,遭遇大风,船被打翻。陈生幸亏扳着一个竹箱子,漂泊了一夜,才被树挂住。刚爬上岸边,水上漂过来一具尸体,原来是他的童仆。陈生将尸体用力拉上来,童仆早已死了。陈生伤心悲哀,面对着尸体坐下歇息。看看前方,只见小山起伏,一片苍翠,青青的细柳在风中摇曳,没有一个行人,也无法问路。从早晨一直坐到太阳老高,心中迷惘,无处可去。忽见童仆四肢微微动了动,陈生高兴地给他按摩,不一会儿,童仆吐了几斗水,一下子醒了过来。两个人都把湿衣服脱下来晒到石头上,快到中午时才干了穿上。但是饥肠辘辘,饿得不能忍受,于是翻山急走,盼望能找到个村庄。
刚走到半山腰,忽听有响箭声。陈生正在惊疑地细听,有两个女郎骑着骏马飞驰而来,都用红巾包着额头,发髻上插着雉尾,穿着小袖紫衣,腰扎绿锦带。一个手持弹弓,另一个胳膊上套着架鹰的皮套。陈生和童仆越过山岭,见又有几十个人骑着马在树丛里打猎。全都是漂亮的女子,一样的打扮。陈生不敢再往前走。这时有个男子跑了过来,像是个马夫,陈生便向他打听。马夫说:“这是西湖主在首山打猎。”陈生讲了自己的来历,而且告诉他自己和童仆都很饿了。马夫解开包裹,拿出干粮给他,嘱咐说:“赶快远远地避开,犯了西湖主的驾,要被处死!”陈生很害怕,急忙下山。
忽见一片茂密的树林中,隐隐约约露出殿阁,陈生以为是庙宇。走近一看,粉白的围墙环绕着,墙外是一道溪水。红漆大门半敞开着,有座石桥通向大门。陈生扒着门往里一看,楼台水榭,高耸入云,比得上皇家花园,又怀疑是富贵人家的园亭。陈生犹豫着走了进去,古藤挡路,花香扑鼻。走过几折曲栏,又是一个院子。几十株高大的垂杨,枝条轻拂着红色的屋檐。山鸟一叫,花片齐飞;深苑微风吹过,榆钱飘飘落下。陈生赏心悦目,恍如进入了仙境。穿过一个小亭,有架秋千,高入云间。秋千索静静地垂着,杳无人迹。陈生怀疑已走近闺阁,惶恐地不敢再往前走。一会儿听见从大门外传来马蹄声,似乎有女子的笑语,陈生和童仆忙藏到花丛里。过了不久,笑声渐渐走近,听一个女子说道:“今天打猎的运气不好,猎物太少了。”又一个女子说:“要不是公主射下来几只飞雁,几乎空劳人马。”不一会儿,几个红衣女子簇拥着一个女郎到亭上坐下。那女郎穿着短袖戎装,大约有十四五岁。头发犹如一团云雾,纤细的腰肢像经不起风吹,即使是玉蕊琼花也比不上她的美貌。女子们有的捧茶,有的熏香,华丽的衣服光灿灿的犹如堆锦。过了会儿,女郎起身,走下石阶。一个女子说:“公主鞍马劳累,还能打秋千吗?”公主笑着答应。女子们有的架着肩膀,有的搀胳膊,有的提裙子,有的拿鞋,把公主扶上了秋千。公主伸开雪白拘手臂,脚下用力,像轻轻的飞燕一样,直入云霄。打完秋千,女子们扶公主下来,都说:“公主真是个仙人啊!”嬉笑着走了。
陈生偷看了很久,心神飞扬。等笑语声消失后,他从花丛里出来,到秋千下徘徊凝思。见篱笆下有条红巾,陈生知道是刚才的女子们丢的,欢喜地拾起来技到袖子里。登上那个小亭,见案上摆着文具,陈生便在红巾上题了首诗:“雅戏何人拟半仙?分明琼女散金莲。广寒队里应相妒,莫信凌波上九天。【半仙指打秋千】”写完,一边吟咏着一边走下亭子。顺原路往回走,却见一重重的门都上了锁了。陈生彷徨无计,又返回来把楼台亭阁游历了个遍。
一个女子悄悄地进来,看到陈生吃惊地问:“你怎么来到这里?”陈生作了一揖说:“我是迷路的人,请能救助我!”女子问:“拾到一条红巾了吗?”陈生说:“抬到一条,但已被弄脏,怎么办?”便拿出那条红巾。女子大惊,说:“你死无葬身之地了!这是公主常用的东西,你给涂成这个样子,怎么交待!”陈生吓得脸上失色,哀求女子代为求情免罪。女子说:“你偷看宫廷里的情形,已经罪不可赦;念你是个文雅书生,本想私下周全你,现在你自己作了孽,我有什么办法?”说完慌慌张张地拿着红巾走了。陈生心惊肉跳,恨没有翅膀可以飞走,只有伸着脖子等死了。过了很久,那女子又来了,悄悄祝贺说:“你求生有望了!公主看了三四遍红巾,面色坦然,没有生气,或许会放你走。你应该耐心等着,不要爬树跳墙,发现了就不会饶恕了!”
这时,天色已晚。是吉是凶还说不定,又饥饿难忍,陈生心中忧愁得要死。不长时间,那个女子挑着灯来了。一个丫鬟提着饭盒酒壶,让陈生吃饭。陈生急忙打听消息,女子说:“刚才我找了个机会跟公主说:‘花园里那个秀才,能饶恕就放了他吧;不然快饿死了。’公主又沉思了一会儿,说‘深夜让他到哪里去?’于是让我来给你送饭。这不是坏兆。”陈生徘徊了一整夜,惶惶不安。第二天太阳升起很高了,女子又来送饭。陈生哀求她替自己讲情。女子说:“公主不说杀,也不说放,我们这些仆人怎敢絮絮叨叨,自讨没趣?”等到太阳西斜,陈生正殷切地盼望着,女子忽然气喘吁吁地跑了来,说:“坏事了!不知哪个多嘴的把这事泄露给了王妃。王妃展开红巾一看,扔在地上,大骂狂妄,大祸就要临头了!”陈生大惊,面如灰土,跪在地上求救。忽听人声喧哗,女子摇着手躲开了。有几个人手拿绳索,气势汹汹地闯过来。其中一个丫鬟端详着陈生说:“我以为是谁呢,是陈郎吗?”于是止住拿绳索的人,说:“先不要动手,等我去禀告王妃。”返身急急忙忙地走了。过了会儿又回来,说:“王妃请陈郎进去。”陈生战战兢兢地跟着她,绕过几十重门户,来到一座宫殿,门上挂着碧色的帘子,白银帘钩。立即有个美丽的女子掀开门帘高呼道:“陈郎到。”陈生见座上有个美丽的妇人,穿着光闪闪的袍服,急忙跪地叩头。说:“远方的孤臣,请求饶命!”王妃忙起身,亲自拉起他来,说:“我如不是你,不会有今天。丫鬟们无知,冒犯了贵客,罪不可恕!”便命摆下丰盛的酒席,让陈生用雕花的酒杯喝酒。陈生茫然不解。王妃说:“救命之恩,常恨无以为报。我的小女儿承蒙你题巾相爱,当是天定缘份,今晚就让她侍奉你。”陈生大感意外,神情恍恍惚惚,没个着落。
天刚晚,一个丫鬟进来禀报:“公主已梳妆完了。”于是领着陈生去新房。忽然笙管齐鸣,台阶上铺着花毡,门前堂上、篱笆墙角,到处都挂着灯笼。几十个妖艳的女子,扶着公主和陈生交拜。兰麝的香气,充溢殿庭。交拜完,陈生和公主相互搀扶着进入床帐,十分恩爱。陈生说:“寄身在外的人,平生没来拜见,玷污了您的芳巾,免于被杀已很幸运了;反而赐婚姻之好,实在没想到。”公主说:“我的母亲,是洞庭湖君的妃子,是扬子江王的女儿。去年她回娘家,偶然在湖上游着,被流箭射中。承蒙你相救,又赐刀伤药,我们全家都非常感激,一直记在心中。你不要因为我是异类而疑虑,我跟着龙君得到了长生秘诀,愿和你共享。”陈生才醒悟是神人,便问:“那个丫鬟怎么认得我?”公主说:“那天在湖中船上,曾有条小鱼衔着龙尾,那条小鱼就是这个丫鬟。”陈生又问:“既然你不杀我,为什么迟迟不放我走?”公主笑着说:“我实在是喜爱你的才华,但又不能自己作主。辗转了一夜,别人哪里知道。”陈生叹息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那个给我进饭的是谁?”公主回答说:“她叫阿念,也是我的心腹。”陈生问:“怎么报答她呢?”公主笑着说:“她侍候你的日子还长着呢,慢慢再报答她也不迟。”陈生又问:“大王在哪里?”公主说:“跟着关公讨伐蚩尤还没回来【宋大中祥符年间,解州盐池减产,传说是蚩尤的鬼魂为害,朝廷令张天师请来关羽的神灵征服蚩尤,收复盐池】。”
过了几天,陈生担忧家里得不到消息,会十分挂念,便先写了封平安家信,派自己的童仆送去。家里的,人听说陈生在洞庭湖翻了船,妻子已戴了一年多的孝了。童仆回来,才知道他没死,但音讯隔绝,终究还是怕陈生难以返回。
又过了半年,陈生忽然回来了。衣服马匹都非常漂亮,口袋里装满宝玉。从此陈生家资万贯,声色豪华,那些富贵大家都比不上。在后来的七八年里,陈生生了五个儿子。天天设宴招待客人,房屋、饮食都穷极奢侈丰盛。有人问陈生的经历,陈生都详细叙述,一点也不隐瞒。
有个和陈生童年就要好的朋友梁子俊,在南方做官十几年,回家时路过洞庭湖,见一只画船,雕栏红窗,笙歌悠扬,缓缓地飘荡在烟波之中。不时有个美人推开窗子往外眺望。梁子俊往船中望了望,见一个少年男子未戴帽子盘腿坐在船上,旁边有个十五六岁的美丽女子,正给他按摩。梁子俊以为必定是这一带的大官,但随从却很少。又仔细打量了一下,却原来是陈明允。梁子俊不觉倚着船栏干大声叫他。陈生听到喊声,命停船,出来到船头上邀请梁子俊过船来。梁子俊见船内剩菜满桌,酒雾仍浓。陈生立命将残席撤去,只一会儿,便有三五个美丽丫鬟捧上酒来,泡上好茶,山珍海味纷纷摆了上来,都是没见过的。梁子俊惊讶地说:“十年不见,怎么竟富贵到如此程度?”陈生笑着说:“你小看穷书生不能发迹吗?”梁子俊问:“刚才和你一块喝酒的是谁?”陈生说:“是我的妻子。”粱子俊更感惊异,问:“你带着家眷要去哪里?”陈生回答说:“往西方去。”梁子俊还要再问,陈生急忙命奏乐劝酒。一句话刚说完,只听乐声如旱雷般震耳,一片嘈杂,再也听不见说笑声了。梁子俊见美人站满桌前,乘醉大声说:“明允公,能让我真个消魂吗?”陈生笑着说:“你醉了!但有点足够买个美妾的钱,可以赠给老朋友。”于是命丫鬟送上明珠一颗,说:“凭这个不难买个美女,以说明我不是吝惜。”说完,告辞说:“小事紧迫,来不及跟老朋友久聚。”把粱子俊送过船去,陈生的船便解开缆绳,径自走了。
梁子俊回来后,到陈生家里探望,见陈生正在和客人喝酒,心中越发惊疑。便问:“昨天还在洞庭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陈生回答说:“没有的事!”梁子俊便追述了当时的情景,满座人都惊骇不已。陈生笑着说:“你弄错了!我难道会有分身术吗?”大家都很惊异,但终究不解是什么缘故。
后来,陈生活到八十一岁时去世。下葬时,人们惊讶棺材太轻,打开一看,只是一具空棺而已。
异史氏说:“竹簏不下沉,红绢上题句,这里面一定有鬼神的力量,而要皆侧隐之一念所通也。至于宫室妻妾,一人能同时在两地享受,又无法理解了。昔日希望娇妻美妾,贵子贤孙,而又能长生不死的人,只能得到其中一种。难道仙人里也有郭子仪【子孙满堂】和石祟【家资巨富】吗?“
207,孝子

遗体原难稍毁伤,奈何母氏病膏肓。
煎将脇肉亲敷贴,好为瘍科续异方。
青州东香山前的村子里,有个叫周顺亭的人,侍奉母亲最孝顺。母亲大腿上生了个很大的毒疮,疼痛得难以忍受,白天黑夜都皱着眉头呻吟。周生为母亲擦洗换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但过了几个月仍不见痊愈,周生忧心如煎毫无办法。
有天夜里,周生梦见父亲对他说:“你母亲的病全靠你的孝顺。然而这种疮口不用人膏涂抹是不能治愈的,焦急悲痛也是徒劳。”周生醒来感到很奇怪。于是起床,用很锋利的刀子割自已腰侧的肉;肉割下来了,觉得不太痛苦。急忙用布缠住腰际,血也不往外流。于是把肉烹制成膏,拿去敷在母亲疮口上,疼痛立时就止住了。母亲大喜,问:“什么药这样灵验?”周生没对母亲说实话。母亲的疮口很快痊愈了。周生时时掩盖着自己刀割的伤口,就连妻子和孩子也不知道。他的伤口愈合以后,留有巴掌大的一块疤痕。妻子再三追问他,才得知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