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讲 声现象
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也就叫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用来描述声音传播的快慢;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一般来说V固 > V液 >V气,15°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 m/s。
4、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发声体振动;有传声的介质;合适的频率(20 ~ 20000 Hz);响度足够大。
考点2:声音的特性(声音三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考点3:声音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2、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方向性强、穿透力强;
3、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传播距离远。
考点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2、声音的单位:以分贝(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们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噪声的等级和危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的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噪声叫做“隐形杀手”)
4、控制噪声: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因此,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即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