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TNO人物介绍】BAS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部长

2021-06-23 09:04 作者:最后的河川  | 我要投稿

版本:1.1.2a

在本类文章中,不按照部长类别介绍人物,而按照意识形态组(内阁组合)进行排序。

李森科内阁(主导:专制)

国家元首头衔:苏联共产党马格尼托格尔斯克市党委会第一书记(1-й секретарь горкома КПСС)

备注:剧情里提到过李森科担任的正式职务(不是首席科学家之类的头衔)是临时第一书记。

政府首脑:伊萨克·以色列耶维奇·普列岑特(Исаак Израилевич Презент,1902.9.15~1969.1.6,专制)

正式头衔:马格尼托格尔斯克市执行委员会主席(Председатель горисполкома)

毕业后,他在铁路学校任教。1921 年任俄罗斯共青团区委员会执行秘书。后任普斯科夫的俄罗斯共青团省委政治教育部负责人。

他于1926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国立大学生物系。

自1925 年以来, I.I.Present 一直参与1919 年创建的马克思主义者科学学会 (NOM)自然科学部门的工作。他曾在全联盟植物工业学院工作,在列宁格勒国立师范学院任教。

自1930 年以来任列宁格勒国立大学自然辩证法和进化论系主任。他曾担任全联盟农业学院院长关于哲学问题的科学顾问。在1935年至1941年 任李森科的Yarovization杂志副总编辑。在 1935 年至1938 年期间,他是全联盟选择和遗传学研究所的科学顾问。

早在1934年,他就开始和李森科合作,成为推动李森科主义的主要学者之一。

在1943年至1951年,于列宁格勒州立大学任教授;  1948 年至 1950年还兼任莫斯科国立大学生物与土壤科学院长;1951~1955年任农业科学高级研究员。

在1956年~1965年,被放逐到高尔基列宁斯基科研所担任高级研究员。后来李森科也被驱逐到同一个地方。

外交部长:多纳特·亚历山德罗维奇·多尔古申(Донат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Долгушин,1903.10.16~1995.2.1,专制)

正式头衔:不详

1903年10月16日生于奔萨的农学家家庭 。

在1922年,他进入第比利斯理工学院,而在1927年,他从学校毕业。

1928-1931年,他在甘贾育种站(甘贾,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担任李森科的助理。

1931-1941年,他先是前往植物发育生理学实验室,然后前往乌克兰育种研究所粮食作物选择系担任高级研究),后来前往敖德萨全联盟选择和遗传学研究所(VSGI)。仍然是李森科的重要助手。

1941-1944年被调往塔什干地区基布赖村任研究所副所长。

1944-1948 年任莫斯科地区列宁斯基区全联盟农业科学院“ 高尔基-列宁斯基 ”实验基地研究副主任。

1948-1951 年,他是高尔基-列宁斯基育种实验室的负责人。

1951-1966 年,任敖德萨全联盟选择和遗传学研究所副主任。

1966-1988 ,任农业植物发育生物学实验室负责人。

1988-1992,任VSGI 理事会顾问。

他于1995年 2 月 1 日 去世。他被安葬在圣彼得堡的Serafimovskoye 公墓。

经济部长: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奥巴林(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Опарин,1894.3.2~1980.4.21,专制)

正式头衔:不详

生于一个商人家庭。这个家庭还有一个哥哥德米特里,他是未来的俄罗斯和苏联经济学家。

1912年毕业于莫斯科第二体育馆,1917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物理与数学系自然系。1925年,开始在莫斯科国立大学讲授“生命过程的化学基础”课程;1931 年 教授技术生物化学课程。1930-1931 年,他是莫斯科化学技术学院技术生物化学系和莫斯科谷物和面粉技术学院技术生物化学系的教授。

1934年,他没有通过论文答辩,就被批准为生物科学博士。

自 1935 年初开始,苏联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成立。从研究所成立之初起,奥巴林就领导着酶学实验室,该实验室在未来转变为进化生物化学和亚细胞结构实验室。直到 1946 年他担任副主任,在A. N. Bach去世后 担任该研究所所长。

1924年5月3日,在俄国植物学会的一次会议上,他发表了《论生命的起源》的报告,其中他提出了生命起源的理论,从有机物质的初级结构“汤”中诞生。在 20 世纪中叶,通过将电荷通过气体和蒸汽的混合物,通过实验获得了复杂的有机物质,科学家假设这与古代地球的大气成分相吻合。关于原始细胞结构,奥巴林认为是凝聚层 - 被脂肪膜包围的有机结构。

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 奥巴林指导研究各种技术过程的生物化学,寻找合理加工和使用食品的方法。奥巴林处理了粗面粉的消化率问题。

1942-1960年,奥巴林任莫斯科国立大学植物生物化学系主任,讲授普通生物化学、技术生物化学、酶学专题课程和生命起源问题。

1951年,S.I.瓦维洛夫去世后,奥巴林成为全联盟教育学会“知识”的第二任主席。任职到1958年。

在李森科主义时期,奥巴林站在李森科一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害怕可能的报复,然而,根据细胞学家V. Ya. Aleksandrov 的说法:

... 在 1955 年底,奥巴林继续热心捍卫李森科的伪科学,尽管当时已经发表了许多公开他们数据的文章,尽管事实上不再有理由害怕因捍卫真正科学的真理而遭到报复。

他是苏联科学院院士之一,他于 1973 年签署了一封科学家写给《真理报》的信,谴责“ 萨哈罗夫院士的行为”。在信中,萨哈罗夫被指控“发表多项诋毁苏联国家制度、外交和国内政策的言论”,院士评价他的人权活动“有损苏联科学家的荣誉和尊严”

他于 1980 年 4 月 21 日在莫斯科去世。安葬于莫斯科新圣女公墓。

安全部长:斯捷潘·米哈伊洛维奇·班科夫(Степан Михайлович Буньков,1900.12.23~1970.9.19,专制)

正式头衔:不详

斯捷潘·米哈伊洛维奇·班科夫 (Stepan Mikhailovich Bunkov) 于 1900 年 12 月 23 日出生在 Gaevka 村,现在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伊尔比特区。

1919年9月,他加入了红军,之后他在西部战线第3集团军第51步兵师服役。他参加了苏波战争,以及对斯坦尼斯拉夫·尼科季莫维奇·布拉克-巴拉霍维奇(S.N. Bulak-Balakhovich)将军指挥下的军队的进攻。

1921年6月,他被派往第45维捷布斯克步兵指挥课程学习,1922年9月,他被任命为第5卡累利阿边防团(隶属于第2边防师)的班长,1923 年9月到1924 年4月,任OGPU部队第 3 独立边防连的助理排长,并在1924年4月任雷博尔斯克边防分队前哨站长兼作战和经济单位助理指挥官。

1924年10月,他被派往OGPU的高等边防学校学习,1925年8月,他被任命为第5谢斯特罗列茨克边防支队作战和经济部队的助理指挥官,1929 年1月成为这个支队的调度组负责人。1932年6月成为支队指挥官,1934年升任NKVD第154团团长,在1936年担任第一科列瓦拉边境支队参谋长一职,1938年9月在格多夫担任第8边防支队指挥官。

1941年 7月,斯捷潘·米哈伊洛维奇·班科夫被任命为内务人民委员部第22 摩托化步兵师的指挥官,该师在波罗的海诸国和奥拉宁鲍姆桥头堡进行防御。

1941年9月,他被任命为第23集团军后勤部门负责人(隶属于列宁格勒方面军),同月他被任命为一个NKVD边防部队独立旅旅长(1942年8月13日,它被 改名成第 27 独立步兵旅),并于 12 月担任第 56 步兵师师长,该师负责保卫列宁格勒东南部,然后参加了辛亚文斯卡亚和列宁格勒 - 诺夫哥罗德的行动。班科夫在解放普希金和斯卢茨克期间巧妙地管理了该师,为此该师被授予“普希金斯卡娅”荣誉称号,班科夫被授予二级库图佐夫勋章。1944年2月12日,由于成功渡过卢加河并攻克卢加城,该师被授予红旗勋章。不久,该师参加了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斯克行动。

1944年 7 月 29日,斯捷潘·米哈伊洛维奇·班科夫被任命为第12 近卫步兵军司令,参加了塔尔图和里加的进攻行动,解放了瓦尔加、瓦尔卡和瓦尔米埃拉等城市。不久,该军团参加了华沙-波兹南、东波美拉尼亚和柏林的进攻行动,为此班科夫被授予红旗勋章、列宁勋章和二级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

1945年4月,班科夫中将被派往伏罗希洛夫高等军事学院学习。

1946年 2月从学院毕业后,班科夫将军曾短暂指挥第 2 近卫步兵师,但同年 4 月,他已被置于苏联内政部的支配之下。不久,他被任命为哈巴罗夫斯克区边防部队局局长,然后担任苏联内务部内务和护航部队总局副局长一职。从 1955 年到 1957 年他担任苏联内政部在东德的部队总局局长。1957 年至 1959 年任苏联内务部内务部第一副参谋长。

1959年斯捷潘·米哈伊洛维奇·班科夫中将转入预备役。他于1970年 9 月 19 日在莫斯科去世。装有骨灰的骨灰盒被安葬在新圣女公墓的骨灰龛中。

班科夫内阁(主导:专制)

国家元首头衔:苏联共产党马格尼托格尔斯克市党委会第一书记(1-й секретарь горкома КПСС)兼任车里雅宾斯克州NKVD主席(Hачальник Управления НКВД по Челябинской области)

备注:根据对NKVD时代所有持有国家安全委员(等同少将)以上级别军衔的军官的职务调查,该职务最符合班科夫中将负责的实际工作。

政府首脑:安德烈·西多洛维奇·戈洛夫科(Андрей Сидорович Головко,1903.8.11~1981,专制)

正式头衔:马格尼托格尔斯克市执行委员会主席(Председатель горисполкома)


1903年8月11 日出生于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苏尔西科-利托夫西克村。

1923年12月起参加红军。他自愿进入并被录取为叶卡捷琳诺斯拉夫UVO 第 30 步兵师初级指挥学校的学员。完成后,从 1924 年 6 月起,他指挥第 90 乌拉尔步兵团的一个班。1927年从红军基辅步兵学校毕业后,在OGPU部队第25摩尔达维亚边防支队服役,担任机动大队排长,后任训练营连长兼前哨站长。1930年8月调入OGPU中央学校,任课程长。1933年4月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1936年11月毕业后,任内务人民委员部特种机动步兵师“捷尔任斯基”第1摩托化步兵团参谋长。从 1938 年 3 月起,他指挥这个团。从 1939 年 10 月起,他指挥内务人民委员部第 5 摩托化步兵团。

随着伟大卫国战争的开始,安德烈·西多洛维奇·戈洛夫科上校被任命为内务人民委员部作战部队第 22 摩托化步兵师的指挥官,并在西北战线作战(1941 年 6 月 26 日)。同年 7 月 14 日起,他担任内务人民委员部负责保护西北方面军后方的部队首长。1942年11月1日,随着晋升少将少将,他被任命为NKVD乌拉尔步兵师指挥官,这是乌拉尔军区独立NKVD军的一部分。1943年初,该师更名为第175乌拉尔步兵师。在 3 月 18 日至 1943 年 5 月期间,戈洛夫科指挥一个单独的专用机动步兵师。1943 年 11 月 30 日,戈洛夫科 被任命为北高加索军区内务人民委员部内务总局局长,1944 年 12 月起任波罗的海军区内务人民委员部内务总局局长。他是在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领土上与“森林兄弟”作战的总部成员。

战争结束后,从 1946 年 11 月起,安德烈·西多罗维奇·戈洛夫科继续担任苏联内务部内务部队总司作战训练司司长。1950年3月起任苏联国家安全部内务总局作战司司长,1953年4月起任苏联内务安全总局第一司司长,主管国家安全。

1954年 4 月 27 日,他被转移到预备役。住在莫斯科,1981年去世。


外交部长:尼古拉·米特罗法诺维奇·杜德茨基(Николай Митрофанович Дудецкий,1911.12.24~2000.1.10,专制)

正式头衔:不详

尼古拉·杜德茨基生于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初中毕业后,他当了木匠。在1933年, 杜德茨基加入了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服务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防部队。复员后,他留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生活和工作,在一家发电厂担任汽轮机助理司机,然后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公司担任劳动监察员。

1939年,杜杰茨基被重新编入工农红军。参加了入侵波兰战役和苏芬战争。在1940年,他从指挥人员高级研修班毕业。1940年,他再次被调到预备役,在车里雅宾斯克生活和工作。

卫国战争爆发后,1941年7月17日,他第三次应征入伍。他在第 21 预备役步兵旅服役了大约一年。1942-1943年在第 22集团军第185步兵师第1319步兵团作战。他参加了中央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战斗。

1945年1月,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第47集团军第129步兵军第132步兵师第498步兵团团长尼古拉·杜德茨基中校在维斯瓦河-奥得河攻势中立下了赫赫战功。1945年 1 月15 日至17日,杜德茨基的团是该师中第一个突破华沙以北敌军防御的团,并于 1 月 17 日渡过维斯瓦河,夺取了桥头堡。在随后的战斗中,该团占领并扩大了桥头堡。在行动中,该团以最小的损失消灭敌军官兵约600人,俘虏40人,还摧毁了22门大炮、27挺机枪、14门迫击炮、7辆汽车、4个仓库。

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45年4月6日的法令,中校尼古拉·米特罗法诺维奇·杜德茨基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列宁勋章、金星奖章。

他还参加了柏林战役。战争结束后,杜杰茨基继续在苏联军队服役。在1948年,他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1961 年,尼古拉·米特罗法诺维奇·杜德茨基上校被转移到预备役。

他住在切博克萨雷,直到 1977 年他在楚瓦什农业学院任教。卒于2000年1 月10日,葬于切博克萨雷2号公墓。

经济部长:阿夫拉米·帕夫洛维奇·扎韦尼亚金(Авраамий Павлович Завенягин,1901.4.14~1956.12.31,专制)

正式头衔:不详

出生于乌兹洛瓦亚,父母是Pavel Ustinovich Zavenyagin 和Pelageya Vladimirovna Zavenyagin。父亲在铁路上当机车司机。母亲是农民。1912 年,他进入斯科平的学校,并于 1919 年毕业。自 1917 年 11 月起成为布尔什维克(后为苏共)党员。在1919年~1920年工作于红军的政委部门。1920~1921年,在乌克兰党组织工作。在1921年~1923年任尤佐夫卡(今顿涅茨克)党委会书记。从 1923 年到 1930 年,他在莫斯科矿业学院学习,专攻高炉,同时在那里担任业务经理。

1930年任莫斯科钢铁与合金学院 (MISA)首任校长, 1930年至1931 年任列宁格勒冶金厂设计研究所 (Gipromez)负责人,后在NKTP(苏联重工业人民委员部) 工作,1933 年1 月至 8月领导卡缅斯科耶冶金厂。

1933-1937年任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公司的董事。在短暂担任重工业副人民委员后,扎韦尼亚金于1938 年领导了诺里尔斯克矿冶联合企业( Norillag )的建设,该联合企业于1935 年开始,最初雇用了8000名囚犯,到1939年底人数超过19000。扎韦尼亚金 是在诺里尔斯克建立完整冶金循环的支持者,而工厂项目将技术循环仅限于冰铜冶炼。1942年 4 月 29 日,诺里尔斯克开始冶炼金属镍。

1941年 3月至1946年8月,扎韦尼亚金任内务部副人民委员,自 1946 年起任内务部副部长,负责内务人民委员会工业和建筑部门的综合管理:采矿和冶金企业营地的主要主管部门(它包括特殊冶金局,后来的内务部第 9 局)、工业建设营地总局等。

1941年7月9日晋升国家安全专业高级少校(名为中校,实则同师级指挥员或少将),1943年2月14日晋升国家安全三级委员,1945年7月9日转为中将。

在1945年- 1953年,扎韦尼亚金是苏联原子项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扎韦尼亚金负责的领域包括从矿石到工业反应堆中生产的钚的整个核燃料生产周期。

根据A.P. Aleksandrov的回忆录,扎韦尼亚金 于1943 年成为铀项目的负责人;在他的职责范围内还包括Giredmet研究所,1944年 12月在Z. V. Ershova的实验室中,苏联首次获得了金属铀。

1944年 12 月 8日,任命扎韦尼亚金负责在苏联和被占领领土上寻找铀;为了实施搜索,部署了内务人民委员部第九局。

在此之前,P.F. Lomako 和I.F. Tevosyan 参与了苏联铀矿的开采,扎韦尼亚金 于 1944 年 12 月接手生产。

根据同一法令,他被任命负责该国铀矿开采和加工综合体的负责人。他监督了矿区工厂的建设。

1945 年 8 月 20 日苏联国家国防委员会第 9887 号“关于国家国防委员会下属的使用原子能特别委员会”的命令发布后,扎韦尼亚金负责数项工作领域:

他成为特设委员会的成员,对解决委员会管辖范围内的所有问题都有发言权。

他成为处理科学研究和科学装置问题的特别委员会的技术委员会成员。

自第一总局成立(1945 年 8 月 20 日)以来, 扎韦尼亚金担任第一副局长,监督特别特遣队 的工作。

在设定了专门委员会工程技术委员会的任务后,扎韦尼亚金成为了其中的一员,负责了大量的问题。

他的主要活动方向是采矿,他是负责采矿和冶金企业设计和建设,为其设计和制造设备的第五局的负责人。

此外,他还参与了813厂(PA Mayak)和817厂(乌拉尔电化学厂)的选址。在扎韦尼亚金的领导下,相关部门选址并建造了核工业工厂 - PA Mayak、Arzamas-16、Krasnoyarsk-26、Chelyabinsk-70和其他用地区和编号命名的工厂,以及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

1945年,扎韦尼亚金成为国家国防委员会成员 阿纳斯塔斯·伊万诺维奇·米高扬领导下的委员会成员:委员会受托监督Noginsk 12 号工厂(现代OJSC 机械制造厂,Elektrostal)的铀矿冶炼设备。

该厂配备苏制高频真空电炉,F-1反应堆铀棒就是在这些炉子里冶炼的。

在1945年,扎韦尼亚金试图将德国冶金学家,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送到苏联:包括尼古拉斯·里尔,曼弗雷德·冯·阿登纳等人。到1946 年中期,勘探部门总计发现220吨纯金属铀化合物。

1946 年中期,仅在苏联就有 320 个地质团体进行勘探。

1948年 6 月和 7月,扎韦尼亚金与库尔恰托夫一起监督消除了国内第一座工业反应堆A-1的两起事故,他在中央(反应堆)大厅呆了很长时间,显然接受了高剂量辐射。

1949 年夏天,在KB-11,在扎韦尼亚金的指导下,苏联制造了第一颗核弹的钚半球。

1949年 8 月 19日,扎韦尼亚金 被任命负责将RDS-1原子弹产品从KB-11运送到塞米巴拉金斯克试验场,并负责产品的最终组装。8 月 29 日晚上,当他在场时,一个中子引发活塞被安装在炸弹的中央部分。测试后不久,扎韦尼亚金 驾驶汽车到达爆炸中心,汽车被爆炸后形成的灰尘卡住,他不得不步行返回,同时受到了大剂量的放射性辐射。

由于他对原子计划的贡献,1949 年 10 月 29 日的一项法令授予扎韦尼亚金以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在20世纪50年代,扎韦尼亚金逐渐从行业管理岗位离开,切换到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协调工作。扎韦尼亚金 授权设计和建造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1950 年),参与了核电站建设的初期阶段。

1953 年夏天,在 贝利亚被处决之后,从 20 多岁就认识尼基塔·赫鲁晓夫的扎韦尼亚金继续担任他的职务,并在该行业重组为中型机械制造部期间成为第一副部长,并于1955 年2月担任部长。

1954 年 1 月 4 日,扎韦尼亚金 因在发展新工业(参与制造氢弹)方面的卓越服务而获得第二枚锤子镰刀奖章(伴随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一同颁发的奖章)。

他患有全身动脉粥样硬化。1956 年12 月 31日晚,苏共中央十二月全会后不久,他因“左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导致的心脏麻痹” 突然去世。据称是辐射导致患病。他被火化,骨灰与瓮被放置在克里姆林宫墙。

安全部长: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瓦西里耶夫(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Васильев,1900.7.27~1971.10.27,专制)

正式头衔:不详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瓦西里耶夫于 1900 年 7 月 27 日出生于斯卡切利村(现为诺夫哥罗德州巴特茨基区)的一个农民家庭。

小学毕业后,他在尼古拉耶夫铁路柳博利亚季站做修理工。

1919年3月,他被征入红军,被红军派往驻在诺夫哥罗德的第17独立步兵营。

1921年5月起,任上伏尔加地区波罗的海-马林斯基系统特维尔水运保护红军内务兵,同年4月起调往诺夫哥罗德沃尔霍夫地区的部队,从1923 年3月起,调往莫斯科-布列斯特-波罗的海铁路人民委员会铁路保护第 4 区第 14 队。

1926年3月,瓦西里耶夫调往莫斯科接受NKPS培训。其后, 1927年2月25日(以优异成绩)回到莫斯科-布列斯特-波罗的海铁路交通线第四区,任区长。后历任第4区司令部教官兼参谋长,第6支队司令员。1931年 12月,苏联 NKPS的步兵卫队被转移到OGPU部队。

1932年 5月,他被任命为参谋长,1933 年1月27日调往驻扎在大卢基市的 OGPU 军队第 19 铁路团担任类似职务。同年11月,他被派往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高级边防学,1935年6月毕业,他被任命为第64铁路团的指挥官。

1937年4月从伏龙芝军校毕业后,任滨海边疆区 内务人民委员部第22步兵团团长,1940年6月任亚美尼亚区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部队参谋长。

随着战争的爆发,他被任命为正在组建的第 250 步兵师的参谋长。编队完成后,该师隶属于第30集团军,并在斯摩棱斯克战役期间参加了对别雷和杰米多夫市方向的猛烈攻防行动。

1941年9月,瓦西里耶夫被派往以K.E.伏罗希洛夫命名的总参学院学习,但在11月他被召回古比雪夫并很快被任命为正在巴尔瑙尔(西伯利亚军区)组建的第298步兵师的指挥官。1942年2月,该师转入第50集团军,之后在尤赫诺夫市西南进行防御行动。8月,瓦西里耶夫指挥的该师重新部署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编入第4装甲集团军并立即进入了马来亚罗索什卡大方向的科特鲁班村(戈罗季申斯基区)地区的战斗。不久,该师作为第 4 装甲集团军和第 24集团军的一部分进行了大量攻防行动,并从 12 月开始参加天王星行动,其目的是摧毁包围在斯大林格勒的敌军集团,瓦西里耶夫少将因此被授予二级苏沃洛夫勋章。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军事功绩、人员的勇气和英雄气概,第298步兵师改组为第80近卫师。

1943年2月,他被任命为第64集团军副司令员,此后瓦西里耶夫从事加强军队在别尔哥罗德地区谢韦尔斯基顿涅茨河的防御工作。

1943年4月17日,任第24近卫步兵军司令,参加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行动,解放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由于对军团单位的熟练领导,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瓦西里耶夫被授予二级库图佐夫勋章。9 月底,部队到达上涅普罗夫斯克市以北的第聂伯河并渡过河流。

根据1943年10月26日苏维埃最高主席团法令,少将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瓦西里耶夫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列宁勋章、金星奖章。

1944年1月,兵团参加了基洛夫格勒进攻行动,5月攻入罗马尼亚境内。1月17日瓦西里耶夫晋升中将。

1944 年 6 月,他被任命为第 1 步兵军司令,该军很快参加了维捷布斯克-奥尔沙、波洛茨克、希奥利艾、里加和梅梅尔的进攻行动,以及解放波罗的海国家和击败库尔兰德军的行动。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瓦西里耶夫中将被授予一级库图佐夫和二级苏沃洛夫勋章。

战争结束后,他继续担任原职务。

1948年4月,他被派往以K.E.伏罗希洛夫命名的高等军事学院高级战术课程学习,毕业后于1949年4月被任命为第36近卫步兵军(波罗的海军区)司令,1949年12月被派往朝鲜人民军担任主任顾问,1950年7月任苏联驻朝鲜大使馆武官。由于工作失误被解除职务。

1951年5月任罗马尼亚人民军司令高级军事顾问,1957 年4月任特别小组组长,1958 年5月任总参谋部情报总局第五局副局,1959 年10月担任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武官一职。

1964年4月起任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局长,同年8月任苏军军事外交学院人民民主国家军官团主任。

1968年 10月,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瓦西里耶夫中将退休。他于1971年 10 月 27 日在莫斯科去世。埋葬在Vvedenskoye 公墓。


【TNO人物介绍】BAS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部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