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游
#漫谈
书接上回
大一第二学期的五一假期一过,这学期就基本快结束了。在大学里,我备考期末考试都会比较早,同学他们都是考前两周,最多三周复习一下就基本都能过。而我比较谨慎,都会考前一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准备,会在图书馆复习备考。整个大学四年,我在图书馆待着的时间还算是比较多的,虽然大部分时间会选择先看电影,把带的影音设备看到没电后才开始看书或者学习。期末考试一过,学校就放假了,同学们大家就会暂离学校,各自安排,大部分都是回到家乡过假期,当然,也有不少的同学会选择找份寒暑假工作,我是其中之一员。大一的暑假,我是跟着学校周边的招工团队去了上海,但是我的一位大学室友和他女朋友也去了,同专业的学生还有其他几位同行。虽说是第一次打暑假工,但是这次是相当的顺利的,相比后续的寒暑假工的经历。这次去到了上海,不过我也就是在上海的松江区的电子厂区内生活了一两个月,并没有到市区逛逛,也就没有感受到大城市的氛围。
暑假结束之后,从上海回许昌,我选择的是先从上海坐大巴车到河南信阳市,我一大学室友是那的,然后他给我买了一张从信阳回许昌的火车票,我记得那个时候火车票还不是实名制呢,还是可以报名字或者身份证号就能买到票。我那大学室友跟我说,他排队到售票窗口买票时,售票员先说的是没有票,等他转身要走时,那售票员喊住他说,去许昌的那位,还有一张票,你回来,可以卖给你一张票。他就很幸运地给我买到了回许昌的票。记得那个时候每逢开学季和放寒暑假前,买票还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需要提前赶深夜在售票厅提前排队买票,排队一整个晚上的大有人在呢。现在回想起来,恍如隔世一样。
大二的第一个国庆节假期,我去其他城市找我的高中同学玩了。先是从许昌坐火车到的焦作,那里有一位我高三时期坐前后座的好哥们,关系比较好。到了大学,当我选择外出找同学玩时,先去找了他。对了,大一的时候,我是应该到过郑州和周口,去找过小朱同学,并和他一起去过周口市区找我们的另外一位同学玩,当时,他们俩是在谈对象。说回来去焦作的那次,高考报志愿时,我那个时候仍是只能报一个志愿,第二志愿才是平行志愿,可以报考多个学校,不像现在,一二志愿都是平行志愿,都可以报多所学校多个专业。我的第一志愿报考的是河南理工大学,结果那年这个学校的选报人数超级多,属于考生扎堆了,那么也就是录取分数比往年高了很多,我的分数就没有达到最低录取分数线,第一志愿也就落榜了,也就只能看第二志愿的学校的录取情况了。等我爸妈问询一个在周口市区教学的长辈,他说,就按我的分数来看,也就我的第二志愿的最后一个志愿的学校许昌市的高校能够录取,他也问了一下他在这个学校的同学,说是录取肯定没问题,那么我的档案最终就是被这所学校提档了。等我大二到焦作游玩时,那么第一志愿的学校肯定是要去看看的,我和我同学就一起去这个学校的校园逛了逛,这学校还是相当不错的,是高中苦读时理想中的大学的样子。另外还去了焦作的一个影视城里去逛了逛,复古修的古城倒是挺好的,就是人气一般,也没有很有名的影视剧在这里取过景,这十来年过去了,不知道那里如何了。也在焦作市区逛了逛,那个时候那城区会是比许昌城区大点吧,但是差异也不是很大。现在两座城市的发展都如何了?许昌后来在2018年国庆节又回去过一次,感受到变化是有的,现在这几年又过去了,变化是有了很多吧。焦作就后来没再去过了,这都十来多年了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