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卷三笔记(一)~
给自己放假,想来想去,还是学中国文学史吧
^_^,学完文学史二,看仿唐穿越小说,里面的科举、策问、政论啥的都感觉蛮好懂的,以前就看情爱去了。。。于是觉得很开心,秦唐宋清,我都有喜欢的穿越小说,作者功力超级深厚,佩服佩服^_^,想想脑子前些天转职场那些有些过度,还是看看这个缓解下吧
整个卷三讲的是宋元的文学
为了避免脑瓜子疼,我决定悠哉悠哉一点儿。。。刚刚就觉得头有点晕了。。。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以前其实没有get到,是因为唐朝的藩镇割据导致从755年开始的200多年一直兵荒马乱,所以真的是要站在当时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难免是要压制武将的,重视文人士子,因此培养了宋代士大夫的参政热情,前所未有,而武人生在这个时代,难免要说一句,生不逢时
士大夫弘扬己说,排斥异己,北宋时有苏轼的蜀学和二程的洛学之争,而后王安石的新学挑战之前全称旧学司马光为代表的,南宋朱熹和二陆之争
每个朝代的特点都很明显啊
宋朝士大夫又开始重视诗文的教化功能——回复了汉朝的风气
印刷业的繁荣始于宋朝,私人藏书动辄过万,学校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大增加,果然还是重文的基本国策之下,就会产生相应的繁荣
文的教化功能被加强,自然就会削弱个人抒情的意味,或者说,逆时势者难久远
表达政见和弘扬学术,都需要议论,奏议动辄万字,过多的议论会削弱诗歌的抒情,所以理学家的诗歌往往成了押韵的语录^_^
宋朝的版图比唐远不如,南宋更是偏安,宋朝的实战兵力只有禁军,而禁军又主要驻扎京城,还常常调防,无法如臂指使,所以交战胜少败多,经济虽然发达,但冗官和对外的巨额岁币,农民负担沉重
所以宋朝的士大夫忧患意识居多,很少歌功颂德,豪情壮志也少,不会像盛唐那种狂傲
宋代的思想控制又严密,党争激烈,以言获罪,诗文就严密,深沉,没有唐朝的潇洒浪漫,这是时代的特征
宋朝爱国主题的诗歌高扬,汉唐朝亡于起义和内乱,而宋朝亡于外族,从屈原时期起,当外族入侵时,民族矛盾激烈时,爱国主义便兴起,这是一种规律
长期的抗金,抗元,使得爱国主题成为宋朝文学的主导

在晚唐时的灭佛后虽有复苏,但是北宋是朝廷保护佛教还鼓励——这个在《大宋小吏》中感受很深,大相国寺是非常标志了
宋朝士大夫是儒释道三合一,前代文人基本分为出仕,归隐两种人生态度,不太兼容,而宋朝文人都有科举出仕的热情,但也非常重视人格休养——宁静心态
集体意识强烈——结党,个人努力是为了阶层,重视制约,个体意识不像唐朝那样强,人生态度理智稳健,顺利时不会太张扬,坎坷时也不会一直哀叹,理性冷静成熟,情感强度不如唐代,思想深度有所超越,这些特征是文人的性格和态度典型
宋代的禅宗更重视内心的顿悟超越,轻视行善诵经等外行,儒学也重视内心,所以,雅俗之变不在外表,而在内心,隐居可以在红尘,而信佛也可吃肉,更看重品质和情趣,而不在贵贱
审美观点,以俗为雅

宋初经济繁荣,各行业技术发展,纸币流通,海外贸易增加,还取消了坊市界限,唐朝坊是居住区,市是商业区,还有夜禁,而宋取消了夜禁——在很多宋朝小说里都感受过^_^,就是感觉学了这文学史后,很多之前没意识到的点都一一浮现^_^很是开心
宋朝官员俸禄优厚,宫廷和官僚生活奢华,繁华的都市生活,滋生了各种娱乐文艺,说话、杂剧、诸宫调等迅速发展,瓦子勾栏场所很多——这也是小说里呈现的^_^
宋皇帝的措施是,用物质享受笼络官员。。。所以官员蓄养歌伎,钱不够的有官伎。。。
宋朝文人的有趣不仅在于大隐隐于市的出仕隐居能同时,而且还不同的文笔做不同的事,诗文给政治这种严肃内容,词就抒发个人小情,欧阳修的艳词缠绵旖旎,让人觉得是盗用了欧阳修的名字。。。。我就说感觉上面说的严肃低沉跟我记忆中的婉转词不搭呢。。。这么割裂难道不属于金粉?
总之,宋词的繁荣跟都市繁荣和娱乐业繁荣是脱不开的
娱乐业真的是。。。。盛世少不了它,因为盛世繁华,而乱世也少不了它,因为大家无法改变现实的痛苦需要承载,而严肃的爱国时代也少不了它。。。因为金粉的另一面也需要被承载。。。。所以,感觉,娱乐是永恒的。。。。
感觉宋人的确是内心平和的,他们会博采众长,并不法古,也不排古,而是吸取之长,摒弃其短,改革创新
不过唐诗实在是太高的峰了,对社会也是全方位都描述过了。。。所以学习模仿后,在开发新题材方面不断探索,选材更世俗化,他们追求平淡,推崇陶渊明、杜甫,个人觉得,这是有时代背景,而也符合了突破唐诗的需要,唐诗热烈,宋诗温和,宋诗长于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而宋词是词史巅峰,词在晚唐五代是小众,宋词把题材从艳咏拓展到与诗一样的广度

宋建国70年一直是休养生息,到仁宗时而富,这时期称为宋初,宋初的文学是对晚唐五代的继承为主,有一两位大才试图突破。。。这也是一种规律了。。。
宋词在宋初基本停滞,直到真宗仁宗时期,柳永范仲淹晏殊欧阳修先后崭露头角,宋词迅速发展
晚唐花间派柔软婉丽,晏殊欧阳修主要继承这种风格,又有革新,晏殊是太平宰相,官途顺遂,少年得志,享尽富贵,多愁善感,闲逸时间多。。。常常反思人生,获得新的一种圆满,想要延续这种人生,但是又有人生苦短之叹
晏殊辈分较早,身份又高,宋初许多词人都是其门生或幕僚
欧阳修宦海沉浮,三次遭贬谪,所以对人生命运变幻和官场艰险有所体现
范仲淹曾在边疆抗击过西夏,所以开创了豪迈派
张先官运不亨通,但也没有什么挫折,精力旺盛,一生流连风月,听歌看舞,他的词的特色是表现歌舞音乐艺术的精妙,称为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无数杨花过无影”,他还率先用了词序,解释词的创作背景或是目的
王安石的词,抒发个人怀抱,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

柳永来了^_^
柳永,初名三变——其实很好奇这是啥意思,在柳永之前,词以小令为主,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小令的体制短,至多五六十字,慢词最少八九十字
正是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可能才有了苏轼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念奴娇等
而也是柳永,真正的将词变雅为俗——其实是大俗大雅的开创者
敦煌词最早就是民间词,而后来在文人士子手中,开始脱离世俗大众的生活,由于柳永的经历,都市浪子,了解社会底层,为歌伎写的勾栏瓦肆唱词,迎合大众审美需求
柳永之前,文人词中的女性都是爱情缺失,悲春伤秋,自怨自艾。。。而柳永词中的女性大胆泼辣——所以那些高高在上的文人心中的女人,都是他们自己想象的或喜欢的类型,而柳永词中的女性,真正的了解多了女性,才能写出真正的女性——不过也因为这样,受到宰相晏殊的责难。。。。词史冠冕,当朝失意,得失滋味也只能他自己知道了,不过个人觉得,他的天性里面其实更似唐人,所以在谨慎的宋朝不是很合。。。真的压抑天性,也很难有所成就的
看下来,感觉诗词的布局其实也跟写作——哈哈哈,本来就是一种写作,是我之前没看破底层,一般的词布局时间线,过去现在未来这样,而柳永的词,多重空间结构,从现在到过去,在假想未来回想现在,空间结构上,一般词的布局也是从个人角度,到对方的角度,而柳永的词,个人思念对方,对方思念自己,再回转个人的多重空间结构
柳永词大量白描,有时候不用景烘托,而是直抒胸臆
话说最近在重看樱桃糕的《科举制男装大佬》,说实话,樱桃糕的水准描唐,真的是超级赞!!里面科举部分,同科的士子落地是因为家受藩镇割据战乱而家破人亡,因此策问的时候失控了而被黜落,男主当时说了,政之一事,从来不是不能忍耐之人能从事的,其实跟职场,也有点异曲同工之妙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能混江湖的,一等是弄潮儿,借势上青云的好手,二等顺势而下,其下就不管势,无法协作。。。。以前呢,觉得这些人趋炎附势的很讨厌,喜欢个性的,而到如今,才明白能力一词,是综合架构,个人、业务、关系,无一不需,人生其实就在于修炼,这些都掌握了,就不断的尝试时机——一定要健康长久,一定要持续尝试——运势就像掷骰子,次数多了,成功概率就更大
好吧,抒发了几句,这篇就这样了,要新开啦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