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焦虑,恐惧,抑郁,强迫——不要忽视儿童的情绪障碍

2022-02-26 16:30 作者:天使育儿愈康  | 我要投稿



在育儿的日常生活中,家长朋友们难免会遇到许多困扰,其中,孩子的情绪问题有时会令家长们束手无策,也是令家长们非常棘手的问题之一。


在此,也提醒家长们,如果你的孩子符合以下这三个方面的表现,那就要考虑孩子情绪障碍的可能。


1、在情绪方面表现为:情绪低落,不开心,不愉快,过分悲伤,哭泣,自我评价过低,自责,认为自己笨、傻、无用,兴趣爱好少,有的表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冲动,有自杀想法。


2、在思维和行为方面表现为:思维迟缓,感到不会思考问题,大脑中一片空白,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讲话声音小,语速慢,言语活动明显减少,退缩,孤僻,拒绝与人交流,有时出现对抗逆反或冲动行为,有时出现自残或自杀行为。


孩子有情绪障碍,家长怎么办?


01

保持冷静


孩子的情绪开始激动的时候,家长不要去跟孩子硬掰道理,或者是气急败坏的训斥孩子。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耐心地等待,跟孩子争辩争吵反而易使孩子情绪更加激动,不利于孩子心情的平复。这就要求家长懂得运用情绪管理的方法,学会自我情绪管理。


1.静待孩子冷静完再说当孩子不愿意说,或是难以沟通,又或者行为已经越演越烈,明显影响别人的时候,就采取暂停沟通的策略。暂停沟通不是要跟孩子冷战,而是要让孩子有冷静的机会,认识自己的情绪,省思自己的行为,觉察环境的脉络与他人的感受。


2.适当限制孩子的不当行为冷静是希望孩子激烈的情绪可以冷却,不好的行为可以停止。孩子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来转移自己的心情,也可以选择哭泣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但不代表可以肆意的破坏,或出现挑衅、干扰他人的行为,假如孩子已经明显影响规则与秩序,那就要采取限制的措施。


3.不急着立即回应孩子若孩子是因为委屈、难过、焦虑的情绪而衍生的行为问题,这时可以拥抱孩子,给予支持,但当下不需急着做出太多的回应。若孩子是因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故意、攻击、破坏的行为,而吵着要您拥抱时,这时就选择忽视,在一旁默默陪伴着孩子,静待情绪冷静下来。


4.善用直述句的问话方式当孩子冷静后,可以依当下的好行为给予肯定与赞美。之后可以用直述句的方式对着孩子说「刚刚你怎么了,我想听你说」、「我想知道你刚才发生的事」、「我知道你刚才很生气、很难过,但我想要知道发生什么事」,让孩子知道我们是关心他的同时,也让他学会面对自己的问题。


5.回归议题,让孩子学会负责孩子有不说话与沉默的权利,但是,当孩子的行为一开始就是不对的时候,孩子就有为他行为做出回应的责任。这时可以把话题聚焦在刚才发生的事情上,在软性的坚持下,请孩子说明、解释并承担该负的责任,而不是让孩子以为打哈哈、装傻或是见笑转生气的态度做为回应,就可以逃避自己的责任。


6.教导孩子问题解决技巧与运用冷静后,除了让孩子面对先前的问题外,更要教导问题解决的技巧。许多的情绪行为不会一次就解决,也不会只出现一次就不再发生,所以要懂得适时制造类似的冲突情境,让孩子演练技巧,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当孩子正确完成,立即给予肯定,强化对的行为连结。


冷静是要让孩子有机会认识自己的情绪,省思自己的行为,觉察环境的脉络,学习因应的技巧与该负担的责任。


绝对不是孩子出现不对的情绪行为,在一旁冷静完,就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这样的途径,只是在帮孩子制造逃避的窗口,问题行为也只会越来越多。


02

保持家庭和谐


父母的夫妻关系对孩子的情绪影响意义重大。夫妻关系糟糕的家庭,孩子的脾气易越来越暴躁,可能还会有摔东西的情况发生。父母的争吵可能从而转向对孩子的指责,尤其是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孩子情绪及时有效的疏导。


03

寻求专业帮助


不要讳疾忌医,孩子出现情绪障碍问题时,可以带孩子去看专业的儿童心理医生做专业的评估和处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焦虑,恐惧,抑郁,强迫——不要忽视儿童的情绪障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