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
一.冷战概念: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意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二.冷战的原因:
⑴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为冷战提供可能(根本原因)
①美国: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霸主。
②西欧: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
③苏联:政治军事力量强大,成为唯一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⑵美苏是去战时同盟基础,双方关系恶化。
⑶国家利益冲突。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4)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对立。
(5)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推波助澜。
补充: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含义: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议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
实质:美苏势力均势基础上,划分各自势力范围(即美苏两分天下)
影响:①奠定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②美苏由合作走向对抗
三.冷战表现
美国等方面:
⑴杜鲁门主义:
①内容: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称共产主义威胁世界和平和美国安全,
要用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资本主义国家),遏制共产主义扩张,史称“杜鲁门主义”.
②实质: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是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
④影响: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⑵马歇尔计划:
1)提出: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2)目的:以经济手段帮助西欧恢复经济,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
3)根本目的:稳定资本主义阵脚,遏制共产主义
5)作用:①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②为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③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49年春英美等12国签订《北大西公约》,北约建立。
影响: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加剧了美苏冷战程度.
苏联等方面:
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成立: 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波兰行会议,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⑵成立经互会: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等6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经济会议,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② 实质:苏联采取的反击措施,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⑶华沙条约组织建立:1)目的:①应对美国扩张和威胁②稳定东欧,保障苏联利益和安全.
2)建立: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签署《华沙条约组织》,建立华约.
3)影响:标志欧洲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冷战的第一次高潮:柏林危机:两个德国出现(西德1948东德1949)——冷战的产物
总结:冷战实质是美国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控制西欧,称霸世界的产物。
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热战
表现:朝鲜战争(1950——1953)
影响:①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②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越南战争(1961——1975)
影响:①耗费了美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②苏联此时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美国。
四.冷战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
消极:①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②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③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积极:①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②客观上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