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廢棄鐵路一覽(Part 1)
請注意,此處未包含殖民軌道的資料
另外,未包含部分廢止的路線
本人也有標上JR路線(現在的)

旭川市街軌道
1928年4月14日以"旭川市街電鐵"名義開通,同年12月29日改稱"旭川市街軌道",路網在最顛峰時有3條路線,1941年客量曾達到887萬左右人次,最終經營不振,於1956年6月9日全線廢止,並改為巴士路線運行,公司也隨即改稱"旭川巴士",然而巴士業務的經營狀況也不好,最後於1968年4月和旭川電氣軌道合併,相關的巴士路線仍然運作中
另外旭川市街軌道曾經想發展貨運業務,但是未有成功實現,最終以當時國鐵開通函館本線貨物支線及旭川大町站代替
師團線於後期廢除春光台前和競馬場北口前之間的軌道,同時開通從競馬場北口前到北海道神社前的聯絡線,兩邊的路線分別改稱六號線和東六號線
圖中的JR路線為函館本線,宗谷本線,石北本線及富良野線

岩內馬車軌道
此為JNR岩內線的前身,於1905年通車,1908年客量曾達到56594人次,之後1912年5月11日廢止,同年11月1日當時鐵道院修築的岩內輕便線(後來的國鐵岩內線)通車
圖中的JR路線為函館本線

歌登町營軌道
1929年12月1日初步通車,於1936年10月27日全線開通,路網在顛峰時期有3條路線,於開通初期以"北海道廳拓殖部殖民軌道"名義運行,1951年改為"歌登村營軌道",1962年再改為"歌登町營軌道",最終伴隨國鐵美幸線的工程於1970年10月31日全線廢止
然而國鐵本身也開始經營不振,美幸線最終"爛尾",變相歌登町從此以後再也沒有鐵路經過了
現時歌登一帶已經沒有任何JR路線經過,但是小頓別站曾經連接了JR天北線(廢止時仍然是國鐵),枝幸站也曾經連接了國鐵興濱北線

江當軌道
為了應付貨運和旅客的需求,於1927年8月18日開通了江別町(現為江別市)和當別村(現為當別町)之間的軌道,1930年客量曾達到42025人次,但是隨著當時國鐵修築的札沼南線通車,客量和貨運量隨之下跌,1935年12月20日因為積雪而暫時運行,最終暫停至1936年5月1日廢止
圖中的JR路線為函館本線及札沼線,現在的札沼線幾乎等同當年的札沼南線

大沼電鐵
1924年4月3日以"渡島軌道"名義成立公司,於1928年4月17日改稱"大沼電鐵",1929年1月5日正式通車,1945年6月1日受太平洋戰爭影響被指定為"不要不急線"一度廢止,但是在鹿部町居民的請求之下,於1948年1月16日再次通車,但是路線縮短至新設的新銚子口站,並且一度有國鐵貨運列車直通,1950年客量更達到顛峰,多達356254人次,但是最終在1952年12月1日休止,1952年12月25日正式廢止
圖中的JR路線為函館本線

三菱石炭礦業大夕張鐵道線
1911年6月1日以"大夕張炭礦專用鐵道"通車,主要用作運送石炭及木材,1916年2月17日改由三菱運營,1918年4月10日以"三菱礦業大夕張礦業所鐵道課"名義營運,1939年4月20日改為地方鐵路開始載客,大夕張炭山站仍然是貨運站,1950年4月25日再改為"三菱礦業大夕張鐵道",1953年12月25日大夕張炭山站也成為客運車站,1956年6月1日再改為"三菱礦業大夕張鐵道線",1969年10月1日又改為"三菱大夕張炭礦大夕張鐵道",1973年12月15日因為與三菱高島炭礦合併再改為"三菱石炭礦業大夕張鐵道線",翌日大夕張炭礦閉山,路線縮短至南大夕張站,最終於1987年7月22日正式廢止
圖中的JR路線為石勝線,現時只剩下主線,清水澤站曾經有夕張支線經過,但是支線也已經在2019年4月1日廢止

渡島海岸鐵道
1927年12月25日基於砂原村(現為森町的一部分)居民的請求而通車,同時也有貨運業務,主要運送內浦灣的漁獲,1943年客量達到457348人次,貨運量也達到63003噸,但是因為國鐵當時計劃修建砂原線而在1945年1月25日被收購,路線隨之廢止
圖中的JR路線為函館本線

輕石軌道
為了連接石狩町(現在的石狩市),這條軌道於1922年10月28日通車,但是這條線其實只完成了一半,後面的北7線,北5線,北3線,基線,石狩,石狩川畔等車站並未完成,客量於1926年達到顛峰,多達21328人次,但是之後經營不振,1937年9月休止,最終在1940年10月23日廢止
圖中的JR路線為函館本線和札沼線,現時的手稻站就是當年的輕川站

北見鐵道
1926年2月6日以"北見拓殖鐵道"名義成立公司,於1929年4月21日改為"北見鐵道",1930年6月3日正式通車,當時使用國鐵止別站旁的假止別站,後來改為開進國鐵站,此公司同時兼辦貨運業務,1938年8月8日開始巴士業務,於1935年達到顛峰,多達33471人次,後來經營不振,鐵路於1939年8月25日正式廢止,1940年3月4日把巴士業務轉讓給橫道自動車(北見巴士的前身之一),同年7月公司解散
圖中的JR路線為釧網本線

釧路鐵道
1887年12月此路線以"硫磺礦山專用鐵道"名義通車,當時是由釧路集治監的囚犯興建,用作運送囚犯挖出的礦物,當時過分勞役導致不斷傳出有囚犯死亡,同時也有囚犯為了逃避嚴苛的勞役而逃跑但是未能成功,他們更加因為這個原因被處決,當此地的慘狀被知情人士爆出後,負責此採礦場的安田善次郎被當局終止契約,1888年囚犯被遺返(個人認為是被帶回本州)
隨著開拓民增加,此專用鐵路被改為私營鐵路,1891年釧路鐵道公司成立,1892年9月8日此鐵路以載客鐵路方式再次通車,1895年客量達到顛峰,有4590人次,但更多的收益都是來自硫磺礦山,1896年8月1日停止運行,1897年10月31日路線被政府收購,公司解散
圖中的JR路線為釧網本線,此線利用釧路鐵道的路基,在1929年8月15日再次通車

鴻紋軌道
為了運送鴻之舞礦山的礦物,以及運送生活物資給人口達到1萬3千人的鴻之舞地區,於1943年6月開通連接紋別和鴻之舞的軌道,後來因為進入鴻之舞的公路開通,礦物轉為靠貨車輸送,最終在1948年廢止
紋別站曾連接JR名寄本線(當年仍然是國鐵),軌道元紋別站和國鐵元紋別站並不在同一個地方

小清水軌道
國鐵當年修建釧網本線時小清水村(現在的小清水町)和斜里村(現在的斜里町)曾經都希望鐵路能經過當地,後來鐵路選擇經過斜里,小清水的範圍內雖然也有車站(濱小清水,止別),但卻距離小清水的中心地帶十分遠,加上原先連接該處的北見鐵道也因為經營不振而結業,於1940年北海道製糖表示會修一條鐵路連接小清水中心地帶,1941年8月8日小清水軌道通車,1942年4月7日開始運貨,1944年轉讓給北海道興農工業,1947年再轉讓給日本甜菜糖,路線於1952年12月14日廢止
圖中的JR路線為釧網本線

札幌溫泉電氣軌道
為了方便人們前往札幌溫泉,此路線於1929年6月30日通車,並未有連接國鐵,只連接了札幌市電,通車初期客量即達到顛峰,多達67923人次,1930年10月3日開始兼辦貨運,然而在1933年停止運行,實質上廢線
圖中的JR路線為函館本線和札沼線

札幌軌道
為了運送前田農場的亞麻給帝國製麻會社,1910年6月23日以"札北馬車軌道"名義成立公司,1911年6月11日馬車軌道通車,1912年1月28日改稱"札幌軌道",1922年引入汽油車運行,後來國鐵札沼南線通車,札幌軌道不敵競爭,於1935年3月15日廢止,同年4月轉型,改稱"札幌軌道巴士",過不久再改稱"札幌觀江巴士",最終於1943年4月3日被北海道中央乘合自動車收購,公司解散
圖中的JR路線為函館本線和札沼線

沙流鐵道
1912年1月18日公司以"沙流軌道"名義成立,1922年8月21日鐵路通車,兼辦貨運,1923年客量達到顛峰,有115496人次,1945年2月21日改稱沙流鐵道,戰後因為木材需求減低,加上道南乘合自動車(現在的道南巴士)申辦進入平取的巴士路線,鐵路於1951年12月11日廢止
圖中的JR路線為日高本線,富川曾經也是日高本線的車站之一,然而在2015年1月8日路線被大浪破壞路基,2016年颱風獅子山吹襲日本更是雪上加霜,最終停止運行至2021年4月1日正式廢止,富川站也和沙流鐵道的車站一樣從此消失

標茶町營軌道
1955年作為北海道最後一條簡易軌道線通車,兼辦貨運,最終在1971年8月17日廢止
圖中的JR路線為釧網本線

士別軌道
1919年8月30日公司成立,1920年6月1日軌道通車,1929年客量達到顛峰,有42887人次,1930年5月開展巴士事業,鐵路於1959年10月1日廢止,1962年4月巴士業務被名士巴士收購,1988年停止貨車業務
圖中的JR路線為宗谷本線

定山溪鐵道
為了應付前往定山溪溫泉的客流,以及運送木材和礦石,1915年12月20日定山溪鐵道公司成立,1918年10月17日鐵路通車,1931年7月25日部分列車會開進苗穗站,1941年2月24日不再有客運列車開進白石站,1952年6月12日開始有快車運行(圖中以*代表準急,#代表急行,@代表特急),1957年8月12日開始駛入札幌站,同年更成為東急的子公司,東急方面一度希望與夕張鐵道一起成立新的"札幌急行鐵道",配合札幌新建的地下鐵,組合出大型私鐵網絡,最終達致振興北海道的願景,但是被指效益小,最終沒有實行,最終鐵路於1969年11月1日廢止,公司之後也改稱"じょうてつ”(定鐵),主要業務為巴士和地產
圖中的JR路線為函館本線,札沼線和千歲線

壽都鐵道
1920年10月24日鐵路通車,同時兼辦貨運,1945年客量達到顛峰,有240257人次,但是後期附近礦山關閉,壽都灣作為鯡魚漁場的衰退,公路的修築導致貨運改以貨車運行,更多人改以巴士進出壽都,最終經營不振,於1972年5月11日廢止
圖中的JR路線為函館本線

鶴居村營軌道
關東大地震後有些災民獲遷入鶴居村,為了解決當地的交通問題,當局決定修建軌道接通鶴居村,1927年雪裡線通車,1943年幌呂線通車,戰後也負責運送牛奶和郵件,後來因為修建公路和閞辦巴士路線,全線於1963年廢止
圖中的JR路線為根室本線和釧網本線

天鹽炭礦鐵道
為了便於運送天鹽炭礦的礦物至北海道人造石油第二工場,1939年3月15日以"天鹽鐵道"名義成立公司,1941年12月18日通車,初期只有貨運業務,1942年8月1日開始載客,1959年5月30日改稱"天鹽炭礦鐵道",後來礦坑已經不能再挖出礦物,鐵路最終在1967年7月31日廢止,巴士業務轉給天鹽鐵道巴士營運
圖中的JR路線為留萌本線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