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俄军大获全胜,却被下令“原地休息”,为何不乘胜追击?三点原因

2022-07-07 09:04 作者:力波观察  | 我要投稿

俄乌冲突愈演愈烈,至今以有四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俄乌双方的主战场还是在顿巴斯,近段时间俄军节节胜利,以极快的速度包围并控制了利西昌长克,战事进行到这个阶段,俄军已经基本控制卢国全境。



但就在俄军士气大涨,可以进一步扩大战果的时候,俄总统普京却突然下令前线的俄军“原地休整”,不再继续向前线推进,这明显是违反了战场原则,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才让俄军放弃继续追击,而是原地待命呢?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点原因就是俄军确实需要原地修整,持续不断的巷战使得俄军减员严重,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息补充。

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乌军开始使用西方支援的高杀伤重武器,不得不说,这些重武器确实给前线的俄军带来了很大的伤亡,现在乌军也拥有了和俄军进行炮战的能力,并经常在凌晨利用火箭弹偷袭俄军基地。

此外俄军之前进行过军事改革,广泛设置营级战斗群,这使得俄军的编制更加扁平,有利于指挥作战,但过于扁平化的改革是有风险的,首先就是俄军虽然战斗能力很强,和后勤补给和战场情报侦察却不够,这也使得俄军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伤亡,进一步加重的战斗减员的情况。

正因为如此,俄军虽然顺利攻下了利西长斯克,却已经将生力军消耗殆尽,继续乘胜追击是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先不说补给能不能跟得上,就是俄军士兵的精力也不是无限的,需要适当的休息,普京深知前线俄军的困难,这才下令原地休息。

第二点原因是俄罗斯希望前线的进展不要太快,以免使得外界疯传的“俄罗斯威胁论”逐渐发酵成型,最好是将俄军的进展维持在可控的范围内,既不要使得其他国家进一步的孤立俄罗斯,又要对乌军形成打击。


早在俄乌冲突刚爆发的时候,俄军就进展神速地攻入了乌克兰首都基辅,虽然俄军的进展并不大,但西方国家却如临大敌,迅速组织了一大批雇佣军前往乌克兰协助作战,也正是在那段时间,美国拉着欧洲国家对俄罗斯进行极其严厉的封锁制裁,那个时候也并没有国家表示反对,一切都是因为当时俄军的威胁程度很高,一旦俄军攻占基辅进而拿下整个乌克兰,那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家将会如临大敌,毕竟那时候的俄罗斯就像一把钢刀插进北约的心脏,北约国家必然会拧成一股绳来反对俄方。

可后来俄军见好就收,在摧毁了乌克兰国内所有的军事工厂和相关设施后,立刻退出了乌西部,转而将全部兵力转移到东部的顿巴斯,打算在乌东展开决战。事实证明俄方的做法是正确的,俄军将战争局限于乌克兰东部,这就大大降低了俄军的威胁性,西方开始有国家向着俄方说话,例如欧盟在禁运俄能源贸易法案投票的时候,匈牙利就宣布反对,绝不允许该法案通过,因为这项法案与本国的利益不符。


其实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目前美国正在持续不断地宣扬“俄罗斯威胁论”,并且不断的拱火俄乌冲突,目的就为了拉拢其他国家一起孤立俄罗斯,如果俄军表现的太过强势,很容易加剧紧张局势。

第三点原因就是俄军要暂时修整,以为将来的大战做准备,因此事先做好准备是很有必要的。目前俄军在顿巴斯取得了关键胜利,下一步可以选择继续向前推进,或者是进攻其他的地方。

如果俄军是继续向前进攻的话,就会在顿巴斯形成一个突出部,这是非常危险的,未来乌军可能会从两翼包抄将俄军直接包围住,因此继续向前进攻有些不现实,接下来俄军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向北方进攻哈尔科夫,另一个就是进攻南方的乌克兰港口敖德萨,可这两个地方都是很难攻取的,乌军早就意识到这些地方将成为下一个作战的重点区域,特别是敖德萨,乌军已经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并且囤积物资,就等着接下来应对俄军的进攻。


这两个地区要属敖德萨的战略地位尤为重要,乌军的防御也是做得最好,如果俄军想要对敖德萨发动进攻,恐怕花费的时间要比当初进攻马市还要长,因此,俄军需要好好的进行准备,宣布原地修整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正是因为这三点原因,俄军才决定在大获全胜的时候暂停修整,不得不说俄军的想法是正确的,毕竟在俄罗斯国家体量很大,几乎不会被打败,乌克兰后面有西方撑着,北约也不会让乌军战败,这场战争已经变成了纯粹的消耗战,正是这样,对俄军来说,消除乌军的作战意志要比攻城略地更加重要,因此俄军没有必要开动大批的军队势如破竹,而是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稳扎稳打地取得胜利。


总的来说,俄军在对乌作战中拥有战场主动权,是不担心乌军造成什么威胁的,俄军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这次冲突演变为长期的战争,因此,俄军也不得不稳扎稳打,要避免战线拉得过长,国力损耗过快而无力支持长期战争,最终被乌克兰拖败,俄军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走,那么胜利是指日可待的。

【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俄军大获全胜,却被下令“原地休息”,为何不乘胜追击?三点原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