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从”让我坦然踏上公务员遴选之路

2020-07-14 10:25 作者:向上遴选  | 我要投稿



谈及公务员遴选,感悟最深的应该是深陷泥潭无法抽身的广大基层公务员们,在基层发光发热并且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公务员毕竟不是多数,而且真正能心甘情愿跳出公务员围城的又需要极大勇气,公务员遴选成为基层公务员改善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作为参加工作8年、遴选5年、进面2次、省直上岸1次的省选调生,我很想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备考公务员遴选之路。在正式拉开遴选帷幕之前,我希望大家都能认真思考遴选的“三从”,既听从内心、遵从现实、顺从天命。下面我就谈下我的遴选“三从”。

听从内心,是我参加遴选的原始动力和信念支撑。在毕业那年,我在省选调生和厦大研究生之间进行了无比纠结的二选一,在亲朋好友的建议和身边真实成功案例助推下,我没有听从自己的内心,放弃了魂牵梦绕的厦大,选择了扎根农村,奔向光明仕途的选调生。对于情系祖国大好河山,心属父母妻儿的我,乡镇的日子让我开始怀疑人生,束缚在“能者多劳”和“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紧箍咒下,这些年除了去北京接访和参加各类考试,我基本上没有离开过脚下的这方土地。对于父母妻儿,我更像是家里时来时不来的一个客人。兢兢业业的工作、没日没夜的加班、领导重用的激励并不影响我的心已经不在脚下这片土地,我想祖国的秀丽风景、城市的灯光璀璨和家庭的温暖气息,所以公务员遴选成为我保留公务员身份并且改变生活的唯一途径。所以,我不再留恋什么科级领导身份,只要是市直以上的公务员岗位,我都选择上岸就撤。


遵从现实,是我制定学习方法的科学依据和坚持不懈的根本原因。任何脱离现实实际的学习方案,只能是空谈虚话,没有任何执行的客观因素,遴选到头来必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基于乡镇组织委员“5+2”、“白+黑”的现实局面,我没办法抽出时间去参加阶段性封闭式的遴选培训,也不可能像组织部、两办那些处于理论学习中心、工作既是学习的公务员一样,我只能制定一个切实有用的学习方案。借助手机把零碎时间进行整合。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半月谈是我平日用的最多的三个app,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中我也关注好多跟公务员遴选有关的公众号和专栏。针对时政热点新闻的评论性文章,我会把有些好的结构、标题、论点搜集起来,特别是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的一些短评,他辩证讨论话题的模板可以直接拿来借鉴,他评论观点的政治正确,也让我可以放心在遴选考试中使用。利用会议准确把握当前工作重点。公务员遴选考试既然是向上级部门输入精英公务员,必然会把能够干好工作的人选拔出来。中央、省、市重点安排部署的一些会议,就是当前工作的中心,这些会议的讲话稿和安排工作的方式方法,就是已经遴选上岸的公务员起草和参与制定的。所以,认真学习这些会议的讲话稿、深入理解这些会议安排工作的方式方法,就是遴选选拔人才考察的重点内容。通过网课辅导练习答题技巧。我把公务员遴选比作烹饪,各类食材都准备好了,如果通过炒、煮、烧、蒸、炸、煎把他们做大餐才是关键。遴选也是一样,有了知识储备,我们也要对答题的技巧进行一定掌握。我找了一家机构的网课进行学习,其实遴选这种全部由客观题构成的考试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我之所以报名网课,是由于他们储备了大量真题并进行了分析研判,从而能够更系统、更全面的锻炼我解答各类不同题型的技能。我通常在中午和晚上值班的时候抽出时间听课,特别是对于前面几道小题的答题流程和技巧进行重点学习,比如根据题目要求对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围绕问题写出相应对策、各类公文的写作方法等,网课老师都进行了全面细致梳理,节省了我大把时间去整理分析,特别是公式类的答题框架,让我在公务员遴选考试中遇到生疏题型时不至于无从下手。


顺从天命,是我屡败屡战后平复心情、重燃信心的精神信仰。公务员遴选是我改变命运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我工作生活的全部意义。参加遴选考试5年的经历告诉我,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天意,对于考试莫要较真,顺势而为,为而不争,方得善果。我家里那一盒往返省会城市的火车票,都是我遴选道路点点滴滴的真实记录,它是苦涩的也是充满希望的。正如王阳明悟道的“看花似花、看花非花、看花是花”三个阶段,我的遴选之路也大体如此。看花似花,最开始的几年,我认为遴选和工作应该可以混为一谈,不需要专门针对遴选进行复习,把手边工作干好,就是遴选要考察的内容。于是我扎扎实实工作,用工作的经验和实践去应付考试,虽然每次都能考个不太丢人的分数,但没有一次能够进面。看花非花,屡次失败之后我认真反思,明白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才是遴选答卷出类拔萃的王道,基层工作对遴选考试用处不大。我开始把遴选和工作区别对待,用各种手段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对工作投入精力和热情就有所减少,领导和同事多少会有所察觉,我也管不了那么多,就顶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去背水一战,结果还是没能进面。这次对我的打击是巨大的,因为我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看花是花,在一度想放弃遴选的时候,我听了一节遴选的开课讲座,详细讲解了遴选和公考之间的不同,一下让我茅塞顿开,原来遴选就是以理论为骨架、以实践为血肉的一场考试。于是我开始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工作实践,通过工作实践促使自己去学习理论知识。就这样按部就班的工作、学习,2018年我第一次进入市直单位的公务员遴选面试,由于笔试分数拉的太多,没能翻盘。或许这也就是天意,去年省直公务员遴选试题就是围绕驻村第一书记命题的,做为乡镇组织委员,我就主要负责驻村第一书记的管理,大作文一气呵成,笔试第一、面试第二,最终成功上岸。


这是我自己的公务员遴选之路,希望能够帮助在基层苦苦奉献的兄弟姐妹们实现自己的梦想,登上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最后送大家一段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从”让我坦然踏上公务员遴选之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