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爱、战争与自动手记人偶——《紫罗兰永恒花园》观后感

2023-08-07 01:05 作者:Einstein1130  | 我要投稿

冰冷的双手,却写出了最温暖的文字——题记

这是一个追寻“爱”的故事。      动画的名字“紫罗兰永恒花园(Violet·Evergraden)”其实就是女主角薇尔莉特·伊芙加登名字的直译。曾经是军人的她在战后来到莱顿,怀揣着重要之人的话语,为了弄清什么是爱,开始了“自动手记人偶”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她阅尽世间百态,感悟人生真味,故事也就随之徐徐展开。

     首先,作为一部动画而言,它无可挑剔。京阿尼的作画水平维持了一贯的高水准,画面唯美而精致,有人说“每一帧都可以当壁纸”,此不为虚言矣。声优也很好地传达出了角色的心理状态,表现很有张力。它并不刻意追求节奏感,只是在薇尔莉特所代笔的一封封信件中将故事娓娓道来,这些信件中蕴含的真情则每每令人感动而潸然泪下。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中,这样的风格无疑能给人一种治愈感。      作品最重要的一个主题是

对爱的认识与赞颂。

昔日的薇尔莉特只是作为一个道具活着,没有自己的想法与感情,一味地接受命令,犹如提线木偶。在决战之夜,薇尔莉特失去了双臂,少佐重伤,生死关头,他对她说“你要活下去,变得自由…我真心爱着你”,但此时的薇尔莉特尚不能理解什么是爱。

在薇尔莉特担任自动手记人偶的过程中,她触碰着委托人内心深处的坦率感情,见证了世间百爱:妹妹对兄长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少女对恋人的爱、身患绝症的母亲对女儿的爱、父亲对已故女儿的爱……爱的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滋润了薇尔莉特那已然干涸的心。

她试着去爱人,也为人所爱,在传递爱的过程中逐渐懂得了爱的真谛。

但,“我明白了什么是爱,可是你早已不在”。薇尔莉特理解了自己对少佐的感情,可她所思念着的少佐却已生死茫茫,永不能再见了。这种遗憾反而成就了这部作品,给它染上了一种凄美的色调。在剧场版中,两人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少佐并未死去,而是失去一目一臂,隐居在一个小岛上,薇尔莉特辞去了邮政公司的工作,与他在岛上相伴了却余生。这样的HE又何尝不是每个观众的愿望呢。

     作品的另一个主题是

对于战争的控诉。

在动画中有一个分镜令人印象深刻,邮政公司的一间屋子里,厚厚地堆积着找不到收件人的信。这些收件人大多数是在战争中死去了,挚爱之人的思念无法送达,只能积压。战争需倾尽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并没有哪方从战争中获利,只会给人民带来痛苦,正如剧场版中的老爷爷所说的一样,“只要打仗就能变得富饶,当初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可到头来还是所有人一起承受伤痛”。

归根结底,薇尔莉特的麻木与少佐的失踪,都是因为战争。薇尔莉特因为自己手上的人命而无法原谅自己,少佐为利用还是少女的薇尔莉特战斗而愧疚,无颜再见到她,两者都在战争中留下了深深的创伤,无论多久的和平都无法抹平。经历过战争的薇尔莉特更知道和平的可贵,所以才会拼尽一切阻止主战派激进分子再挑战争。

     除此之外,剧场版用尤里斯的故事讨论了

科技与人情之间的关系。

尤里斯病危时,薇尔莉特身在海岛,没法履行给他父母送信的承诺。电报帮助她通知了同事,而电话则帮助尤里斯在最后一刻表露了对朋友的心意。回忆起影片前段,爱丽丝抱怨说电话会取代她们这些人偶的工作,但因为尤里斯一事,她对电话就此改观。

科技只是媒介,真情才是内核,只要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仍在,无论以何种方式传达,都不会改变其原有的价值。

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美好的东西随着科技的迭代一同逝去了。动画中病重的母亲托薇尔莉特代笔了五十封信,希望她去世后能每年在女儿生日这天寄给她,这是电子通信所无法企及的事。“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电话虽方便快捷,却无法像书信那样沉淀下一个人的情意。若以书信的形式与他人交流,写信时会字斟句酌,信寄出后会有所期待,感情会在时间的催化下不断深厚;但打电话时,不用多想话便出口,

感情得不到应有的积淀,自然也就失去了原来的高度。

     《紫罗兰》是一部有内涵有深度的优秀作品,称之为神作毫不为过。 “花无凋零之时,意无传达之日,爱情亘古不变,紫罗兰永存于世”。            

爱、战争与自动手记人偶——《紫罗兰永恒花园》观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