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报站】父母摆摊苦寻儿子31年终于找到,儿子:不想认


父母摆摊苦寻儿子31年终于找到,儿子:不想认
事件回溯:1987年,四川绵阳市成绵路,韩大爷年仅6岁的儿子在自家修表摊前失踪,疑似被拐,夫妻二人跑遍全国寻找无果,决定回到原地摆摊。三十年间街道全都变了,小区也都拆完了,但修表摊的地点还是没变。如今韩大爷已经年过六旬,他在11月接受采访时说:“我不会干扰他的生活,也不需要他给我养老送终,只是想再见他一面。”

今年12月25日,警方通过DNA比对,已在广东找到了韩大爷的儿子(现名:张毅)。据民警介绍,张毅现在过得很好,养父母对他也很好。韩大爷表示,他真的不是因为老了干不动活想找儿子赡养。他请求儿子见他们一面,一起吃个年夜饭,如果儿子生活上有困难,他还可以进行帮助。目前,张毅考虑到养父母感受,对亲生父母的邀约还在犹豫中。


这事仿佛是电影《亲爱的》的现实版,电影里,田文军的儿子田鹏于一次外出玩耍时失踪,农民李红琴的丈夫由于自己不能生育,拐卖了田鹏和另外一个女孩,谎称弃婴,接到家里当自己孩子养。最后,田文军苦寻三年,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找到了田鹏,好不容易找到,却换来“相见不相识”的揪心事实。

男孩对亲生父亲十分抵触,他唯一承认的“亲人”是养育了他三年的李红琴。

韩大爷的故事和电影里很像,只是修一块表的工夫,一回头6岁的儿子就被人带走了,而他却在31年的漫长寻找后,等到了儿子不想相认的回应。这事不能怪张毅,毕竟养父母在成长中给了他三十几年的陪伴。犯罪心理专家李玫瑾曾经说过,如果你把孩子生下来不久就给爷爷奶奶带一年,那么孩子一定把爷爷奶奶当成最亲的人,怀胎十月不如养育一年。

人心都是肉长的,要怪就怪人贩子。孩子能从四川被拐到广东,基本可以认定养父母存在买孩子的行为。养父母对孩子好是事实,但如果没有求子心切的养父母,人贩子和拐卖孩子的产业链就不会存在。

养父母成全了自己,他们在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却破坏了另一个幸福的家庭。比他们曾经从来没有过孩子还难受的,是亲生父母的曾经拥有过。
韩大爷没有一天不在想念儿子,当年他可以找到更赚钱的工作,但他怕儿子找不回来,还是决定在原地等。今年的他已经年过六旬,记者镜头下的他,怀抱着保温饭盒在路边吃完了简单的一餐,不免让人心疼。然而这样的日子,他已经过了三十年。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每当他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蹦蹦跳跳地走在路上,他都会加倍思念自己的儿子,想他在哪,是不是活着,过着怎样的生活。

6岁被拐,儿子应该有对父母的印象,但他却依然不想认。网友怀疑是不是父母当年对孩子的教育过激,才让孩子不想回家。但采访中能看出,老人衣着整洁,谈吐有修养,有网友还曾经找过他修表,证实老人很慈祥,靠手艺吃饭,收费也不贵。

当年的事,并非父母弃养,老人苦寻三十年,更不是想找一张饭票。我觉得,过去的人生中已经有这么多遗憾,如今已经找到人,就更不应该因为不想相见而让遗憾继续。然而更多人认为,父母没有在养育过程中尽到义务,就不应该强迫孩子见面。
被拐多年的儿子和亲生父母见面,是道德绑架还是及时止损,同学们怎么看?

更多精彩文章,尽在飞碟说微信公众号:feidieshuo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