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魔法世界的宠物!但现实中它只能带给人「心脏衰竭」! 丨金背蟾蜍

注:在公号后台留言指出错误,对于该物种有不同见解也欢迎提出,仅限本文

金背蟾蜍 Bufo guttatus
科:蟾蜍科 Bufonidae
属:蟾蜍属 Bufo
分布:在南美洲巴西以北的各国
别名:哈利波特蟾蜍
体长:公 10 cm ~ 15 cm
母 18 cm ~ 25 cm
寿命:10 年左右,野外生长的寿命会稍短
适宜环境:25 ~ 30 度
活动习性:夜行性、地栖性
保育级别:无危(IUCN 3.1),非公约物种
金背蟾蜍体色多变,这点跟它广阔的分布不无关系,主要的体色由金色、褐色、黑色三种进行组合。这种体色差异其实就是地域性差异,生活地区不同的蛙,体色也不相同。

两种不同颜色的金背蟾蜍

幼体金背蟾蜍体色会比成体更为艳丽,表皮比几种常见蟾蜍要更为光滑,上面突起的疣更小,背部突起的疣为橘红色。

公母分辨:金背蟾蜍属于真蟾属,该属很多物种都有双重性征,幼体阶段要准确区分金背蟾蜍的雌雄,并不容易,成体后特征就明显了。雄性成体金背比雌性要小,雄性的喉咙会有更深的颜色,成体雄性拇指根部会有明显的黑斑(就是婚姻垫)。
干燥、躲避 + 水盆
跟其他的蛙类相比,金背蟾蜍相对是比较耐旱的。树皮或椰土腐植土、尿垫(新手推荐),做底材都是可以的,再设置一个躲避穴、一个水盆。金背蟾蜍算是蛙类中神经比较纤细的(和其他常见蟾蜍的性格完全不同),比较胆小,躲避非常重要,尺寸选那种能让它完全躲到里面的。

这种蟾蜍非常不经吓,特别是新入手的个体,饲养者要按耐住没事要逗逗它的心。蟾蜍类的环境要保持非常干燥,积水什么的会马上让蟾蜍生病。水盆选择能让蟾蜍完全浸没进去,深度又不会没过脖子的规格。当蟾蜍感觉需要补充水分时,它会自己跳入水盆中泡水。

关于群养,金背蟾蜍还是比较适合群养的,只要体型不要相差太大就可以群养,饲养的密度不要过高,宁愿多分一个缸,问题会少很多。群养的条件下,是比较容易产生强势个体(就是有一只或少数个体,会长的特别快,喂食时仔细观察的话它们一般会霸占食物资源),这时就需要把这只小刺头挑出来,或者把特别弱的挑出来。



能训练到吃狗粮的家伙
在野外,它的猎物名单包括昆虫类和小型哺乳类,只要嘴巴可以塞下的东西,都是它的食物。
人工饲养中一些常见的食物像大麦虫,面包虫,蟋蟀都是比较好的食物,最好定期给它们来点乳鼠,补充下营养。鼠类是金背蟾蜍原产地就能 get 到的食物,这种食物只要喂食频率不过高,还是要加金背平日的食谱里的。
并且有一点它比角蛙类更加出色,金背蟾蜍懂得控制自己的食量。反正不吃就是吃饱了,角蛙不吃可能已经喂撑了。


金背是一种比较聪明的动物,能学会吃死食。很多爬友会训练它们吃狗粮,这样的确方便不少。不过这时也会带来另一个讨论,狗粮猫粮类的食物是否健康,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滞后的人工繁殖
看资料,金背蟾蜍在蛙类中,繁殖难度属于比较简单的(虽然国内还没什么人搞金背繁殖),繁殖的关键在于让它们在冬季经过一段低温期,大概在摄氏 15 度时开始,当温度开始慢慢上升到摄氏 10 度以上时它们便会苏醒。整个冬眠期大概会维持 6 到 8 周。

冬眠中苏醒的它们,会在雨季的水塘中进行交配,一次产卵约 3000 到 100000 颗,产卵量十分惊人,如果是人工繁殖的话繁殖者要准备一个大点的产卵器皿才可以,卵在温度至少摄氏 24 度环境下发育,经过大概 7 天后就会孵化成蝌蚪。再经过 5 到 8 周的成长蝌蚪上岸。金大概经过 1 年的成长,金背就会成年进入繁殖阶段,生命又进行了一次轮回。
金背的毒素
金背蟾蜍会从眼睛后面的两个毒囊中分泌一种称为“蟾酥”的蟾毒素,误食过多的话会造成心脏衰竭。不过一般情况下它们并不会分泌毒素,人工繁殖下的个体尤为少见。你更多看到的是金背的防御姿态,把头伏下来,顶起后腿,用背对这你。毒液只有它感受到强烈生命危险时,才会使用。

它的毒素也无法跟“海蟾蜍”相提并论,如果把金背蟾蜍跟海蟾蜍混养,金背蟾蜍有可能会因为毒素摄入过多导致毒囊破裂。总之,在碰金背蟾蜍前后记的洗手就没有问题了。

能长期养只金背蟾蜍,
可算是件幸运的事
金背蟾蜍早年间在喜欢饲养蛙类的人中,有着非常不错的人气,尤其是在台湾和香港。它是哈利波特中纳威·隆巴顿的宠物,所以金背蟾蜍也被昵称为哈利波特蟾蜍。

它也的确展现出了很多优质宠物的特点,体型够大(三大宠物蟾,金背、沙、海,都是大型蟾蜍);寿命长,合理饲养能活 10 年;够聪明,在蛙类领域中的爱因斯坦。

虽然优点明显,但长期下来,金背反而没火起来。这个物种的人工繁殖没跟上,饲养难度又偏高,导致金背蟾蜍的价格一直下不来,慢慢的成了一种边缘化的爬宠。




与宠物蟾蜍三霸中的海蟾蜍和沙蟾蜍,金背蟾蜍从性格到外表都透着两个字 —— 细腻。
文丨Darwin
图丨Internet
编丨Darw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