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业简介及国家复兴
芯片产业的发展绝不仅仅是手机厂商之间的利益争夺这么简单,他确乎关系到国家科技战略与布局。芯片业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

一、Ic设计,即进行芯片设计的产业,全球著名公司有高通,华为海思等。世界第二名高通,2018年营收179亿美元,是海思的2.3倍。



除高通外,全球十大ic设计公司几乎全部被华人所执掌,可见华人在该领域的地位。
二、芯片制造设备,包括硅片制造设备,

晶圆制造设备(晶圆制造设备中,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为核心设备,分别占晶圆制造环节设备成本的30%,25%,25%。),其中光刻机领域,荷兰ASML阿斯麦尔几乎垄断了高端领域的光刻机,市场份额高达80%。据传,荷兰有意向中国出售光刻机以获得中国的医疗援助度过新冠疫情。

封装设备(值得一提的是,长电科技是国内封测龙头,公司是国内半导体封装测试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并购星科金朋,公司跻身全球半导体封装行业前三)

,测试设备。

总结如下:

三、 原料晶圆:
目前全球硅晶圆厂商以日本、台湾、德国等五大厂商为主,包括日本信越、日本三菱住友SUMCO、环球晶圆、德国Siltronic、韩国SKSiltronic,前五大供应商囊括约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也是为什么前段时间日本宣布限制对韩半导体出口后韩国反应强烈的原因。(半导体产业与韩国经济,调查结果显示10月1-20日韩国出口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9.5%,其中该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半导体的出口同比减少了28.8%))

四、芯片代工(台积电等)
值得一提的是,与芯片相关的半导体产业是台湾的支柱产业,台积电,联发科等企业均是台湾科技巨头,也是台湾经济的主要拉动者。台积电市场占有率高达60%,苹果A系列,华为海思系列,高通骁龙系列均依赖台积电供货。

五、中国发展
中国半导体市场接近全球的1/3

但是集成电路自给率水平低,直到2016年,销售额已经来到1940亿美元,但是自给率才0.4%

尤其是核心芯片领域,占有率偏低,2014及2015年的统计中芯片进口就超过了2000亿美元,超过了原油,成为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商品。根据ICinsights数据,2015国内半导体自给率还没超过10%,16年自给率刚达到10.4%。预计15年到20年,国内的半导体自给产值CAGR能达到28.5%,从而达到2020年国产化比例15%的水平。

六、新基建新机遇
截至3月1日,包括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河南、重庆等在内的 13 个省市区发布了 2020 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包括 10326 个项目,其中 8 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 33.83 万亿元。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半导体行业息息相关。

七、芯片业与国家复兴联系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前两年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只是小打小闹,真正决定未来几十年发展的还得靠科技实力。正如三体人放出质子锁死地球人的科技一样,美国高层精英们也在通过限制出口等手段潜力锁死中国未来的科技之路。

若干年后,倘若中国的科技公司全面领先美国,中国也就真正站上了世界之巅。另一方面,发展芯片产业对实现两岸统一也有积极影响。国际贸易和工业是台湾的经济的主要支撑。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举足轻重,全球大多数电脑电子零组件都在台湾生产。高新技术产业已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占GDP的比重从1952年的35%降至2%,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合计比例过半。其中,与芯片相关的产业更是台湾主要外汇来源。倘若是大陆的芯片产业发展到足够替代台湾的地位,台湾将基本上失去独立发展经济的能力,从而不得不在各方面都得依靠大陆。到那时,两岸和平统一的谈判将比现在顺利的多。

时代呼唤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也希望各位有志于从事于半导体行业的人才助力未来。
参考文献:
https://www.qianjia.com/html/2018-04/23_290055.html
以上数据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