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武侠永远活着

2018-12-15 08:32 作者:泓烧鸭BurningDuck  | 我要投稿

 

前言

 

我是泓烧鸭。

又是一个安静的晚上,我又在东旭二楼上网。

我承认这样一点都不安详,因为还有一堆打游戏的在吵嚷。

还有几天这寒假才能放,我好想赶紧回柳州去浪。

抱歉,一不小心就押韵了,扯回来吧。总之是,这一八年的小小的新学年、新学期,短短三个月,可还真是让我“受益颇多”。倒不是说什么方面,毕竟我的百万著作还晾在那,还是那么荒凉。

应该算是,见识多了些什么吧。

 

同往常一样,这段时日,我依然在比祥林嫂还过分的到处安利、推销着我家阿毛——我的百万著作《槊蟒记》。

我家这个儿子阿毛也还在狼肚子里,那匹狼它嚼不动、吞不下,也更消化不了。迟早它得吐出来。

 

比起以前呢,这学期多了一八级的学弟学妹们、这一群新的安利受众。

在一群学弟学妹们的努力下,两年前便已只剩三四个活人的天艺“心月文学社”,在这个学期终于注入了一些新的血液。九月份,我专门制作了一份介绍武侠文化的PPT,并于同月25日在一节社团活动上向学弟学妹们讲解。 

PPT工程文件截图

11月15日,心月文学社又与所谓网文社、红楼社三社联合,搞了个“天艺文学交流会”。还拉了两个汉语言文学的教授来坐堂,还是第一届。那次我则是制作了介绍《槊蟒记》的PPT去讲解。

PPT工程文件截图

今天,就跟同学们聊聊“武侠”吧。

 

关于武侠,我所想说、所能说的内容,远远不止两篇PPT。我欲要向广大群众表达的、宣传的、最真切的思想,有许多都倾注、埋藏在了那广大群众都根本不想了解的巨著《槊蟒记》中。

这篇文章,我也不奢望能有多少人看,亦或是来看了懂。

诚然只当我欲将两篇PPT里的未尽之言,抓住了好不容易飞来的灵感,泼洒于此吧:

 

我所理解的武侠

 

也许在许多同学眼里,武侠只是穿上古装,打打杀杀,又也许没有。而读过武侠、或稍对武侠感兴趣的同学呢,看法则有所不同。

这个东西有标准答案吗?很明显是没有的。

看法上的事,从来就没有过“标准答案”。这一点,我就很赞同宇智波鼬说过的那句话,在这我就不放出来了。

武侠到底是什么,我今天只能说说我泓烧鸭个人的看法、个人的理解;

以下,就将PPT里的一些内容节选、提取出来,开始作为这里正文的内容吧。

 

什么是武侠呢?

难道是换上一身古装、活在古的时代、杀人于法律之外,就是武侠了吗?

不是,又或者说不仅仅是。

至少没有武侠精神的并不能、也不配称如此。

 

也还有人常说,古代那些侠客、门派,放在今天就是黑社会,就是非法组织。

这样理解的人我可见了不少,我只能说这样理解的、实在是过于片面了。

它们大可想想,武侠,是具有“武侠精神”的。它完全不能仅以那些为钱而行、走私贩毒的“黑社会”概括。

而这个,在周星驰那部家喻户晓的电影《功夫》里,武侠们就把黑社会暴锤了很多遍,展示在你们面前、把这个区别完完全全的诠释了出来。

相信在座的同学十个有九个都看过,我就不多赘述了。

不跑题了,来跟大家认真说说我对武侠的理解。

 

在百度百科的释义中,“武侠”二字是一种文化,是华人界特有的一种流行文化。以各式侠客为主角,以神乎其神的武术技巧为特点,刻画宣扬侠客精神。也在文化上与儒家、道家有一定的联系。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全面。

尽管笼统的说,“武侠”的确已成为一种文化。但是相较于其它能称之为“文化”的,诸如日本武士、美国西部牛仔、欧洲哥特风、蒸汽朋克风之类,武侠则已上升到、或是解锁成了一个崭新的层次:精神。

也就是说,比起称武侠为“武侠文化”,我泓烧鸭更愿意称其为“武侠精神”。

 

因为说起武侠二字,它又与奇幻、悲剧、历史、家庭伦理等在网站上已经划出了分类了的,明显的标签不同。它正因这份上升和解锁,而高这些标签它们一个层次。

而为什么,会有“上升”、或“解锁”至此呢?这就难脱很重要的一点:

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沉淀、积累下来了这浩瀚璀璨的民族文化,而之所以让我们能在世界文明之林屹立不倒,少不了两个字。

“包容”。

好像当年是于总跟我说的,我记不太清了,我只记得我觉得他说得很对。

而武侠,单此简单二字,经我们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刻绘、雕琢,已经与我们的这份文化特性融合到了一起,也解锁出了“包容”这个属性。

武侠也在这包容二字中,饱经磨难,走了很长很长的一段路。并因此上升到精神层次,不再仅仅停留于文化了:

万物皆可武侠。

 

至于有多包容呢?我可以给大家简单举个例子。

毫不夸张的说(我也同一位专业老师详细解释过这个说法、提过这个例子),在我看来,甚至我们半年前刷爆了朋友圈、最近也放出了新作预告片的漫威《复仇者联盟》系列,这一群几十年前才诞生于漫画中的超级英雄们,都能算是“武侠”。

没开玩笑,至少在我看来,真能算是了。

2018电影《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

虽然他们有些是搞科研、打药、有钱,还有直接是神的,用各种方式搞来一身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本事,起码也配上了个“武”字。

但是他们所做的一些事,保护宇宙和地球的子民们而与响指之神灭霸英勇大战的事迹,也配得上那个“侠”字。

这不就正是武侠了么?

稍安勿躁,接下来我就解释、为何我会这么想。

 

前文有提到日本武士,如果我没记错、或是我没孤陋寡闻的话,我稍许记得,在日本武士文化里的武士们、是更先要求讲“忠诚”的,每名武士都有主人,没了主人的武士他们还专门起个名叫“浪人”呢。

而比起我们这边纵横江湖、独行千里的大侠,隔壁那些武士则只更像是富庶权势人家豢养的杀手、武者而已。在武士文化中,“武士”二字与个“主人”二字紧紧牵锁在一起,这便是我所不喜的部分。

说得过分一些,叫“奴性”。

当然,No Offence,无意冒犯,喜欢武士文化的同学请别骂我。

 

若我是一名武者,要说忠诚,我可以忠于国家、忠于君王,忠于百姓社稷。我行走江湖,便做我要做、且也会做,对得起我良心、对得起一个“侠”字之事。这些事不是主人或委托人派给他的任务,而是他自己心里明白、自己想清楚了的事情。

想不清楚的,或是不想、不敢那么做的,随他们跑去当老板们的杀手吧。

侠客要游走于法律之外,但他们不会做违背“侠”字之事。

做了的,你便当他们黑社会吧。

而一名侠客眼里最大的应该是社会,是天下,是国家,是那些需要他帮助的人们。而不是那些个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却还成天想着把厉害的武士们呼来唤去、为他们自己私心服务的“主人”。

正如金大侠所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我想这大概也是包括美国队长在内的若干名超级英雄没有接受《索科维亚协议》,而沦为了“通缉犯”的缘故吧。

可这些通缉犯,他们才是为了天下而奋出,为之战斗、乃至为之牺牲性命者…而一个个“主人”们却仍围在桌边,拍着秃头脑袋,企图使唤和控制他们。

谁是侠客,谁是祸人,显而易见。

 

何为武侠精神

 

话说回来,在我泓烧鸭的理解中,何为侠客精神呢?

为什么,连看样子跟咱八竿子打不着的复联、超级英雄他们,我都觉得它们足够称得上了“武侠精神”呢?

什么又是百度百科释义里所说的“侠客精神”呢?

 

同样,在“武侠精神”词条内,百度百科也有他们的理解:

武侠精神,又称“侠义精神”。是指认为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能够机智勇敢地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人才能称之为“侠义”。

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里对“侠义”的定位非常到位:

 

“凡你我侠义做事,不要声张,总要机密,能更隐讳,宁可不露本来面目,只要剪恶除强、扶危济困就是了。”

——《三侠五义》第六十回

 

从先秦诸子时期起,武侠就已通过各式文艺作品形式被创作出来,志怪、传奇、画本、民俗、戏曲等,千余年间,佳作是层出不穷。

到了古典明清、及近现代时期,更是有一段“大放异彩”的辉煌岁月。先有我们熟知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领头,及那《三侠五义》。到民国后名噪一时的“北派五大家”,以及后来“三剑客”、“现代武侠四大天王”,乃至当代兴起的网络小说中的一些少数、其中也不乏的武侠作者等等…

而飞跃出文字,在技术开始成熟的年代,武侠电影与电视剧也在中国开始火热。从1928年的《火烧红莲寺》起,掀起这道长达数十年的浪潮。2000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在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夺得包括最佳外语片在内的多项大奖,称之为武侠影视上的巅峰都不为过。

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2000电影《卧虎藏龙》

陈子扬老师以这部电影绝大部分制作团队为外国人、就将它当做外国电影,我是无法苟同的。

导演李安,大半主演,这些都是中国人。而千万拿国籍说事,那都只是一张纸、或是一本册子。比起这片大地上许多拥有中国国籍、却一直在反复崇洋媚外的人,李安导演倾尽心力拍片、实至名归拿奖,向海外打出一张王牌、宣扬我们的武侠文化,已经很对得起“中国人”三个字了。

再加上这部片子,讲的也是中国的文化、武侠的精神,来自也是中国的原著故事(北派五大家之一王度庐先生所著)。

我认为,《卧虎藏龙》,绝对、完全,是部纯纯正正的国产武侠电影。

 

而毕竟是纵贯好几代人的喜好情怀,遍历几十年的浪潮辉光,经了黄金时代、也必有如今般陷入黑暗时代的泥潭,像文明6迭起兴衰一样。

现在的一些观众们对武侠电影,或审美疲劳、或觉不够玄幻仙侠魔法之类那些来的爽快宏大,已在占据着巨额市场的网文界、在这座泥潭中遭到了冷落。

没有人看,没有人写。劣性循环、长此以往,以致江河日下、愈发阴云密布。

长久时日,都难拿出经典之作。

乃至会有人说,武侠已死。

 

武侠死去了吗?

 

回到今天这篇文章的主题:

武侠永远活着。

为何要如此说?难道武侠有曾死去吗?尽管我不认为,但不可避免,在我的生活中、我的同学与朋友群体里,却多得是人如此这般认为。

他们甚至还深信不疑,坚持这个观点、令我痛心。

 

飞卢网的一位网文作者、我的朋友“北冥有海”,前两个月在一次吃饭畅聊中,我们谈及此事,也正是他对我提出那六个字——

“武侠已经死了。”

这个人一边吃,一边还跟我反复强调了几次,还跟我解释了为什么这么想。说得虽是头头是道,但可全然说服不了我。原因之一是我们虽同在网文界中行走,但各人的本性、原则,及所持的价值观与出发点本便是截然不同。

而且要想说服我,也是件难上加难的事。

真不是我死倔,而是这六个字我是真的、认真想的、也都绝对不会认可的话。在这,我务必要引用一句欧美电影《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中、出自角色William Turner(威尔·特纳)之口的台词:

“只要有一个傻瓜留下来战斗,就不会没有意义。”

2007电影《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

比起这六个字,还有个在前段时间,有个更令我痛心万分、乃至让我变成了持续至今的颓废男孩的消息曾传来——大侠金庸逝世。

那一天,我饮下了整整两升的百事可乐。

 

即便没有生活在曾经金古温梁叱咤风云的年代,但金大侠的书籍、作品流传至今,由其所改编制作的影视、游戏、动画层出不穷。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

虽然我没有从小读过他的书,但自从我知道了他、了解了他起…谈武侠小说,历数千年中华无数前辈,提起巅峰二字、在我心中除了金大侠,便没人配称得上。后来读过了他的书,却也是诚心折服、这的确实至名归。

曾几何时、乃至现今,我都仍将金大侠作为我的创作路途上、那亮过千千晚星的最闪耀的月亮,我所要追求、和梦想超越的巅峰。

我曾痴心地妄想过数年后,能有这个财力或是资格,能亲自到香港为他祝百岁大寿,请他点评我的《槊蟒记》。

只是如今,唯有跟灭霸借来时间宝石,才能完成这个心愿了。

 

对了,说到时间宝石。

金大侠去世后才没过多久,在大洋彼岸同样创造了一群大侠的“漫威之父”斯坦·李,却也乘云西去、上去给上帝画漫画了。

至此,一个颓废男孩就制造成功,可以出锅了。

纪念金庸逝世(不知道谁画的)


纪念斯坦·李逝世(不知道谁画的)

管悲伤的消息如此连纷的接踵传来,但这杆大旗,我从2015年起便已毅然扛起。

无论人们眼里是否还有这面旗,或是否觉得我配扛起。

武侠死去了吗?

不,武侠永远活着。

只要还有一个认真写武侠的作者活着,武侠就永远活着。

 

结尾

 

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类型当然不止武侠、还多得是,比如宫斗、仙侠、修真、历史等等,武侠仅仅是其中之一。

但武侠,是其中最能将“侠义精神”贯彻到极致的一种。

武侠是成人的童话,是男人的浪漫,是理想主义者们的仙宫…

 

武侠,它是能将我们在现实中饱受的所有不公、看不下去却又无法出手惩治的社会黑暗、以及那些无法报的仇,所寄托而出的自由。给我们一身武艺、让我们不必再隐忍…从孝心到忠义,到社会责任,到江山社稷,到天下苍生!

所承受的付出,所承载的梦想,所踏上的征程!

泓烧鸭2015~2018武侠小说《槊蟒记》作者自绘人设形象与自制海报

若要想全网的读者都去看一目十行的水文、爽文;要想全世界的作者都去写杀怪闯关夺宝、扮猪吃虎、种马、转世重生这些,满足你们;要想诸葛亮放弃早已毫无翻盘希望了的蜀汉、投降曹魏。

那么第一步,你们先来把我泓烧鸭杀了吧。

 

武侠永远活着。

告辞。

 

——2018年12月15日星期六,完成于盘山大道东旭网吧,泓烧鸭

武侠永远活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