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详解时空运动
以单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为例,用膨胀、坍缩和动态平衡的角度解说。实验情况已众所周知不再赘述,仅做过程详细解说。
一、电子从发射枪中射出。相互作用消失成孤立系统,以电子最后的相互作用消失位置为起始点,以光速乘以时间CT为半径向所有可能的维度膨胀成可能性时空态。原本作用于电子位置的各种属性弥散开来作用于整个以CT为半径的范围。波函数遍历原时空的所有可能的方向、维度、时间与物质能量信息等等一切可能性进行互动。互动导致扭曲变形,并生成含电子时空态的新时空。
为什么要与原时空的所有可能性进行互动?因为运动不能是虚无缥缈的,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只有真实的遍历所有路经的时空维度中所有的可能性并与之互动,才真实的知道时空扭曲、信息、质量、能量分布,才能够确认撞上的是双缝还是黑洞,或者半反半透镜,才知道该怎样运动形成个体独立的运动过程。这样电子所经过的才是真实的时空运动。试想如果不这样,波函数怎么知道撞上了什么又怎么知道如何运动呢?
费曼路径积分描述膨胀遍历所有可能的运动并且各条路径会相互抵消,最后算出一条不会相消最小作用量路径。笔者认为,这只是数学上的等效算法,真实的情况是时空运动是与所有可能性真实互动,不存在一条经典运动路径。经典物理的运行轨迹,实际上是由一连串多次反复的量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也是一种特殊的动态平衡。
电子膨胀融入成为时空一部分,但会保持其内部可能性的概率和为1。其他事物融入时空亦各自保持内部概率和为1。另外存在大量离散的独立的可能性。
二、电子抵达双缝。与双缝的质量能量空间位置形状、各个维度的信息真实的互动,确凿无疑的知道了“双缝宇宙时空”的所有信息。互动使概率波形变两部分可能性时空团(内部循环的存在使得形变后的两部分概率波总概率和为1),融入原时空又创造新的时空,在新时空中自己与自己的可能性相遇且互动干涉。双缝干涉出明暗相间条纹证明,可能性与可能性之间真实存在互动。如果两个可能性之间不互动,那么屏幕上不会出现明暗相间条纹。
薛定鄂方程波函数描述的就是自己与自己互动的可能性概率波,向下微分应该有可能性与可能性互动的数学表达式。反之由可能性互动表达式积分为波函数。
三、电子撞击屏幕坍缩。此电子时空态的质量能量自旋等等属性从时空中剥离出来坍缩于撞击点,原有时空可能性减少会产生包括引力在内的很多效应。
为什么坍缩会把原时空态的可能性都剥离出来?因为时空态内部周而复始的可能性互动达到循环往复的动态平衡,内部概率和为1,所以我们会视量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坍缩发生则这种内部的循环会将所有的可能性尽数吸引到撞击点,附带所有的属性直接一并闪现在撞击点。
狭义相对论中尺缩钟慢效应,光子光速运行,从任何位置出发到达目标都是出发即抵达,时间为零;同样的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也直接无视时间空间穿越整个宇宙而来。
特别的波尔观点,如果没有最终形成相互作用,那么这个光子没有岀发,也没有经过双缝,也没有相互干涉也没有存在,哪怕它的路径需要耗时上亿年跨越亿光年的距离。
对于电子而言,时间空间,等等等等属性皆为不存在。直到真实的相互作用,打到屏幕上,光子才真实的出发、才存在自旋、真实的质量和能量。没有相互作用,一切都不曾存在。波尔观点动摇了时间前后顺序和因果关系。
总结:量子膨胀成时空态以CT为半径打在原时空的基底可能性层面上并互动生成新的时空,过程中各种属性弥散开来必定产生一系列时空效应。膨胀过程中会有各种扭曲形变,直到达到相互作用程度。
相互作用使时空态的质量能量自旋等等属性从时空中剥离出来坍缩于作用点,原有时空可能性剥离减少会产生包括引力在内的一系列效应。
宇宙时空膨胀坍缩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