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时间崇拜(1-2-2-4)——偶像崇拜终极形式,节庆,死亡,永恒的意识形态
1-2-2-4.时间崇拜(Aionism)
时间崇拜源自于狄奥尼索斯/酒神(即时间神Aion)崇拜。狄奥尼索斯是宙斯的儿子,宙斯想要将自己的位置继承给狄奥尼索斯,而赫拉因为嫉妒,于是设计借泰坦撕碎了狄奥尼索斯。宙斯知情后,用雷电杀死了泰坦,将其变成了灰烬,灰烬中具有两部分属性,一部分是泰坦的物质属性,另一部分是狄奥尼索斯的精神属性,这两部分的结合即人类,而当人类逝去后就重新变回了灰烬,来世(afterlife)的概念就来源于此。由于之后太阳神阿波罗将被撕碎的狄奥尼索斯重新拼凑起来,使其复活,狄奥尼索斯代表着来世
狄奥尼索斯/酒神崇拜的第二派即俄耳甫斯教(Orphism)。奥菲欧斯/俄耳甫斯(Orfeo/Orpheus,意为孤儿)是狄奥尼索斯的后代,是狄奥尼索斯的凡人版本,他是一个先知,经常撰写有关获得来世的诗篇。奥菲欧斯有一个妻子名叫尤莉迪丝(Euridice,意为生老病死),奥菲欧斯代表着精神,尤莉迪丝代表着躯体。尤莉迪丝被代表着淫欲的半羊半人怪物Satyr与代表完美的怪物Aristeas所追杀,并被毒蛇所咬伤,生老病死的规律因此作用在尤莉迪丝身上,使其不幸身亡。奥菲欧斯于是成天哭泣并用竖琴弹奏悲凉的曲目,冥王被其打动,允许其前往地狱就会他的妻子,但警告他在过程中不得回头,不然尤莉迪丝的躯体就会永远留在地狱里。但奥菲欧斯还是回头了,没能成功救回妻子。这里象征着我们若我们以朝向前方的方式去体验时间,不对过往进行追忆,就不会产生对于死亡的恐惧。失败后的奥菲欧斯于是就一直在尘世间郁郁寡欢,这惹怒了一群狄奥尼索斯/酒神的信徒,因此将奥菲欧斯撕碎。太阳神阿波罗将奥菲欧斯的精神化作了天上的星座
在场域论上是活的,永恒的与循环的时间/世代(Aion),将整个宇宙包含在其中,并且时间/世代的每一次循环都有一个节点作为庆典日
在本体论上有两种时间,一种是时间神克洛诺斯(Chronos)的时间,克洛诺斯将自己的子女都吞入肚中,代表着凡俗与可朽的经验性时间,它的时间是封闭的,受到过去未来现在的限制;另一种则是时间神狄奥尼索斯(Aion)的时间,代表着超越与永恒的时间,它是活的时间,主宰生命的循环与轮回
在认识论上是生老病死的凡俗体验与节庆的神圣体验的对立。塑像或是节日,它们都经历了永恒的时间循环,但仍然都是不朽的,这一永恒的时间循环使其具有了超出有限性的久远性。当我们遭遇塑像或节日时,主体则会体验到一个生命的神圣瞬间,即生命终结的神圣一刻。但主体能够体验到生命终结一刻的神圣性,并不是因为塑像或是节日本身具有的久远性。而是因为主体本身就具有一种无时无刻不具有的否定性的超越力量,使主体能够在每一刻都能够超出自我前一刻的有限性,脱离先前的符号学背景,并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这一时刻即抉择性当下。主体在遭遇塑像或节日时所体验到的神圣性即来源于当下之间的断裂性,而非塑像或是节日的久远性。久远性是遮蔽了抉择性当下的神圣性,以当下的对立面的方式为主体所把握。因此时间崇拜并非是对于久远时间的崇拜,而是对抉择性当下的崇拜。永恒性(久远性)与节庆性(抉择性当下)的结合使得塑像以及节日具有了神圣性。塑像具有神圣性则使我们意识到人在逝去后的躯体也就具有超越的精神性,由此克服了对于死亡的恐惧;而节日具有神圣性则代表着每一次节庆都是神圣时刻的一次循环,并说明所有的精神性存在都为这个共同体所包含
在目的论上,前三种偶像崇拜中的目的论范式:信仰,图像神话以及物神化都为时间所包含且超越,这三种目的论范式分别对应着三种符号学模式:延续,分裂以及增长,时间消解/融合了这三种符号学运行模式。这四种拼合起来则构成了完整的偶像崇拜:供奉一个泥塑的雕像,这个雕像的躯体承载着神圣的祖辈血脉(传殖主义),这个雕像的形象是多种动物部位或是人类多种器官拼合而成的(部分主义),这个雕像是被物神化的(拜物教),这个雕像是长久不朽的,且会有关于其的节庆(时间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