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国无人机再度领跑,是如何做到改变天气的?

2021-01-24 11:15 作者:水镜晓先生  | 我要投稿


图为正在降落的甘霖1无人机

随着甘霖1无人机首飞完成后平稳落地,中国大漠再次传来一个喜讯,中国又一次走在了世界前列,甘霖1无人机的腾飞代表着中国无人机从此改变世界,为了应对中国带来的这一影响,美国科研部门已拉响红色警报,看来在无人机气象运用上,我国无人机再度领跑,一款军用装备发展而来的无人机是如何做到改变天气的?答案就藏在甘霖1无人机的一身装备当中。

图为降落后的甘霖1

甘霖1是中国成飞公司设计制造的一款无人机,和成飞以往设计过的产品不同的是,甘霖1并非一款军用无人机,虽然从外形上看似乎和成飞设计的彩虹无人机极为相似,但这款无人机却是纯民用的气象无人机,更精确的说,这是全球第一架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在无人机的天气影响方面,中国再次跑在了世界前列,为世界展现出了无人机民用的另一大应用方向。

作为一款天气影响无人机,甘霖1在机载设备配置上与军用无人机存在一些差异,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军用无人机机头下方往往会吊挂一个高精度光电吊舱,用于对地面目标进行寻找与锁定,但对于气象无人机而言光电吊舱显然没有必要,因此甘霖1移除了这一模块,取而代之的是分别挂载在机身和两翼的三个金黄色的云层与水汽探测器,它们是无人机找到空中的云层或者水汽密集区域所需的重要设备,而之所以在辆车机翼和机身分别设置,一方面可以扩大其探测范围另一方面则可以在单个设备失灵的情况下作为冗余系统使用,这一设备是无人机能发挥作用的基础。

图为飞行中的甘霖1无人机

当机载探测设备找到空气中的水汽密集部分与云层之后,就到了挂载在机翼下方的形似导弹或者火箭弹的布洒器工作的时候了,内部燃烧棒点燃后通过中间开口向外释放烟雾,这些碘化银烟雾在被释放进空气中后将成为水汽凝结成云所需的凝结核,而水珠达到足够的大小后就会落向地面成为雨滴或雪花,因为没有光电探头,所以甘霖的机翼下挂载了两个监视布洒器工作状况的摄像头,画面将与飞行数据一起传回地面控制站,让地面工作人员能实时了解无人机工作状况。

中国的甘霖1人工天气影响无人机创造了人工降雨的全新形式,以往的人工降雨往往需要先派出飞机进行探测,在搜集足够数据后派出飞机进行降雨剂的播撒或者是利用地面火炮发射降雨弹,不仅较为耗时和繁琐,后者还存在炮弹落回地面炸伤人员和财产的危险性,而天气影响无人机则完全可以直接进行探测和影响一条龙服务,直接寻找水汽密集区域后设定航线立刻开始造云作业,效率比起其他方式明显更高。这也难怪美国科研部门为这一无人机的面世拉响警报了。

图为正在进行地面调试的甘霖1无人机

总体来说,甘霖1无人机开创了人工天气影响的新时代,也展现出了民用无人机的另一条路,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在无人机应用方面再次走在了世界前列,展现出了中国的航空工业实力,这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对于干燥少雨地区的人民来说更是如此。


我国无人机再度领跑,是如何做到改变天气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