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小姐姐?慢着!那你得了解她的车!


说到小姐姐开的车,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灵活小巧的smart(这车不叫杀马特),是的,smart不仅以萌萌的外形深受小姐姐们的喜爱,更因灵敏的操控而闻名于世,到这里问题来了,你知道smart是如何诞生的么?
(不知道)
好的,那它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它从诞生到现在又经历哪些事情呢?就请各位老铁顺着老泽的话语慢慢往下看吧~

说到smart的起源我们还要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东这旮沓不太太平,战乱纷争,政局动荡,向全世界输送石油的中东打起仗来可不管其他国家。

咔!把石油输送的价格提升了!
再咔!把石油供应量给降低了!
这下欧美人可傻眼了,石油贵了,石油的产物汽油就更贵了,那些大排量的“油老虎”在汽油便宜的时候还能抖抖威风,可如今加油都成了难事。

于是奔驰的工程师就想,我们可不可以生产一款单纯代步用途的省油小车呢?在这样的设想下,奔驰工程师带来了一款混合动力、车身仅2.5米的双人微型概念车,看着倒是不错,不过在所有车辆上市之前都要通过的安全性测试中,这款车居!然!没!通!过!

当时奔驰工程师们的心态就很爆炸,不过还好他们心理素质不错,重整旗鼓之后他们又在这款车的基础之上推出了一款新车,这回他们还给这辆车起了个名字“NAFA”
这辆“NAFA”比较特别,采用的是推拉门的设计,并且动力总成用的是41匹马力的1.0L发动机与自动变速箱搭配的组合,虽然有了新名字,不过NAFA还是逃不过失败的结局,因为这回是奔驰自己对微型车市场丧失了信心。


但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也看到了微型车市场的潜力,他就是尼古拉·海耶克,单纯说这个人名,各位老铁可能不是很熟,但是如果说他手底下的产业,那各位一定是耳熟能详的,他就是瑞士Swatch的创始人之一,天梭、浪琴、欧米茄都是人家的。
可能有的老铁会说我没带过天梭浪琴欧米茄,那老泽哥只能说:
“没吃过猪肉你还没见过猪跑么?”
“没见过猪跑你还没戴过手表么?”

继续往下说,海耶克是个玩手表的,让他给你做个手表肯定是没问题,让他给你造台车,他就犯了难,他这一细琢磨,不行,我还是得找专门坐汽车的企业合作,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嘛。
在一段小波折之后,他找到了奔驰,两家在1994年正式签订合同,在法国建立了一家微型车制造公司MCC,两家合作之初,是由SMH集团提供设计概念,奔驰提供技术并生产,两家的合作也是非常融洽,这也恰恰印证了那句话——“信奔哥,没坎坷,前方一路小平坡”。

很快,第一代smart fortwo就在1997年的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亮相了,最初的动力总成是0.6L三缸增压发动机和6速AMT半自动变速箱的搭配。虽然动力方面没有什么亮眼之处,但是由于smart只有普通家用车一般大小的身材,特别适合在拥堵道路中穿梭,所以除面向社会销售之外,smart还被许多事业单位选用为多功能特种车,主要应用在机场、警察局、消防队等。

生产出第一代smart之后,海耶克和奔驰双方本应是皆大欢喜,但可能是因为造手表的和造车的设计理念的确难以匹配,海耶克在2000年之后就撤资了,而撤资之后就剩奔驰一家独大了,所以奔驰接手MCC之后第一步就把名字改成了smart。
之后smart几乎是以一年出一款的速度,林林总总出了好几款车,什么电动的,敞篷的,五门的,总之到了2007年初停产时,第一代smart fortwo一共制造了将近80万辆,并且在全球许多国家进行销售。

紧接着重新设计前脸外形的第二代smart fortwo在2007年亮相于市,相比于第一代,新款在车身长度上增加了195mm,并且推出了一款1.0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型
虽然smart的身材小但是野心却很大,中国这么大一个汽车消费市场,它也想分一杯羹,于是它磨刀霍霍向蛋糕。
2009年smart在国内正式上市,直到2014年第二代停产,总计5.5万辆的销量,让中国成为smart的全球第三大市场。

紧接着,拿到接力棒的第三代smart fortwo也于同年上市,全新设计的车身和拼色内饰让许多小姐姐看了一眼就走不动道了,而在2016年的北京车展上,smart forfour正式上市,至此小姐姐们的选择就更多了。

许多小姐姐们一想到花十多万就可以买一台好看好开又好停的“奔驰”,笑的连腿…笑的连嘴都合不拢了呢~所以这也是小姐姐们钟爱的smart的原因。不过在这里老泽哥要给各位小姐姐提个醒,要知道虽然你买了一辆十多万的小车,但是三缸发动机给你带来的振动和噪音真的很不“奔驰”,并且在保养的时候它还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smart保养费用真心不便宜)
好了,讲到这里smart的起源就快要接近尾声了,大家对smart有任何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给老泽哥,老泽哥看到会回复你的哦~
最后老泽哥要跟各位老铁说一句,想追女神,不花点钱能行么?
(Ps:买个准新车,十万出头拿下的可不只是smart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