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博士】waters UPLC HPLC使用教程之五、仪器方法
五、仪器方法
1、在图1所示的“仪器方法编辑器”界面上部列出色谱系统的配置,通过点击不同的仪器模块可对其进行仪器方法编辑。仪器方法编辑主要是:分离模块的方法编辑和检测器的方法编辑。

图 1
1、分离模块的方法编辑主要包括:通用、脱气、时间、流量、温度、溶剂和通道。
在“通用”界面中可根据实验方法要求的流速来设置“输送体积”的大小(如图2所示),例如流速为1.0ml/min时将“输送体积”的大小设为50微升。

图 2
也可根据不同的样品性质更改自动进样器的“注射器吸取速度”(如图3所示)以及进样针“针头的清洗时间”(如图4所示)。注意:当使用玻璃内衬管时,需要将进样针的“针头深度”进行调整,此时需要将“针头深度”调整为2(如图4所示)。

正常:2.5ul/s
缓慢:1ul/s
快速:5ul/s
图 3

正常:13 s
双:26 s
延长:52 s
图 4
如系统配备氦气脱气装置,可在“脱气”一栏的“喷射”中设置每一路溶剂的氦气通入流量。如配备在线脱气机可在“脱气”中选择“脱气模式”为开或关如图5所示。

图 5
如下图6所示,在“流量”界面可设置此方法运行的“压力限制”,超出此压力范围则系统会报错停止运行。在“设定的流量”一栏可选择“泵模式”为“等度”(如图6所示)或是“梯度”(如图7所示),也可设定相应的泵流速以及各相的比例等。在“泵模式”为“梯度”(如图7所示)时,可设置某一时间段内流动相梯度变化的曲线,具体的曲线模式如图8所示。

图 6

图 7

图 8
在如下图9所示的“温度”选项卡中勾选“柱温”则可设置柱温箱的设定温度,“柱温范围”是指柱温箱的温度控制在目标温度上下浮动柱温范围之内。如配备样品盘控温模块亦可设置“样品目标温度”。

图 9
Empower在运行样品采集数据时也可设置其他“监视的参数”,如“系统压力”。一般而言,通过观察色谱系统的系统压力可以判断样品在运行期间仪器状态是否正常,因此可在方法编辑的时候勾选通道内的“启用通道”,在“监视的参数”中选择“系统压力”,如下图10所示。

图 10
2、Waters 2489紫外/可见光检测器的方法编辑
Waters 2489紫外/可见光检测器的方法需要进行编辑的主要有:波长模式、检测波长、采样速率以及检测器事件等。
在如下图11所示的2489紫外/可见光检测器的方法选项卡中,可以选择检测器的“波长模式”、检测波长以及此波长下的“采样速率”。

图 11
若检测器的“波长模式”为“双”波长模式,则可对“通道B”进行设置如下图12所示。

图 12
也可在如下图13所示的检测器“事件”选项卡中进行“运行事件”的编辑,如不同时间段不同波长的程序等。“运行事件”的编辑方法为在“时间”中输入需要编辑事件的时间,在对应的事件一栏选择相应的事件,在参数一栏输入对应此事件的参数。

图 13
3、Waters 2998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方法编辑
Waters 2998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方法编辑主要有:扫描波长范围的编辑、采样速率、2D通道的编辑以及检测器事件等。
在如下图14所示2998检测器通用选项卡中可进行:“启用3D数据”并编辑“λ 范围”以及“采样速率”等。

图 14
在如下图15所示的2998检测器的2D通道中可勾选检测的通道并编辑检测波长λ。

图 15
在2998检测器的中也可以编辑“运行事件”,如下图16所示。

图 16
4、Waters 2475多波长荧光检测器的方法编辑
Waters 2475多波长荧光检测器的方法编辑主要有:选择检测模式、编辑激发波长(λex)及发射波长(λem)以及检测器事件,如图17、图18、图19所示。

图 17
Waters 2475多波长荧光检测器也可进行激发波长的3D扫描功能。在编辑方法时将检测器的“模式”更改为“3D扫描”,即可在“通用”选项卡中设置固定波长“λ激”以及需要扫描的可变波长“λ发”进行波长扫描功能,如下图18所示。

图 18
Waters 2475多波长荧光检测器的“运行事件”编辑界面如下图19所示。

图 19
5、Waters 2424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方法编辑
Waters 2424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方法编辑主要有:漂移管温度、气体压力、喷雾器模式、检测器增益以及检测器事件等,如下图20、图21所示。

图 20
Waters 2424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也可进行检测器方法事件表编辑,例如可在不同时间段设置不同的增益值以及气体压力等,如下图21所示。

图 21
6、Waters 2414示差折光检测器的方法编辑
Waters 2414示差折光检测器的方法编辑界面如下图22所示,主要是编辑“采样速率”、“灵敏度”以及检测器温度设置(如图23所示)等。

图 22

图 23
7、如图24所示,待分离模块以及检测器方法编辑完毕后,点击菜单栏“文件”点击“保存”,弹出“保存当前的仪器方法”窗口输入方法名称点击保存(如图25所示)。

图 24

图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