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INFJ的「理性」和「感性」(对比INTJ/INTP/INFP...

关于infj和intp的思考方式区别,向暂时没空啃大部头或者对名人成就之外的生活感兴趣的朋友推荐一本书《当泡利遇上荣格:心灵、物质和共时性》[脸红]
是的是那个泡利不相容定律的物理学家泡利,他和荣格先是患者与医生,后是维持了二十余年通信的朋友,一直在完善荣格构建的心理理论而努力。在后期,两个人的理论方向出现了不小的偏差,泡利致力于物理学、心理学与生物三位一体的统一,而荣格对心理-物理问题所持的边界不清晰且态度模糊[tv_doge]体感这部分其实很能暴露Ti与Ni的差异,泡利本人的许多言论也体现出了Ti-Ne的特色。
下面的内容出自两个人理论发生分歧之后,泡利对荣格的评价以及一些向朋友的诉苦(?
Psychismus 这个词出现在印度哲学和叔本华的哲学中,后者的思想受到了东方哲学的影响。泡利表达了自己通过心理学的镜片观察一切的厌恶。他并不是对心理学本身持批判态度;他反对的是对心理学的误用。他以人们所熟悉的粗暴而清晰的语言,在给荣格的信的一个脚注中表达了这样的内容:
“此外,您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对于所有的不仅是精神的现实怀有一种怯意。而且,正如迈达斯国王的手触到的一切都成了黄金,所以在我看来,有时,你所观察到的一切都变成了精神的,而且仅仅是精神的。这种对非精神的东西的胆怯,可能是你在《答约伯》中没有提及的心理﹣物理的问题的一个原因。”
1953年5月,泡利写给弗朗茨的两封信讨论的几乎全部是他最近跟荣格讨论的内容。特别是,他感叹道,荣格对于他所持的物理的梦需要物理的解释这一观点并不支持。在泡利看来,很明显他梦中的物理象征具有原型层次的意义,而且心理﹣物理要求物质以及心理都被视为形而上的现实。此外,荣格拒绝他所说的其心理学"过载"了,需要流到物理学中"以舒缓[心理学方面的]压力",这也让他感到很是困扰。他感觉被遗弃了,并且对荣格回应他的想法的方式感到不安,他在给弗朗茨的信中(1953年5月15日)坦陈了自己的想法:
“总体来说,对于荣格所处的整个[内部]圈子里的人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的缺乏,我现在感到有点厌倦了。我还是期待有一天会发生奇迹,找到有个人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有足够的水平(比如这个领域大学高年级学生的水平),同时还要足够成熟,能够理解我的梦的心理方面。”
泡利向她寻求帮助,问她跟荣格交流的时候,是不是采取"旧的"形式才能达成更有效的沟通——就是使用象征性的语言,其次才是通过智力或精神进行沟通。尽管他说出了这样强烈情绪,泡利还是无法把荣格从他的脑海排除出去。他认为他"必须"至少应该再一次写信给荣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