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床这件事关乎孩子自尊,家长的态度对孩子影响巨大
3、4岁的孩子尿床,是在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谁家的孩子没尿过床呢?我们小时候也尿过!
尿床这件事,或许就是一个小插曲,很快就过去了,但也可能会成为孩子的心理阴影,背负一生,关键在于父母不同的应对态度。

一、家长的负面情绪,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1、影响孩子的性格
床单好洗,孩子心灵的创伤很难修复。
父母的责备、厌烦,惩罚甚至打骂,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孩子情绪过于紧张和害怕,形成心理负担,反而会加重尿床现象,形成恶性循环,这些恐怖难堪的感受在孩子心理留下烙印,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失去自信,慢慢变得自卑、胆小、怯懦。

2、影响学习的成绩和兴趣
孩子总担心会尿床,受到父母的责备,睡觉时情绪紧张,睡眠质量差,白天疲倦提不起精神,影响学习效果。在孩子启蒙教育阶段,孩子的好胜心很强,喜欢和小朋友比较,如果看到周围的小朋友比自己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心的压力会使他们逃避,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有抵触心理,讨厌学习。
3、影响孩子的社交和工作发展
孩子缺乏自信,为了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心,不敢尝试挑战性的工作,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甚至不敢与人沟通交流,会错失很多锻炼成长的机会。虽然父母可能会希望孩子日后工作稳定、轻松压力小,觉得这样很不错啊,但这是孩子所甘心的吗,也许他从小有某方面的潜能,只不过被压制埋没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

二、如何应对孩子尿床这件事?
1、用平常心对待
不要责怪孩子或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因为孩子正在小心翼翼地观察父母的态度,他们已经有了羞耻感和内疚感,所以请保护他脆弱的小心灵。即使心中有烦躁和不满的情绪,也请忍一忍吧,如果你不把尿床作为一个大问题,孩子也不会好。
可以轻松耐心地和孩子解释,这不是犯错误,小时候这是正常的,别的孩子也尿床,也许是因为睡觉前忘记上厕所了?和孩子讨论该如何做才可以避免尿床。
2、不透露孩子隐私,禁止家庭成员嘲笑
不要在人前说起孩子尿床的小秘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也许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的糗事很有意思,对孩子来说,自己的小隐私被公开,心理会非常自卑和难受。
告诉家庭成员和兄弟姐妹,不要嘲笑和讨论这件事。兄弟姐妹的嘲笑也许只是开玩笑,说过就忘记了,却在孩子心里埋下一粒失败的种子,他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丧失自信。

3、经常正面鼓励孩子
理解、尊重、鼓励孩子会让孩子充满自信,积极面对尿床这件事,孩子会主动有意识地想办法控制,比如睡觉前不喝太多水,睡前去小便,这时父母要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不仅维护了孩子的自尊,还给了孩子改变的力量。不久你就会发现,孩子尿床的现象正在慢慢消失。
4、关注孩子内心世界
孩子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要注意疏导孩子的情绪,比如搬新家了、换新学校、换了新老师,家里有了弟弟妹妹等,要关心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变化 ,帮助他调整情绪,避免孩子一直处在紧张焦虑中。
5、采取应对措施
喝水在睡前一小时进行,睡觉前带孩子去卫生间,规律睡眠,睡前不做剧烈活动,以免过度兴奋。床单下铺个隔尿垫,即使尿床也不会弄湿褥子。如果孩子半夜尿床,动静别太大,换个被褥,用温湿纸巾帮孩子擦一擦,尽快换上干净衣裤,避免着凉和影响睡眠。

武翠凡主任表示:孩子都是敏感和脆弱的,孩子尿床这件事,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来说是大事,我们的爱与尊重才能使小事化了,并且调动和激发孩子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不断克服缺点,逐渐完善自我。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