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拜登的外交政策是建立在谎言之上

文/行走斯图卡
美国经常会制定一些超出自身能力的目标,一直到局面无可挽回的时候才幡然醒悟;在阿富汗如此,在遏制中国时也将如此。为什么华盛顿总是栽倒在相同的坑里?前海军陆战队情报官、美国专家斯科特·里特(Scott Ritter)日前在“今日俄罗斯”网站上刊发评论文章,对美国这种心态进行了分析。
他在文章中写道:美国浪费了冷战后拥抱“新秩序”的机会,它原本可以促进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多极国际秩序,让美国成为新的秩序中心。
冷战时期是两极世界,以意识形态和经济冲突为媒介,夹杂着军事边缘政策;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曾将心目中的美国,形容为“群山之巅最闪耀的明星、照耀人类前进道路的灯塔”;然而,冷战也让美国清楚地认识世界的现实,在这个现实中,超级大国的竞争取代了理想主义的观念,美国试图让它的光芒“普照”大地。
作者指出,这个所谓“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纯粹是为了促进美国及其盟国的利益。当冷战结束时,美国发现变成了一个孤独的没有目标的竞争者。虽然前总统老布什曾短暂地提出以联合国为中心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想法 ,但世界并没有准备好呈现出真正的多极化特征,而是一个“单极时刻”。美国开始专注于维持自己的霸权地位。
在接下来的 30 多年里,美国与世界保持着一种类似于“精神分裂”状态的关系,从假装希望促进全球多极化转变为更诚实的“美国优先”政策,维持在美国精英们设计的全球等级制度,并希望能够在金字塔至高无上的顶端万古长青。
这种理想与现实割裂的状态,也体现在拜登政府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上。他在2021年3 月发布的《临时国家安全指南》中,仍在假设美国是“星光璀璨的山巅之国”,是世界应该向往的文明灯塔;在这份指南中,拜登高呼美国需要证明自己的体制依旧有效;要求世界各国将自己的发展模式与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相结合,成为一种“既能促进美国利益、又能促进其他国家利益”的新体系。
作者随后指出:虽然拜登的目标可能在一个单极世界的背景下可以实现,但时代变了,世界已经进入了新的多极化时代,在美国看来,中国和俄罗斯都是美国的大国竞争者。参联会主席米利上将认为,中国对美国主导的全球治理模式构成了更大的威胁;他宣称“中国渴望在全球范围内挑战美国”,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全球异类”;国安顾问沙利文则认为美国的当务之急是“塑造新的国际环境,使其更加有利于美国及其志同道合的民主国家维护自身利益和价值观”。
作者最后写道:拜登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排他性地促进美国霸权,这是在追随过去30年里历届美国总统的脚步;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的“山巅之国”已经是一片废墟,美国的“民主”也只剩下自我陶醉的表述,单边主义已被多边现实所取代,美国不再位于金字塔的顶端。
如何看这篇文章?
其实美国的对外政策是建立在两个谎言之上:一、美国是“山巅之国、上帝选民”;二、美国的“历史使命”成为“文明灯塔”。中国有句话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有一句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没有谁注定是“天命所归”。这两个谎言所掩盖的,其实是一种强盗逻辑,是为维持美国霸权地位,肆意侵略、围堵、制裁其他国家寻找借口;这种行为注定会被历史所淘汰。
一个国家最根本的目标应该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了一小撮精英寡头服务,连美国人都知道,上一个喊“我是天命”的家伙已经化成灰了,现在拜登还想证明“美国是天命”,其结果也已经是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