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以后,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最近生活了一件事,让我宛如死水的生活产生了一丝涟漪;
事情是这样的:我在照常打工的一个下午,我弟给我来了个电话,说他找工作被骗了。我心里一惊,我弟已经修业两个月,穷困潦倒了,还被骗了。
他说:“他在某直聘上找了份送餐的工作,说是某了么,公司提供车”然后他去面试,面试人先拿我弟的手机开通了租车业务,一个月668,租12个月(某付宝上小程序某小租)面试人说,只要你每个月跑500单以上,公司给你交这个钱,随即拿租车协议给我弟签,在面试人的暗示下,我弟以为这个租车就是走个过场。我弟斗大字不识一升,一点法律意识都没有。听他的就签了。签的途中,面试人又拿了张补贴协议给我弟签,我弟看都没看顺手签了。
之后,我弟拿了两份协议看了看,发现补贴协议上还写着“月超时两单或者月取消两单”,即要自己交租车费用。我弟当场提出办不到,面试人答复“你可以不干,那你就是违约”。
之后我弟打电话跟我说被骗,也报了警。
差不多等了两个小时多,警察来了,对面试人说“今天来第三次了,要赚钱屁股要擦干净”
然后两个人去警局谈了一个多小时,无果,警察建议我弟起诉。
我通过拨打12348法律援助询问措施。我说有诱骗嫌疑,援助人建议我起诉。
晚上我回去准备了三个小时的起诉书。
第二天早上请假和我弟去法院,填资料,等到上交资料时才被告知要去被告人公司注册地漳州市华安县法院起诉。那这样早上时间基本浪费了,我之后再向领导请假一下午,向领导说明缘由“亲弟被这样诱骗,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领导表示理解,并劝我量力而行。
此时已经差不多11点,被告人公司开车也要将近两小时,我们决定再去其他部门询问后,等法院下午上班再过去。
我们先去了法律援助中心,等了半小时,得到答复“合同签了便已经算数,但是招聘信息和面试信息不符,可以去劳动局举报”,我们去劳动局举报,得到答复“这两份协议不算合同,只是民间协议,劳动局不管”。
我弟心灰意冷,想鱼死网破,便再去警察局告他诈骗。警察说“每个月都有人因为这个事情报案,但是他是合法的,还是建议你去起诉”,我问了句“面对每个月都有人报案的情况,你们难道就这样放任不管吗?”,得到答复“这应该是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责任”。
旋即,我俩又去了市场监督管理局,他们说先让我去隔壁的12315询问下。12315答复,这件事我们可以管,但是被告人公司不在厦门,注册地在漳州,要让漳州的12315管。
我问了句“按照你的经验,这种情况我们能得到想要的诉求吗?
“有的能,有的不能”,我心里有点底气。
我打电话给漳州的12315,得到答复“12315负责消费者投诉举报,不负责此类事件”
我俩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开车去了漳州市华安县。起诉时间还是太久,我两还是想先去华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碰碰运气。
我俩先去了华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他们以前有接收被告是同一个公司的过此类案件。向我们解释,他们去了该公司注册地,就是一个农村,什么都没有,抓不到人处理,应该让厦门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理。我俩无言,直接去了华安县法院起诉。
准备材料时候,我弟想起他被面试人拍了视频,有说过“已了解合同内容,自愿签字”类似的话。我突然心态炸了,问他
“你合同都没看,就敢签字,就敢念?”
“我没想到他说的跟签的不一样”
合同签了,视频还拍了,想想人家可能还有势力,人家要赢官司不是随随便便,我直接骂了我弟两句,说没用了,回家吧。
怕他去鱼死网破,路上我跟我弟说了很多,
“这两千块就当学费吧,你还算好的,才交了2000,有的人交了几十万上百万,人心险恶,出去一定要注意”。
快到宿舍了,我才想起从早上7点多起来,到傍晚5点,我俩一口水没喝,一口饭没吃,竟然不觉得渴和饿。
送餐租车骗局,送货买车骗局,请各位打工人注意,一上当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