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眼科带你一文读懂“全飞秒”
“全飞秒”的手术原理
所谓飞秒,就是毫微微秒,1飞秒=1秒的一千万分之一。
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以及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因为驾驭了光,共同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中穆鲁和斯特里克兰发明了一种叫作“啁啾脉冲放大”的技术,它能让更多的光被压缩在一个极小空间内,从而大幅提高脉冲的强度,超强的激光束能够精准地在不同材料上实现切割和钻孔,飞秒激光便来源于此。
而全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术(smile)是直接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层内制作微透镜,再通过极小的飞秒激光切口,将微透镜取出。
相当于在角膜上“制作一副镜片”,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全飞秒手术是目前国内先进的屈光手术类型之一,也几乎是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近视手术。
全飞秒的“手术部位”
近视手术从手术方式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角膜屈光手术和晶体植入手术。
全飞秒就属于角膜屈光手术。(在人的眼角膜上进行手术,通过改变角膜的厚度及曲率,矫正近视和散光。)
角膜是我们眼睛最主要的屈光介质,占到总屈光力的70%。
如图可见,我们薄如蝉翼的眼角膜可分为5层,从外到内分别是: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其中,基质层占角膜总厚度的90%,且不可再生。激光手术中被切削的部分就在基质层。
全飞秒的“适应人群”
至少要满足这些条件,才适合做全飞秒手术~
1、年龄在18-45岁之间,且近两年度数稳定。(因为这一群体的眼球已经发育成熟、近视度数稳定,手术效果更有保障。)
2、近视1000度以内、散光500度以内。(因为度数越高,需要切削的角膜组织就越多,过度切削存在风险。)
3、术后的角膜厚度能保留到≥280微米,中央角膜厚度≥380微米,且无其它眼疾。(通过术前检查,可明确判断。)
术前——20多项严格检查
为了安全,近视手术有着一系列要求,包括二十多项术前检查,包括:角膜厚度、角膜直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底照相、泪液分泌状况等等。
这些检查不仅为了获取手术所需的数据,也是为了排查眼睛有没有病变风险。
术中——全程无痛感
既然是手术,为什么会不痛呢?
因为护士小姐姐术前会为你的眼睛滴几滴表面麻醉滴眼液。
角膜上是没有血管的,但表面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所以通过表面麻醉滴眼液即可麻醉神经末梢,让你全程虽有感觉、却无痛觉。
没错!手术关键步骤仅需4步,一只眼仅需23秒左右,你甚至连手术台都没睡热,就被“赶下来”了,服气不?
术后——准时滴眼药、防水防异物
刚做完手术是需要避光、休息、滴眼药水的,休息观察大概1个小时,就可以戴着墨镜酷酷地走人了。
术后3小时内可能会有怕光、流泪、异物感,4小时后一般可恢复裸眼清晰视力,但可能会略带雾感和眩光感,不影响正常生活。(个体可能存在差异,所以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