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导论01-价值与劳动

2022-07-13 00:15 作者:Prosthetic-C  | 我要投稿

  视频指引BV1ua411Q7Vx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里,他首先区分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意即商品自身被使用属性,满足人类的需求。交换价值则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物与其他物通过某种特殊原则,进行等价换算。物之所以成为商品就是在与其他物的结构关系中确定的,即交换属性。那么如何来确定两个物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如何用统一特殊物来指代其中的关系呢。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货币就此诞生了。那么既然价格-货币的量是代表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的,那决定这个关系的就是价值本身,即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抽象劳动的量)。这就涉及到了商品最根本的定义:人类劳动的对象化。

 

  为了阐述生产商品的社会特性,马克思区分了两种劳动: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劳动的双重性)。具体劳动意即你劳动这个行为,可以是拿斧头砍树,也可以是在电子厂里面焊接,具体劳动直接生产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它生产价值,意味着它是你具体劳动的行为在与其他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进行交换时,发生的劳动,它是一种结构性的劳动:你实际生产的动作,锯木头的动作,被所有劳动(劳动主体)给抽象了,你的实际动作就在这种抽象中赋予物其价值。因此马克思将抽象劳动称为“形成价值的实体”亦或“价值实体”。它并不是实体主义的理解,认为价值实体就是那个物自身的属性。而是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

 

  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被抽象掉了,而作为价值本身进行交换。你在买卖时并不是用一个物的属性去换另一个物的属性,而是用货币去衡量,来换取它的使用价值。也就是说,面包多少钱和他自身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和其使用价值被抽象为价值实体后被一般等价物(货币)取代有关系。而且一旦进入这种交换关系中,不管作为个体的你怎么想,抽象掉劳动的特殊性必须发生,否则交换无法运行。所以价值并不是一种物或者属性,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如果脱离开关系它将什么都不是。


政治经济学导论01-价值与劳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