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大国的我们,居然还要从国外进口小麦,这你敢信吗?
如今的国际环境下,贸易交流是每个国家的常态。因为地理和工业化程度的差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全部生产所有东西,因此就需要从国外进口。所以目前多数国家都在进行经贸合作,为的就是更好地发展经济。就比如中国,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积极和外国进行经贸合作,将大量的商品出口出去,也将大量的商品进口回来,也因此我们的经济发展才会如此迅速,如今更是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谈到外贸,如今和澳洲的事情也同样让很多人关注到一个“农产品”,它就是小麦。对于小麦其实中国人一点都不陌生,小麦是禾本科的植物,是一种全世界都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是人类的主食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面粉的由来,因为它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中出现了馒头,饼干,面条,也出现了各类的酒物。而我们中国就是世界上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

全球化的贸易环境也为中国小麦进口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降低了进口关税和贸易壁垒。同时,中国与主要小麦出口国建立了稳定的贸易伙伴关系,进一步促进了小麦的进口。这些措施为中国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进口渠道,使得小麦进口变得更加容易和便宜。
5月份我国进口小麦115万吨,这相当于同比去年增长了71.5%,同时综合今年1到5月的数据,累计进口小麦达到了719万吨,与去年同比也增长了62.5%。这个惊人的数据令人瞠目结舌,不禁让人开始思考,我国的小麦进口量为何剧增?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我国对小麦的进口量,将在下一个统计年度,也就是2023至2024年度,达到全年1200万吨,逼近历史最高位,目前为止我国进口小麦的历史最高记录是1995至1996年度的1250万吨。如果按照这个势头持续下去,中国将在今年超越埃及和土耳其,成为全球小麦第一进口国。
作为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北方广泛种植小麦的国家,中国可能将成为小麦进口第一大国,虽然有点匪夷所思,但是这其中一定并非偶然,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价格。
今年以来不仅国内小麦收购价格持续下跌,从去年1.7元每斤的价格最高位,下降到1.17元每斤的最低点,虽短期有所回弹,但总体处于价格下跌趋势。国际上,去年供应了我国一半左右进口小麦的澳大利亚,今年以来对华出口小麦的价格,已经降至每吨400美元以下,相比于2021年下降了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