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普】罗马帝国的农业技术——牲畜养殖

2021-03-03 04:11 作者:AltumSpatium  | 我要投稿

饲料:

在罗马时期,农牧结合这一生产方式被广泛采用,休耕地上的杂草自然对放牧很重要,同时正在耕地的田地或藤本植物进行除草后拔掉的杂草或者打谷场的谷壳也会被作为饲料(顺便一提,动物不能或不吃的杂草可以浸泡在水中沤烂,作为田地的肥料,至少那些有时间和资源的人会这么做),饲料作物也被定期种植;例如,根据老卡托的说法,牧牛最好是在冬季,这一点由埃及纸莎草纸进行了证实。因为在埃及,可用的自然牧场非常非常少,因此饲料种植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有关租赁协议的莎草纸中经常可以找到草和豆科植物(arakos、chortos、chlora),两年一轮作。

不过,罗马人使用的饲料一般是变化的,包括豆类、橡子、干草;广泛使用的还有芜菁、苜蓿、胡芦巴、灌木三叶草、三叶草。此外或在必要的情况下,还使用了稻草、谷壳、豆壳和树叶。榆树叶可能是最常见的,但也杨树叶,冬青叶,常春藤叶,橡树叶,月桂叶,无花果叶提到,而且橄榄叶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饲料,事实上,橄榄叶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因此对怀孕和哺乳期的母羊和奶山羊尤为重要。

一个常见的方式就是在收获橄榄、杏仁、无花果干和别的什么东西的时候,用棍子敲打树枝而击落足够的叶子,为牲畜一些口粮。修剪葡萄藤的叶子不仅可以加速葡萄的成熟,它们也可以被带回来储存,或者一些野生或栽培树木的树枝也可以被专门剪下来以提供饲料,亚里士多德的弟子植物学家提奥弗拉斯托斯图提到过可以对菩提树这样做。

除了谷壳以外,其他一些农作物所产出的一些不适合人类食用的东西也可以用作饲料,比如脚都就是最好的例子(尽管它在古希腊的种植程度还不确定——提奥弗拉斯托斯似乎认为它是一种具有“异国风情”的作物),不过然而,杏仁在那个时候被广泛种植,包裹坚果的外壳可以喂羊、山羊和猪。

另外就是有些树并不会产出任何人类可以利用的东西:比如野橄榄,野橄榄常常用于作为嫁接橄榄的砧木,不过提奥弗拉斯托斯也提到过可以种植野橄榄,当然不是给人吃,而是会会用作动物饲料。此外橡子经常被视为饥荒时期的食物,不过在正常的年份里,同样也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此外,如果有一小块集中种植的旱地或更好的灌溉菜园的农场,那么同样也可以向牲畜提供可食用的饲料,有时数量相当大。

一些劣质的食物,如果不是“不吃这个就会饿死”的程度的话,也看会成为优质的饲料,比如说无花果里有很多的蛆,或什么东西被象鼻虫钻过了,那么这些东西也不会被掉浪费,要知道,在古代害虫防治也是一个大问题(等过段日子我再讲讲罗马时期农夫是怎么防治害虫的)。

还有还有,比如压榨橄榄时剩下来的废料,古希腊罗马时期榨橄榄肯定不如现代榨得干净,所以还会有残留,这些东西会成为很好地饲料(但是这些没有被榨干净的橄榄也不一定百分之一百变成动物的饲料,因为它们可能也会作为燃料)

饲料当然是根据动物的种类和用途来定义的:亚里士多德说过特定的食物能够用来促使动物变肥胖,因此当动物被用作驮畜时,就要谨慎食用。

绵羊和山羊不需要特定的饲料作物,绵羊一年四季都吃新鲜的草,在冬季和夏季牧场之间活动,而山羊还吃树叶、嫩芽和嫩枝,如果不加防范,可能会伤害幼嫩的植物。猪,猪需要特定的饲料来育肥。根据瓦罗的说法,应该先喂橡子,然后喂豆类、大麦和其他谷物,使它们可以肥美可口。科鲁美拉也是建议先从橡子开始,然后再加豆子,在长满青草的果园里种植苹果、梨、坚果和无花果,在那里他们可以享受足够的伙食,同时不忘给他们喂食谷物。牛是工作动物,需要仔细观察它们的饮食,尤其是在他们犁地的时候。除了草地的嫩草与贮存起来的干草,他们还吃大麦,野豌豆和鹰嘴豆。

畜牧季移:

对于希腊罗马时代来讲应该算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绵羊、山羊、牛或马在冬季低地和夏季高地牧场之间迁徙,利用季节以放牧,尽管地中海高山和沿海平原的地貌,以及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潮湿的气候,允许了这种放牧方式,但并不是必要的。

对于罗马帝国而言,虽然更多地还是用休耕地作为牧场(个人可能不会种植单一的某种作物,对于一些大地产主而言这种现象是可能的,比如在西西里的某一块地,很肥沃,大地产主把自己所有的地都全部用于种植谷物,这是可能的,他们为了盈利而非自给自足,但地也是需要休耕的,休耕的时候就会租给一些人作为牧场),而不从事畜牧季移这种专业生产动物产品的劳动。但也有一些不适合农耕的地区,这种情况下就会采用这种方式。而且对于小农而言,他们倾向于更容易饲养的动物,但牛群或马群则需要灌溉牧场或定期补充饲料来保持。

畜牧季移一趟便是200多公里的行程,海拔变化超过2000米,只有饲养牛和马等大型动物并且进行大规模饲养的人能在成本上回得来,绵羊和山羊等小型牲畜,它们相比牛马需要较少的食物,而在夏季牧场和冬季牧场之间过渡时,可以在灌木丛和小树等非农耕区放养。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地权的问题,只有当牧民有能够自由进入牧场的可能的时候,这种畜牧季移才可能存在,此外,从政治上讲,而且还要能够可靠地控制住牧民,因为他们是到处“流窜”的劳动力。最重要的是,社会政治体系不断对畜牧业基础设施的支持,这样的畜牧季移才能存在。

最后,就会自然有一种特殊的、以动物为中心的农业策略(当然这个应该区别于游牧民族的那种生产方式,因为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并不是为了市场),这种畜牧季移只有在与奶酪、羊毛、皮革和肉类等畜牧产品的可靠市场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存在,而这种规模的市场放眼整个前工业社会也只存在于希腊罗马时期。

兽医学:

在罗马帝国,也仍然是只有那些珍贵物种或者有经济价值的动物以及宠物才会得到医治,而现代的知识体系和兽医技能也随之发展,而在具有经济价值的动物中,农场牲畜与古代运输或者战争所依赖的动物也有很大的差别,此外还有就是猎狗与猎鹰,这些象征着身份的物种也有着专门的医疗待遇。

其实从词语上也不难看出来,在希腊语里被称作为“hippiatros”(医马人),而,罗马人似乎首先将这些从业者称为ueterinarii(源自bestia ueterina,驮兽),然后称为mulomedici(医骡子的人),这一术语首先在戴克里先敕令。

这个词本身清楚地表明了这些兽医的对象是谁:骡子(公驴和母马)驴骡(公马和母驴),一般来说,它们是古典时代运输的支柱,因为它们比马更便宜,更容易照料,而且又比驴子强壮。之前我在CV9380638这篇专栏里提到过,在地中海的马文化里,马是一种高贵的物种,他们更多的是用于的骑兵和大众娱乐,特别是在竞技场的马车竞速,并用来生产骡子和驴骡。根据古典时代的说法,在这里的兽医学就只考虑对马的处理,其实古典时代还有关于骆驼和大象的但都没有被保存下来。

所以说大概只需要知道罗马有这么一项专门的学问就行了,之后我会对之前罗马人养马技术的专栏进行补充或者单独开一篇专栏,兽医学的内容会在那篇专栏里被更多地提及。

育种改良:

马克思提出过几种生产方式: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在我看来,古代生产方式,也就是存在于希腊罗马时期的一种生产方式,它相比较于亚细亚生产方式或者后来的封建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方式最大的一点不同在于,它的农业中,存在着有许多有以生产剩余价值为目的庄园,这不同于封建生产方式的以庄园为单位而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或者亚细亚生产方式中以个体农户为单位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那么这种对于利润的渴求,加上古典时代哲学发展所给予农学家们的先进方法论,使得希腊罗马时代的牲畜育种改良有着很好的发展。

对与牲畜选择性繁殖——尤其是对牛的选育,经常在古典时代的文献中提及,事实上,而生物测量学也证实,牛、猪和羊的大小都有所增加,尽管在区域上有所不同。

而且这种体型的持续增长,不仅是繁殖上的选择性繁殖,也证实了古典时代先进的养殖技术,表明了对牲畜饮食或兽栏的改善(同时也要注意,体型较大的个体对恶劣条件的适应能力较低)。

而植物考古学证据表明,至少在前罗马铁器时代,干草的使用量就有所增加。在英格兰东部,一项横跨前罗马铁器时代晚期到罗马-不列颠时代晚期的生物测定研究表明,进口种畜也发挥了作用,在英格兰东部,不仅在骨骼变得更加高大,而且从牙齿中也观察到了,养殖中动物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改良牲畜的跨区域流动。牲畜体型的增大也影响了经济上的生产方式,包括不断增长的城市市场也可能由更专业的动物养殖者(比如牧民)和更大规模的农业地产者提供。

希腊罗马时代的牲畜体型要高于后世很长一段时间,不只是中世纪,也包括近代的很长一段时间,比如说耕牛,罗马时期的很多耕牛的肩高比中世纪的耕牛的肩高要高二十厘米,体重则更是两倍重,几乎和很多现代的牛差不多大,至于希腊罗马的育种成果是怎么在早中世纪时期所破坏掉的,这个问题之后在写中世纪农业的专栏时可能会有所提及。

牛:

虽然经常说中国古代是单一种植业的跛足农业,但其实对于地中海而言,很多地区对于谷物生产的重要性,导致牲畜需要的牧场也会与可用耕地进行竞争。农牧结合是一种比较好的缓解用地矛盾的方式,但是这种牧场与耕地的竞争也不宜被忽略。

耕牛一直都特别受重视,古代农业作家对耕牛的照料和饲养的关注体现了对耕牛的强烈需求,罗马时代的农学家指出,牛棚应该朝南开放,以便于干燥,并允许最大限度的温暖。内部应铺上细土、砂粒或沙子,并再用稻草或树叶铺成一层,以使动物感到舒适。

尽管如此,与其他动物(包括马)相比,对于牛的骨骼考虑也证明了其工作相关压力不小。也会有关节炎之类的问题,而这些疾病与犁的压力有关。

尽管希腊化时期的意大利南部存在着明显较大的牛群,但例如,直到共和和帝国时代,整个意大利的牛群规模才普遍增加,显然农业和人口变化的相吻合。并且通过罗马的育种技术,在这一时期也选育出许多种不同的牛种,这在动物考古和文献中都有体现。拉丁文献中描述了几种牛的身体特征,包括大小和身形参数,并且也因地理区域的不同而有变化。从意大利各地收集的动物考古的数据通常也与古代文献记录一致。有几个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这些罗马时期牛种的变化,其中包括粮食和其他食品(包括牛肉和其他肉类)的市场和军事需求增加,以及从帝国其他地区得到的牛种进行的杂交选育。

羊:

顺便一提,我参考的书与论文上反复出现的一个词叫“Ovicaprids”,这里给大家做一个额外的补充(不过可能对动物考古感兴趣的人也不多),其实就是羊的意思,这个词是一个非常考古学的术语,因为对于羊的骨骼的区分,很难像牛之间那样区分得那么容易,公羊母羊区分起来没有公牛母牛容易,甚至山羊绵羊也没有比公牛母牛区分起来更容易,所以在搞清楚具体是哪一种羊,以及性别是什么之前,都会用“Ovicaprids”这个词来代替,因为是中文,所以我就直接说“羊”好了,用这个词来泛指绵羊和山羊。

在罗马时代绵羊往往占主导地位,也能看出羊毛业在这个时候的重要性,然而这也不是完全一定的,比如说在环境条件较差的地区,或者在大规模畜牧活动普遍减少和向更大规模畜牧业转移的阶段本地化的畜牧业经营,山羊的比例就比较高。总的来说,羊的饲养更适合北非、近东和地中海的那些灌木丛,这种环境相容性促进了它们在希腊罗马时期在这些地区的饲养。

希腊罗马时代的农学家们提出过各种各样养殖羊的方案,从局部的、小规模的农庄经营到大规模的、流动性的放牧都有。

有利于养殖羊的条件,包括羊毛业的增长、土地保有量的扩大、农业财富机会的增加以及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促进畜牧季移的社会政治支持。不过虽然这些计划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实施,然而规模不应夸大,特别是动物考古模式表明中小型非游牧或半游牧牧区活动占更大优势。不过正如上面说的,畜牧季移本身就是为了更加多样化地开发羊毛、肉类和乳制品,并且相对于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是更加严格的专业化。

无论养殖方法如何,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献中都有关于羊的饲养的方法。比如在庇护所方面,在冬季和早春,羊群会待在低地农场的围栏里。但是实际上,根据条件和资源的不同,这些可能是临时性的,也可能是使用时间会更持续一些的,甚至可能是永久性的。科鲁美拉提到在用柳树枝围起来的围栏里养小羊羔。瓦罗说,牧羊人应该带上栅栏或网栏,以便在荒凉地区为他们的羊群筑起围栏。关于绵羊和山羊的各种疾病及其后续护理的讨论也是古典时代文献中的一个因素。而动物考古学证据表明,在羊的出土中,很少有骨骼病理性疾病,这一事实表明,古典时代的羊群相当健康。

除了关于羊毛颜色和粗细的一般概念外,古典时代的文献很少提供实质性的信息来区分绵羊的品种。尽管在考古学商,亚平宁、高卢、阿普利亚、塔伦廷、利古里亚、老底嘉和阿拉伯肥尾羊等品种也有发现,但有的时候区分得也不算特别清晰。与牛一样,绵羊的“品种”名称在很大程度上与地理区域和地区有关。

由于希腊罗马时期对地中海世界大部分地区牲畜的育种改良,绵羊的身高增加,虽然也有巨大的差异(比如说罗马时期最大的羊已经有现代的美利奴羊那么大了,而且羊毛一样也很细),但是体型较重的品种通常也不会被淘汰。而较高的、羊毛较细的类型、较重的、羊毛较粗的类型、较小的、羊毛较质朴的类型以及其他绵羊品种的引进和传播都证明了在古典时代绵羊精明、高效的繁殖策略。不同的品种也在不同的地区共存,大概是因为牧民和农民调整了牲畜,以适应任何地方的各种环境和文化需求。

猪:

不同于产牛和羊,猪不产奶也不产毛,它们就是为了被杀了吃肉而养殖的,然后顺便能够得到皮革,此外猪的产仔量很大,这使得它们对农业更加有利。所以在许多地区,猪肉是罗马人的首选肉。

古希腊罗马时期猪的养殖和开发主要集中在市场供应上,城市和军事场所提供了最大的需求。罗马时期,意大利、伊比利亚和北非地区对猪的消费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养殖的扩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化环境中的饮食需求。尽管猪肉消费量的增加往往与罗马文化的影响相吻合,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区域和时间上的差异,而且目前也没有明确的猪的养殖的一种普遍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猪是一种成本很低的动物。可以被养在圈里,甚至在城市环境中,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由大地产主进行大规模生产也相当容易。罗马农学家讨论了用来充分开发猪的潜力的饲养原则。可以在农场周围饲养一头猪或一小群猪,以残羹剩饭或者各种各样人不吃但猪可以吃的饲料为食。或者可以采用大规模的繁殖策略来满足市场需求。

科鲁美拉认为后者有两种形式,靠近市场的农场可能会利用对乳猪的需求,允许母猪每年繁殖两次,不容易进入市场的农场可能会集中精力生产好的牲畜,所以每年产仔一次,时间安排在七月份,那时母猪有充足的奶水和大量的食物。

古典时代的文献里并没有太多的区分猪的种类,只有“较大”和“较小”这种的词语,所以任务可能还需要由动物考古学来完成。

家禽:

罗马时代的家禽非常普遍,它们首先当然是在农村农场饲养的,作为肉、蛋和羽毛的来源,并且作为许多农业计划的组成部分。在城市,似乎也有很多人在家庭中饲养。从农业考古学上的数据来看,也说明了罗马时代存在各种类型的家禽。这种差异在罗马的城市地区——尤其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扩散开来,这些地区相应地会有一些大型的家禽市场,以及可能引进不同品种的禽类。此外,家禽在经常消费猪肉的地方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这个可能也反映了罗马人的饮食偏好。这也可能表明这两个物种通常也都可以在城镇中饲养。总体而言,家禽是相对方便和经济的动物。

此外,我在CV9454560之前的这篇专栏里也提到了罗马一种养鸡方式,这些鸡被关在设计良好的、且能够自由放养的笼子里,而有些鸡,最终会在黑暗的限制性笼子里育肥以供屠宰,就像是现代集约化的养殖一样。





【科普】罗马帝国的农业技术——牲畜养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