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平衡 松沉

2023-08-12 11:56 作者:云泣方知雨重  | 我要投稿

运劲 加力 是去做互争 是往这十力互争的结构中 网络中 灌水 是整体的贯注 你要时刻遵循着互争裹束的延展生发去运 而变化 是一体的变化 而不是局部的变化 是这十力分出主次后 阴阳两向的变化 而不是某一力的变化 在这样的变化中 你可以体会到 什么是用意不用力 简单来说 你的确是用肌肉做力的变化 但 不是单力 而是十力的主次 共同的变化 互扯互牵 把你的单力 拙力 化为整劲 你的心意 也不是在某处变化 而是整体的变化 这就是心意气力的整合 用肌肉 但不是用一个 而是用全部 进而用肌肉 带动筋骨肌膜皮血 也就是所谓气力 当然 也有用重心 重力 变化的 那是高级阶段 现在 我们要做到  就是驯服 复苏 自己的身体 所谓 熬练 其实一样 重心 体重的变化 和你主动运劲是一样的 都是在变化你的阴阳主次 互争裹束 只不过 一个用力 一个不用力 然而我们知道 互争 这个用力 和不用力 也要互争 也就是说 你不能一点力不用 也不能不管重心体重 统合起来 做到最自然的状态 那么怎么感受重心 运用体重呢 极限状态 在极限状态中 你能够感受到整劲的状态 身体的状态 互争的状态 一点点的顺着去做 就像你骑车 那个就是极限状态 你是顺着平衡去做的 八卦如推磨 你就是顺着去推 而不是去顶 去翘 平起平落就在这里 你不是维持平衡 而是平衡在维持你 有无之间 动静之内 找到最合适的点 当然 刚开始 运劲 加力 还是骑车 僵僵硬硬 维持平衡 互争裹束 慢慢就好了 你也可以找老师帮你做细节 这是最简单的 有人扶着你 学骑车是最简单的
那么什么是极限状态 就像马步 你往后一点点就会倒 就像三体式 你往左一点点就会倒 或者说 你已经似倒非倒了 这就是极限状态 只有在这样的极限状态中 你才能最纯粹的感受到什么是整体 什么是互争 什么是裹束 什么是变化 因为错一点 你就会倒在地上 这不是受力的极限状态 而是平衡的极限状态 是你的身体 在维持平衡的时候 最自然的结构 所谓整劲 所谓撑拔 小孩子摔不坏 就是因为他的身体 在自然的维持平衡 为什么你现在怕了呢 因为你散掉了 所以 反推 利用平衡 重拾你的互争状态 整体结构 刚开始 你当然是浑身一紧 然后僵拙倒地 我们就处在这似倒非倒的状态里 一点点的化掉僵拙 保留结构 把捆在身上的力 变为延展生长牵拉提领的力 太极拳所谓中正安舒 是让你站的四平八稳的中正安舒吗 不是 是任何状态 任何姿势 都是中正安舒 你里面那个劲 时时刻刻的在维持你 你才能做到所谓灵敏的感受 听劲也好 转化也好 引进落空也罢 都在这个劲上去做 也就是 松 把你僵紧的维持平衡的身体 松下来 劲在 拙去 所谓 松沉劲 这个时候 你就算是再发力 也是整体的发力 在这样松沉的状态中 模型中 贯劲 运劲 而不是捆在身上 这就是武术 简单来说 你坐在凳子上 如果没有这个凳子 你会立刻坐在地上 你里面要有一个劲在维持你 不让你坐在地上 这个劲 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如坐高凳 你坐着高凳子 似坐非坐 时刻提领 就像京剧演员坐凳一样 他们要时刻的提溜着自己 这就是虚灵顶劲 这个劲 不是你顶起来的 而是内在自然的维持的 你可以去发力的顶 但不能破坏这个平衡 为什么呢 因为你时刻准备的要变 要动 你不能坐死 这就是欲动 也是劲的状态 所以 马步状态下坐凳子 蹲马桶 你要时刻有这个劲在 而不是沉沉的坐在上面 所以 马步没有这个劲 你就是白站 内在的平衡 别人抽掉你的凳子 你要能立刻站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说 骑马的时候 你要时时刻刻的提领着自己 互争 裹束 因为你坐死了 颠也颠坏你 这就是所谓内劲 也就是 中心感 这个中心感 我们互争就可以得到 裹束 就是为了让这中心感 得到动态的平衡 所以 你的脚跟 你的胯 你的肘 都是这样 不能沉 而是松沉 如踩蚂蚁 就是这个内劲在做


平衡 松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