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杂谈】失踪人口回归·从hxh的事件唠起网络的现状

2023-08-12 11:55 作者:JULYWIND_Ellen  | 我要投稿

“up你不更了吗?” “up你去哪儿了?” “说好的磕学视频呢?” “鸽了这么久,So?” 看到有条留言问我有没有兴趣建粉丝群的哈,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啦!(那不是给你们多了一条催更的途径嘛) 我这一学期真是小高考接月考期中考,自从期中考得还不错之后每周多了五个小时的在校提优,自莫名通了化竞选拔赛后每周又多了三个小时的化竞课,好不容易以21分的“高分”熬过了化竞之后,我高三了。。。所以我之前早就说过了嘛“我这个系列能不能在高考前做完都是个未知数啦”!

但说到底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我在雷帕事件后对凹凸圈的怀疑以及我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了

。 先说说雷帕事件,这个事件让我对凹凸圈无比的失望。它让我感到整个凹凸圈有一大半的人可能都是不理智的。他们只是喜欢一个人设或者一种cp,而不在乎这背后的逻辑与角色的成长。

而我是否有能力在这个圈子里自称或者自诩为理智,来支撑一小块净土呢?

而后就是,我一直很喜欢,甚至一直在模仿的up主,最近被喷了。说实话,我当初就是看着荟姐的视频入坑了《时光代理人》。而我总结出她被喷的理由大概是

“变态发言”“伪杂食党”“乱吹凹凸”以及“程小时因她被黑”

这四点。因为这几个理由,网上一群人坚持着让她道歉。而我也会就这四个点依次展开说说我的看法。

先说说这个“程小时因她被黑”这件事。

看到有个人说荟姐“你昨天晚上的直播间道歉我看不到任何的诚意,你底下的评论全是你的粉丝在安慰你……”。其实吧,我看过好几次她的直播了,第一次、第二次,她道歉得真的很诚意了,那之后呢?

人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谁能保证自己一次又一次地低着头道歉还能没点儿怨言的?

她后来的语气很坚决,对于“没有考虑到自己的体量而肆意地言论”她是该道歉,但是她否定“自己不尊重作品,不尊重角色”。你们骂她拉黑那些诚恳请她道歉的人,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当一个up主每天的私信里都充斥着别人催促她的道歉后

她除了拉黑还有什么办法呢?

“那就按我们的要求恭恭敬敬地反省道歉啊。” 直播间这种东西,最容易被断章取义了。

我想荟姐选择在直播间道歉是一个很不明智的选择。

你设想一个受够了自己推被骂的时推一点进直播间,看到她的直播间全是她的粉丝在维护她,再看到她用这么强硬的语气去道歉,很容易下意识地认为“她没想真诚地道歉”吧。因此我也并不想指责这些

请求她道歉的时推,毕竟他们本质上也是这起事件的受害者。

但是可笑的是,无论是他们的指责,还是荟姐的道歉,好像都

不可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对于荟姐的道歉,我想无论是她发一段文字,还是在直播中道歉,还是出视频道歉,那些从一开始就想黑她的人,永远都不会得到满足的。

那些坚决想要黑你的人,要不然就是在你还没有采取行动的时候以此为论据骂你担不起责任,要不然就是在你采取了行动后挑更多的刺儿继续骂你。

倘若你真的给他们跪了,向他们磕头式的道歉了,还会有另一批人出来骂你怂。 给大家讲个故事,小学的时候我曾加入过学校的住乐团,这个住乐团经常代表学校出去演出、参加比赛,给学校带来了很多荣誉。然而我后来却非常希望去美术社团,但是却无法退出住乐团。一气之下我写了一张不太礼貌的字条贴给音乐老师,然后溜到美术社团去了一节课。事后音乐老师很生气,找到了我的班主任。班主任让我去道歉。我先是写了检讨,然后第二天又是亲自到她办公室去。后来呢?

音乐老师并没有原谅我。

我是怎么道歉的呢? 我说:“老师对不起,当时因为太想去美术社团,一时冲动才写下了那么没礼貌的字条,对此我感到非常抱歉。”前后的情境并不重要,我的检讨写了什么也不重要,毕竟她根本就没打开来看过,重要的是音乐老师抓着我随口说的“

一时冲动才

”这五个字,大做文章。

“什么叫你一时冲动才做错了事情?”她跟说我不要给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我反复跟她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这只是个惯用的套话而已我没想那么多,而后却发现你越是解释,她越是讨厌你。早知如此,在她刚开始误会我是找借口时,我不如说句对不起赶紧避开就不要再管这句话了。

跟她解释的后果就是——她有越来越多的论据来证明你是一个不认错死狡辩的人。

甚至全办公室的音乐老师都在顺着她指责我。而后班主任又骂了我一通,还否决了我整学期的竞选、评优的资格。 “你是来道歉的,不是来找借口的。”发现了吗,这就是人“非黑即白”的感情色彩所驱使的。

如果他们想要你的道歉,就不想听你说你在什么方面是有哪怕一点点正确的。

一旦听到,对方就会感到不悦。一旦你的道歉没有取悦他人,那他们就不会愿意原谅你。至于理由,只要归结于你的诚意就可以了。

所以道歉这件事,真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么简单。

稍稍走错一步,就很难挽回了。 “程小时被黑”这整件事的路程大概是这样的:

荟姐直播畅聊“程小时xp是黑丝”——那段直播被切片流传——时光黑粉看到了——黑粉们一次为论据黑程小时——时推要求荟姐道歉。

大家发现问题所在了吗?就是这个潜在的“时光黑粉”。这个角色才是整个事件最直接的发起人,但在这之后他们却销声匿迹了,

留下了荟姐与时推两方的受害者。

所以我说时推让荟姐道歉在根本上也是没有用的(更何况她也道过歉了),因为表面上虽说这个事情是因她而起,但是实际上这就好比一个人犯罪了你去抓罪犯的母亲一样,

你抓罪犯的母亲,起不到任何作用。

但可笑的是这些背地里的黑粉,这些“罪犯”早已逃之夭夭,而荟姐作为国创区知名的up主,自然成了一众受害者们的迁怒对象。

荟姐被骂的第二个原因是“变态发言”

,对此我做不了什么评价。有的人可能觉得她这样挺有意思的,而有的人或许觉得这很恶心。虽然我也觉得她有的言论太激情了哈,但这是她的风格,或者是性格,你们当然可以喜欢或不喜欢她的风格。但是强求她顺应你而完全舍弃她的风格,这未免有点无理取闹了。如果接受不了,你可以跳过(她现在视频底下有预警的)。如果不想看,你可以屏蔽她。没必要强求她去变成你希望的样子。

第三个原因是“伪杂食党”

,说荟姐明明偏向黑白却说自己是杂食党,以此来蹭两家cp粉。这也是让我的磕学视频做不下去了的原因之一,那就是

为什么,cp这种东西,成了一种像政治一般敏感的话题?

顺带着说说我自己,我做凹凸的视频的时候说了我是“杂食党+全员吹”,但我其实也有偏好,凹凸里我最磕的cp其实是金凯,最喜欢的角色是帕洛斯。但这好像与我是全员吹和杂食党这件事并不矛盾吧。 我作为一个杂食党,我看荟姐的视频的时候其实从没有怀疑过她是否为杂食党这个问题。无非就是她关于“黑白”的东西多了点儿,你就要心里不平衡吗?那我只能说你真的不了解杂食党。

杂食党的本质是宽容和与时俱进

,比起死守已知,质疑新知,更愿意接受新知。如果发现新知中某个cp的磕点多了些,我们会欣然地磕上它。而这在洁癖党看来或许就是一种没有原则的表现。

第四个原因则是“乱吹凹凸”。

这个点听到后给了我很大的打击啊。也是我一直以来在怀疑的一点——凹凸值不值得我喜欢以及

我喜欢凹凸有没有错?

我看到有人说请荟姐给那些被误导了的孩子们道歉时,我愣住了,

我是被她误导的孩子吗?

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她的【格局打开】系列,看得出她很用心,而且我觉得这是她一种前所未有的思维角度,也引领我们做了更多的思考。而“我们被她误导了”,是否真是这个样子呢? 后来我又去翻了翻她的视频,发现又是那个“非黑即白”的感情色彩驱使的问题。凹凸的第四季在节奏上出了很多问题,而在这之前她的这些格局打开,你看这个标题,这个感叹号,诶对吧,

你现在设想你现在是一个不喜欢凹凸的人,你看到这个标题,是不是会觉得她在乱吹,是不是会觉得她视频底下的粉丝们被误导了?

说她碰瓷鲁迅的,你大可不必用“碰瓷”这个词,你倒不如说qcs取名的时候碰瓷了鲁迅。诶可是,

你写东西取名字的时候找了别的灵感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我取名字的时候还借鉴元素周期表呢,哦,我碰瓷了门捷列夫是吧。 我也知道,

会有人看到自己尊敬的作家、伟人,被一些不那么优秀的作品沾染了而感到反感

,但把这种反感说出来也有点无理取闹了。你崇拜的明星、运动员还经常被印在饮料瓶上呢,喝完了还得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脸扔到垃圾桶里。悉尼歌剧院上还被贴过广告呢。没有什么事物是可以完全摆脱俗世一尘不染的,

这种过度的维护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 好扯远了在说回格局打开,站在作者的视角告诉你,你看到短短的十几二十分钟的动漫,都是他们一帧一帧做出来的,他们所想的、所了解的,比大多数普通观众多得多。所以不要再说什么“作者不懂角色”以及“作者没想那么多”之类的话了。纵观凹凸的四季,一开始就会带有一些宗教色彩和阶级色彩,这个作品的主题就是如此,

不管它写得好与坏,没有人说映射了政治内核的作品就一定是好的、高深的。

我不觉得我被误导了,相反,我觉得【格局打开】唤起了我们思考问题的新的角度,同时她的解说还让当时我一个准备政治历史小高考的理科生对于文科稍稍提高了一丝兴趣。那些否定金是无产阶级等说辞的人,坚决要把历史题材与非历史题材给撇清。这么说吧,

我是未成年,我不是弱智,我知道现实的历史政治与动漫是不同的,但不代表非历史题材的动漫不能去映射现实的历史政治。

至于映射得好不好,那是qcs能力的问题。所以我认为

不应该打着保护我们这些“被误导的未成年人”的旗号,而去把qcs表现能力的差劲迁怒到荟姐头上

。而有人甚至以此解读出荟姐对党和国家的不尊重。emmmmmmmm……讨厌凹凸的人,看到凹凸的解说上贴了政治色彩,当然觉得是玷污了党和国家,但是解说又不是你们这些讨厌凹凸的人做的,自然

本意里也没有对党的不尊重。

这种上纲上线的解读的离谱程度,也不比荟姐解读凹凸时解读出政治在你们看来的离谱程度来得轻。 网上骂战的根源是什么?

是每个人都希望正义与规则能更多的站在自己这边一些。

语文稍微好一点的观众可能可以看出来,我的第一期视频有端水的成分。我不否认,作为一个杂食党,我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为什么弹幕不能刷磕点啊,不然你开弹幕有什么意思啊,洁癖党你雷你关弹幕啊,凭什么网络的规则要求我们为你们让步,收敛我们的快乐!

但我这样是不对的,所以我必须赶紧圆回来。于是就端起了水。

甚至我现在的这些好像他也对他也没错的言论也是在端水。(原来你还有自知之明啊)就像那场家暴里的母亲刘兰一样,我也在骗,

为了自保而只能选择欺骗。

我们都渴望拥有同伴,但又避免不了的孤独。同学们都在聊娱乐圈的新八卦,都在唱某某歌手的新歌,没有人陪我聊动漫,没有人陪我听纯音乐。

当孤独侵蚀了理智后,我们极端地假定——和我不一样就是错误的。

这也是人类的可悲之处吧。 我也知道自己是个有点护官、护up的观众,我承认。我也知道自己之所以总喜欢站在作者的角度,是

因为我也是个作者,所以会希望观众能对作者多一丝包容与理解。

不希望看到别人花了心血的作品或视频得到铺天盖地的谩骂。我思考问题难免会有些片面。没办法,

我们都不是上帝视角,我们都是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我b站主页下的个性签名——

小柠檬的预言说,你眼前的这位会是多年后知名ip的作者哦!

这句话是认真的。从初二到高三,我一直在收集灵感,细化大纲。我想过成为中国的宫崎骏,我还想过在动漫圈掀起一场“新文化运动”,成为ACGN圈的鲁迅。

很疯狂的理想,不是吗?可这个理想,是否要建立在这个令人绝望的互联网环境之上呢?

人们为什么热爱故事?人们创造故事的意义在于何处?既然这些虚拟的矛盾、这些悲剧会给我们的灵魂带来震撼与痛苦,那又何必创造他们吗?真就人均抖M吗? 我想,我热爱故事,也是因为孤独。我创造故事,是为了创造能与我共情的他们,来填补自己的空缺。

我在故事里的那些人身上看到了我自己

,而看到他们的本身就是一种治愈。我在太宰治笔下的大庭叶藏身上看到了自己,也在贵志祐介笔下的渡边早季身上看到了自己,我像飞板璐、世良真纯一样爽朗着,又像石田将也、三叶惣助一样后悔从前而收敛着,我也是太宰治,别扭着,我也是帕洛斯,犹豫着。拿得起,放得下,蚩梦是我自己。在虚拟与现实中踌躇着,四岛芽衣是我自己。而在虚拟的世界中,我拼凑出了现实的我。 看到这里的成年人,

你可以把我以上的发言看作一个没经过世事的小孩子的故作深沉毫无逻辑的无病呻吟

;看到这里的未成年人,

你可以把我以上的发言看作一个不务正业的学姐在随意发发牢骚

。写了那么长的文字,却什么用也没有起,什么结论也没得出,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却给不任何出解决的办法。

你看这个疯子,她的理想现实吗?

【杂谈】失踪人口回归·从hxh的事件唠起网络的现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